韶关“精耕细作”培养年轻干部,234名年轻干部获提拔

笔者8月1日从韶关市委组织部获悉,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该市制定实施了“百名年轻干部成长计划”,根据干部成长规律,按照一层一层考验、递进式培养的方式,搭建起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管理、使用的平台,“精耕细作”培养年轻干部。目前,韶关市“百名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名册”中,共储备优秀年轻干部161名,其中副处级干部77名、正科级干部84名。

搭好发现平台,让优秀年轻干部“崭露头角”。韶关市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每季度听取一次市领导和县(市、区)委书记、每半年听取一次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意见;坚持从各领域、各系统、各层面发现优秀年轻干部,定期开展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调研,通过发放《干部队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和座谈调研等方式,由各地各单位各行业按优秀程度推荐年轻干部。同时,根据调研及推荐情况,结合干部专业特长、性格特征、成熟程度以及性别、党派、民族等结构类别,分类建立“百名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名册”,制定中长期年轻干部储备、培养、使用规划。

搭好培养平台,让优秀年轻干部“强筋健骨”。该市坚持把年轻干部放到有利于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岗位进行培养锻炼,通过市、县双向挂职等方式,给年轻干部早压担子、多压担子、压重担子,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重点工作一线、艰苦困难地区“摸爬打滚”,锻炼成长。2017年以来,结合东莞韶关对口帮扶契机,选派了9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市提质办、市招商局、产业园区、芙蓉新区、莞韶对口帮扶指挥部、扶贫办等单位挂职锻炼。同时,该市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带教制度,选拔1500多名带教导师通过“一帮一”形式精心指导年轻干部。并且,注重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通过与高校、企业合作等形式,分类举办优秀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和网上在线学习,提升年轻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2017年以来,共组织年轻干部参加专题培训2300多人次。

搭好管理平台,为优秀年轻干部“驱虫防病”。该市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一人一档,对其德才表现全程纪实,将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表现进行系统分析,并建立定向联系机制和谈心谈话制度,定期与优秀年轻干部座谈交流,特别是在职务变动、工作调动、取得成绩或发现问题时,及时谈心谈话,予以提醒和帮助。2017年以来,市委组织部结合干部任前谈话和挂职交流等工作,共与年轻干部集体座谈或谈心谈话351人次。同时,该市还建立年轻干部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干部实绩档案、考验性管理措施,加强优秀年轻干部的考核评估,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及时把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坐等提拔的调整出去。

搭好使用平台,让优秀年轻干部“C道出位”。该市结合成长档案,及时将优秀年轻干部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重大成绩列入干部实绩档案,作为考核奖励和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目前,共将25名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列入市级实绩档案管理。同时,坚持“成熟一名、使用一名”,结合岗位需要、个人特点,及时提拔使用,让他们有为有位。2017年以来,全市共有234名优秀年轻干部获得提拔。

【记者】毕式明

【通讯员】廖愉 钟达贵

【作者】 毕式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