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途岛海战日本侥幸获胜,能改变二战结局吗?

旅行到宇宙边缘abc


答案是:不能,无论美燥是否在中途岛战役中取胜,最终的战争结局依然是日本战败,关于这点,日本人对非常清楚,实际上早在开战之前,山本五十六就请曾经做过一个预测,认为日本的攻势只能维持半年,随后日本将转入被动,这样的评价非常对的,他曾经在担任过驻日武官,曾经亲自考察过美国的工业情况,给美国的实力非常有了解。

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实际上日本的战术胜利,但是没有从战略上改变美日的力量对比,按照历史学者的观点,美日的力量对比是10:1。

中途岛战役实际只是一场战术的胜利,实际没有能改变日本在1942年的优势地位,美军的大反攻要拖到1943年,甚至1944年,在1942年的下半年,日本还是保持着攻势,只不过进势由东线转入南线,实际上,即便取得中途岛的重大胜利,日本也没有能力继续东进,进攻美国本土,或者进攻夏威夷,实际上还是要回到南线,续续与美军相持局面,打一场消耗战,到了1944年,美国战争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已经具备了对日的大反攻能力,那么日本就没有机会了。


麦田军事观察


我是“麻辣战争”头条号主编龙舞风行,如果中途岛海战日本获胜,能否改变二战结局,我们要看决定二战结局的根本性因素是什么?

二战有两个主战场,分别是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争,欧洲战场的对决主力是纳粹德国和苏联,纳粹德国发起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入侵苏联,结果未能彻底击败苏联,被苏军反推回去,最后灭了德国。

亚洲太平洋战场对决主力是日本和美国,当时的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时GDP超过两千亿美元,在今天看起来两千多亿美元的GDP不算什么,但在那个年代,美元还没有贬值的时候,这是极高的数据。

相对照的是,同期日本的GDP只有200多亿美元。

开战前,美国煤炭产量是日本的七倍,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至于石油就更没法比了,日本没有石油,美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油开采加工工业,日本的石油进口一直是靠美国。

1941年战争爆发后,美国的钢铁产量上升为日本的13倍,汽车产量是日本的80倍,美国坦克的生产数量也是日本的十几倍。

因此,不用说双方的战术、指挥水平、士兵训练水平,仅仅是巨大的生产力差距,就决定了美国哪怕就靠武器装备硬拼,也把日本拼光了。

中途岛海战即使日本获胜,也就是消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空母舰。

从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算起,到二战结束为止,美国此后一共生产了重型航母24艘,轻型航母10艘,护航航母113艘,一共是147艘航母。

而二战期间,日本总计新建和商船改建的航母才15艘。

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日本的舰队从启程去珍珠港的那一刻,就已经战败了。

关注“麻辣战争”头条号,关注世界军事分析。


麻辣战争


二战时期,日美两国军队鏖战太平洋,偷袭珍珠港、瓜岛海战、珊瑚海战、中途岛海战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海战案例。

其中,中途岛海战,美海军惨胜日海军联合舰队,随着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战殁,胜利的天平已逐渐倒向美国。

倘若中途岛海战,以日海军联合舰队战胜美海军太平洋舰队,战场态势将向有利于日海军发展,甚至会导致美海军暂时退出西太平洋。

但以日本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工业基础、科研水平、综合国力、战争意志等,最终还是无法战胜美国 ,除了战争意志以外,以上所有支撑继续战争的条件,美国具备对日本的绝对优势。

譬如仅二年时间,美国就制造了175艘满载3000吨以上的佛莱彻驱逐舰,战时建了不下20艘的主力航空母舰,以及150余艘护航航空母舰等。

而日本毕竟国力有限,多艘主力航空母舰被打沉后,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从而影响了以后重大海战的进程。

到1944年初时,日本海军甚至连航空煤油和舰用燃料都非常紧缺,满载7万余吨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在没有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舰上只有单程燃料离开军港,事实上执行的是自杀行动,果然有去无回,被美海军大量航空炸弹和鱼雷击沉。

但中途岛海战,倘若日海军联合舰队胜利,会拖延战争的进程,或许1945年8月,美军还不具备攻击日本本土的能力,战争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或许最终结局,不是日本无条件投降,而是日本与美苏中等盟国签署停战和平协议,美军不会占领日本本土,苏军也无法占据北方四岛。


国平军史


不能。

美军即便在中途岛全军覆没,也照样会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只不过胜利可能会来的晚一些。相比于小日本的精锐大部在中途岛,美军只不过拿出了一小点力量罢了。

珍珠港事件后,虽然美国人大怒,但罗斯福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太平洋和日本人打,而是制定了先欧后亚的原则,与英国人一起在大西洋地区和德国人大打出手。

因为在罗斯福看来,日本人的军事力量要远低于德国人,威胁性也远低于德国人,所以不仅对德国的对手予以大力支持,也将自身的主要力量用在了大西洋地区,甚至有一种说法,美国人只拿出了2分力量在揍小日本!

即便如此,美军在太平洋上军事力量也对日本开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即便在中途岛全歼美军,日本也无法取得最后胜利!

美军强大的生产能力让日本人绝望

美国是当时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在二战中仅对苏联就支援了7000多辆坦克,1万多架飞机和40多万辆卡车、吉普车。而整个二战日本才生产7000多辆坦克,还是薄皮大馅的轻型坦克。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了100多艘航母,上千艘军舰,几千万吨商船!而日军二战期间仅造了31艘航母,各种军舰100多艘,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准备战斗的美军舰队)


美军的人力资源让日本人绝望

美国当时人口1.3亿,但人口素质远超日本,其战争潜力更是远超日本。中途岛一战损失了几百名飞行员后,日本海军航空兵就元气大伤。而美国当时国内有数十万人会开飞机,随便一训练就可以上战场,所以整个二战美国一共有10万+飞行员参战。正是因为强大的后备兵员,让美军可以承受巨大损失后绝地反击。

综上所述,美国人可以在输一次、两次、甚至是多次重要战役后仍然有一战之力,而日本人输一次就完蛋了。甚至美军不需要胜利,通过拼消耗,就能将日本战争潜力拼光,将日本拖垮!


历史风暴


必然会改变二战的结局

日本拿下珍珠港后,派出88艘久经战斗的水面舰艇去诱歼已被削弱的美太平洋舰队及进攻中途岛

当时美军太平洋舰队仅有28艘书面舰艇,最终对日军舰队设伏成功。

当时如果日军在中途岛成功击溃美军太平洋舰队,则下一步就会拿下夏威夷,澳大利亚被孤立。如果夏威夷在日军手里,那美军在太平洋就没有前哨站,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 ,即便美军再次重建了太平洋舰队,其补给根本不能够跟得上打击日本的需求,另外建造舰艇的时间可能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已经囊括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这些资源丰富的地方。从技术上讲,日本的工业水平在当时已是世界前排,届时有了这些强大的资源支撑(石油、钢铁),即便是美军重建太平洋舰队,在来攻打日本的时候必然没什么成功的几率

另外美国面临东西先同时作战,届时伤亡将是其不能接受的,有可能东半球就被日本吃下了,而西半球即便盟军胜利,各国为了打希特勒也耗尽财力物力,只能默许日本占领东半球。世界的格局也就不会是现在美国独大了


不愿透露姓氏的于先森


如果中途岛海战日本侥幸获胜,那么二战结局变化不大,肯定是日本战败。因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即便中途岛美军没有取胜,就算日本保留了3艘航母,但日本也无法改变结局。

因为原子弹的出现可以导致这个进程大大提前,美军比日本更快搞出原子弹是基本事实。因为日本没有相关的核弹材料和专家,连美国的原子弹也来自一些犹太裔科学家,比如奥本海默等人。

这些科学家在当时主要集中的美国,因此美国可以快速搞出原子弹,曼哈顿计划中还有劳伦斯、康普顿等人,这些人才日本根本没有,如何搞出原子弹。

原子弹一旦出现,日本就彻底没辙了,因此中途岛之战的胜负关系不大,只不过二战会推迟几年。中途岛海战结果还是日本打败了,其中一部分原因真的是日本运气很差,被美军侦察机先发现,发动侵略战争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了。


军情瞭望台


不能。或许会延长战争时间,但是结局改变不了。

二战说到底凭的是国家实力。日本还想着以前的战争方式,就是在局部战场打赢一场战争。然后国家之间开始谈判,打输的一方自认倒霉。签订不平等合同了事。日本在战前明知道美国人实力比他强,还执意打这场战争,就是认为只要美国舰队损失过重,美国人就会让出太平洋的利益。但是整个二战已经变成灭国战争。只要人家还有一点实力都会跟你玩到底。更别说美国本土基本都没损失。


历史枢纽


如果日本中途岛海战获胜,那也是惨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当时的美国参战较晚,靠卖军火发了几年战争财,军事、经济、科技实力雄厚,日本则是个海岛国家,由于长期征战,国库空虚,资源匮乏,粮食、矿产、石油等战略物资全靠海外运输,所以就算日本在中途岛海战中侥幸获胜,也依旧改变不了二战的结局。


蝴蝶尚香


只能改变进程,拉长战争时间。

但不会改变结局。而且日本遭到的战争损失会更猛烈。


四川達州


如果中途岛航母指挥官不是南云而是山口多闻的话,就不会让航母夹板堆满炸弹,而是果断起飞攻击,那样极有可能全歼美航母编队,一举取得夏威夷的制海权,让后占领珍珠港,并派出航母和潜艇攻击美国西海岸,炸毁美国本土的工业设施,然后在一举登录美国西海岸,二战历史将改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