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非要說周瑜十三歲就當上水軍都督,結果被正史「打臉」

老爸非要說周瑜十三歲就當上水軍都督,結果被正史“打臉”

前天晚上和老爸老媽一起在家邊吃飯邊聊天,聊著聊著老爸就說我都快30了還一事無成,而人家甘羅12歲就當宰相,周瑜13歲拜為水軍都督云云。我當時就愣了,確實甘羅12歲當沒當宰相我不清楚,周瑜13歲的時候在幹什麼我也不清楚,但我記得周瑜21歲才跟隨好友孫策奔赴戰場啊?

但看著老爸一臉的篤定,心存懷疑之下我還是去查閱了資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真的有很多人堅信13歲的周瑜就當上了孫吳的水軍都督,甚至流傳一首詩:甘羅十二當宰相,周瑜十三領過兵。

老爸非要說周瑜十三歲就當上水軍都督,結果被正史“打臉”

有這麼多人相信那必定不是空穴來風,就算不是正史上說的,也應當是有確切的出處,於是我繼續查。但最終並沒有找到文獻資料的相關記載,不過在網友們的幫助下從相聲曲藝演員“王玥波”語評的《童林傳》(又稱《雍正劍俠圖》)當中聽到這麼一段:

老爸非要說周瑜十三歲就當上水軍都督,結果被正史“打臉”

“南俠司馬空的弟子外號叫:多臂童子;名字叫做夏九齡,與北俠秋田的二弟子藍田二爺在擂臺相遇,夏九齡是個聰明俊秀的年輕人,年約十九歲,而藍田二爺已經六十三歲功力深厚,從而藍田二爺看不起夏九齡,藍田二爺問道:‘你一個小孩子能有何能耐?’夏九齡回道: ‘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浮球之智。 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 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恭讓謙遜之禮; 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一個正字參朋比。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 秦甘羅,一十二歲身為宰相; 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拜水軍都督,執掌東吳六郡八十一縣之兵權, 施苦肉、獻連環、借東風、燒戰船, 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命喪江南。 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也算小孩子當中之魁首。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秤砣雖小,能壓千鈞,舟槳雖長,終被水沒,想當初,防風氏身橫九畝之地,不脫會稽之誅,那巨無霸腰大十圍,難免昆陽之敗;昔日孔仲尼曾師項橐,想汝何德何能,敢藐視天下之少年乎?’”

老爸非要說周瑜十三歲就當上水軍都督,結果被正史“打臉”

首先王玥波並不是歷史專業人士,作為相聲演員他有職責把故事演繹得精彩生動,而故事的真實性他不用太注重。再說他所評的作品《童林傳》有多個版本,其他版本也並沒有同樣的描述,而《童林傳》是由民國評書名家常傑淼創作的長篇短打俠義評書,也就是我們說的武俠小說。一般武俠小說為了吸引讀者或者借鑑民間故事,或者誇大其實,或者憑空臆想,總之內容的真實性必然不可取。總之,出處雖然找到了,我們卻更加有理由懷疑“周瑜13歲當水軍都督”這一說法的真實性。

老爸非要說周瑜十三歲就當上水軍都督,結果被正史“打臉”

接著再來看看正史上怎麼說。《三國志▪周瑜傳》:“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還備(官亭)。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注意這一段裡的最後一句,似乎與“周瑜13歲當水軍都督” 遙呼相應,但其實這裡面的“十三年春”指的是“建安十三年”,而“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在位期間的年號。“建安十三年”指的是公元208年,也就是孫劉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的那一年。

老爸非要說周瑜十三歲就當上水軍都督,結果被正史“打臉”

《周瑜傳》裡還有一句:“堅子策興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說明周瑜和孫策兩人年齡一樣大,而《三國志▪孫策轉》中提到:“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至夜卒,時年二十六。”意思是孫策26歲死於建安五年,由此我們可以換算出,周瑜當上“前部大都督”的時候已經34歲了。而兩年後,周瑜因病去世,享年36歲。

老爸非要說周瑜十三歲就當上水軍都督,結果被正史“打臉”

雖然最終證明“周瑜13歲當上水軍都督”純屬子虛烏有,但歷史上的周瑜毫無疑問是一位品德、才能、相貌俱佳的帥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高富帥”啦,的確值得我一生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