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诗词中见志气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曾向诗人徐迟题字:“诗言志”。“言志”就是言志向,说抱负,表述理想。纵观他一生所作诗词百余首,其中励志诗词或其它诗词中有励志含义的占有很大部分,可见他对立志是何等重视。

下面给大家奉上的诗词,都表现出毛泽东早期救国救民、以国家、民族、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和革命理想。

毛泽东诗词中——诗词中见志气

井赞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此诗见于《韶山导游》和《毛泽东轶事》等书,又见于香港刘济昆所编《毛泽东诗词全集》,及胡忆肖等编著的《毛泽东诗词白话全译》,以及《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毛泽东大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录载此诗,诗题为《赞井》.

这首诗是1906年毛泽东13岁读私塾时写的,有一次,老师毛宇居(毛泽东的本家哥哥)外出,临走前规定学生必须在室内背书,不准走出私塾房间。老师前脚一走,毛泽东后脚就跨出了门。 他背 着书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 给每个同学送上几粒毛栗子,也孝敬已回来的先生一份。毛宇居却不领情,责问道:"谁叫你四处乱跑?"毛泽东回答说:"闷在屋内头昏脑胀,死记硬背也是空的。"毛宇居听了十分恼火。毛泽东就说:"那我就背书给你听好了。 "毛宇居知道背书难不倒这个学生,心生一计,来到院子中央,指着 天井道:"我要你赞井!""毛泽东沿着天井转了两圈,便口占一首《五古》毛泽东当时不过13岁,这么短的时间内出口成章,如此敏捷的才思,颇不亚于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使得毛宇居从诗中意识到自己教学生的弊端,不禁从内心感慨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他的这位堂弟学生,日后怕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这首诗见景生情,托物寄兴,有一定的寓意。全诗显得新颖朴实,独具特色,表现一种渴求解放、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志气。

出乡关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是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借诗言志,以此抒发了他的非凡志向。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毛泽东诗词中——诗词中见志气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是毛泽东于1918年4月送别罗章龙东赴日本时所作七言古诗。

全诗以叙述友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学生时代就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伟大抱负。立意高远,用词、用典平实准确。这首诗最早发表在1979年《党史研究资料》,是罗章明龙先生在巜回忆新民学会(由湖南到北京)》一文中提供的。

罗章龙,生于1896年,湖南浏阳人,在湖南一师读书与毛泽东相识,1918年4月中旬,罗章龙等人去日本学习,临行之前,毛泽东将这首“费了三四个夜晚”写成的诗送给了他。

毛泽东喜欢用《楚辞》、《庄子》、李白、李贺的典故,但多是随手拈来,另出新意,不为典缚,化入自己抒写情志的脉络之中。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就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唱出了“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借用鲲鹏抒发壮志凌云。“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来”巧借《庄子·秋水》“稊米”一词,既表现出将世事看平常的恬淡心境,又与全诗中敢于担当天下事的责任感相呼应,“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表现了青年毛泽东等人以天下为己任,在“沧海横流”中从容搏浪游弋之志。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诗词中——诗词中见志气

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心忧天下,豪气干云,自始至终表现的是一种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未见霸气,却是王者之气。

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以奇景抒发了当时的奇情、奇志。

特别是本词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为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回湖南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设三个团,于1927年9月9日起在修水、铜鼓、平江、浏阳一带举行武装起义,举行了武装起义,点燃了秋收起义暴动的革命烈火。十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秋收起义后几天,当时革命正处在异常艰苦的关头。此时毛泽东豪气干云,激情满怀,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高度概括了秋收起义的情况,揭示了农民暴动的根本原因和正义性,抒发了对工农革命武装的赞扬之情。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明白晓畅、平中见奇。词句人人皆懂,十分通俗,很符合工农战士的口吻,但平中见奇,词句越读越有滋味;另外采用了口语化的典故。“同仇”来源于《诗经》:“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霹雳”来源于《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这样少孺皆懂,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西江月·秋收起义》采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色,堪称为史诗,咏颂了革命初期的工农革命武装暴动的壮举。其语言通俗,节奏紧凑,气势磅礴,刚健有力,比喻形象,富有文采。“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一个“直”字体现了工农革命军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志气。尽管只有短短的50个字,却真实地再现了秋收起义的历史,具有诗史价值,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秋收起义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原作"修铜一带不停留,要向平浏直进";后改为今词。

毛泽东诗词中——诗词中见志气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于1935年冬天所作的一首词。此作是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诗人首先描写一个“横空出世”的莽莽昆仑,创造了一个无限辽远、无限广阔的时空意境,气势流畅,有一泄千里之感。紧接着的“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句,奇伟的想象犹似奇峰突起,高大奇伟的“莽莽昆仑”在诗人面前却显得渺小,尽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乍读令人惊讶、不可言喻,细品则是精妙无穷的想象和夸张,构成了无限雄伟辽阔的意境。这首诗毛泽东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借助昆仑山雄奇高大的形象表达了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

《念奴娇·昆仑》既有现实巍峨、雄伟昆仑山的真实的描写,又有浪漫主义的“飞起玉龙三百万”丰富想象和极度的夸张,并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词语雄浑磅礴、气势流畅。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毛泽东诗词中——诗词中见志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