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对付中国航母,最新量身订做了这款新型导弹,突出三大优势

2018年5月31日,五角大楼网站每日合同公告公布海军未来超地平线反舰导弹招标结果,雷神公司和挪威康士伯公司合作研发的海军打击导弹(

NSM)中标。

美军为对付中国航母,最新量身订做了这款新型导弹,突出三大优势

适用于F35A内置弹舱的空射型JSM

在这份标的1485万美元的固定价格交易合同中,雷神-康士伯团队将生产和交付整套武器系统,包括数枚装箱状态NSM导弹、发射装置和一套火控系统,以及提供任务保障装备、训练装备和培训课程、工程服务、运输和其他成本。加上合同中规定的选择性条款,后续合同总价将达到8.4761亿美元。导弹系统大部分制造工作将在挪威进行,美国和德国公司分别承担一小部分。

康士伯公司的NSM是一种亚音速掠海巡航导弹,正常气动布局,包括助推器在内全长不足4米,发射重量407千克,战斗部重120千克,射程约180-200千米,主巡航弹道速度为0.95马赫数,主要用于打击公海和限定水域内目标,还具有有限对地目标打击能力。

该弹采用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地形匹配组合导航系统,可以在岛屿和其他陆地区域进行飞越或绕飞。公司表示,惯性导航系统能在敌方对GPS信号进行干扰情况下提供有效备份。飞行末段,弹载红外成像导引头开机,识别目标特征,并与弹载计算机内置数据库中典型舰船目标数据进行比对,识别符合设定目标特征的目标进行攻击。

这种攻击方式是在参考了中俄新一代反舰巡航导弹设计思想基础上,专门针对中俄航母战斗群设计,具有较高精度,不易受到电子干扰和对抗影响。NSM在其飞行末段具有随机机动能力,以躲避敌方军舰近距防御系统,同时,该弹外型设计具有低可观测性,使敌方更难提前发现。

美军为对付中国航母,最新量身订做了这款新型导弹,突出三大优势

NSM发射瞬间

雷神-康士伯联合团队也在合作研发NSM 空射型——联合打击导弹(JSM)。公司表示,JSM功能将更加强大,射程几乎翻倍,战斗部更重,性能更优异。JSM导弹将拥有双向数据链,发射平台在导弹飞行时可更新目标信息,或调整飞行方向。某些性能最终也会增加到NSM导弹中,或者推出JSM的海基型号。

美国海军新型反舰导弹招标活动吸引了三家公司竞标,波音公司参加竞标的长寿命型RGM-84型“鱼叉”反舰导弹射程达到310千米,战斗部140千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推出的隐身“远程反舰导弹”(LRASM)也参加了竞标,但由于尺寸和重量太大,早在2017年5月就已经退出。波音公司一直对此次招标颇有怨言,公开抱怨其“鱼叉”反舰导弹性能远超过海军招标要求,洛马公司则直接指出此次招标就是定向招标,而且指明海军在招标初期就确定了雷神-康士伯公司的产品。

但招标结果公布后,波音和洛马公司都没有就招标过程提出正式投诉,海军也希望避免任何抗议,毕竟都不想把关系弄僵,面子上还需要过得去,此次招标实际上成了单一来源采购合同。

这种超地平线导弹按计划将部署在自由级和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上,这里两款军舰在美国海军不太受待见,这些军舰装备的武器为57毫米速射炮、RIM-116“拉姆”舰空导弹以及各种轻型舰炮和机枪,对海、对空、对潜作战能力都不足,将NSM导弹安装在濒海战斗舰上,可以增加其在最低威胁环境执行防区外对陆或对海打击能力。

2014年,海军在独立级濒海战斗舰USS科罗拉多号上飞行甲板安装了NSM发射装置进行测试。2016年,为进一步验证快速补充超地平线反舰导弹这一基本概念,该舰前甲板还安装了“鱼叉”导弹发射装置进行测试。海军还计划在该舰安装更小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对船只进行额外的近距离保护,主要是防止伊朗这样的敌对国家使用快艇进行饱和式自杀攻击。

海军最新预算要求2019年财年花费1800万美元采购8枚专供濒海战斗舰发射装置使用的NSM超地平线反舰导弹。预算表显示,在随后3个财年中,海军每年将采购12枚NSM导弹,2023年财年再采购20枚,届时总共会有64枚。采购发射装置和火控组件还将支出数百万。

美国海军主要作战方式还是依托航母战斗群进行作战,反舰并不是首要迫切任务,但近几年随着中俄加强对美航母战斗群打击能力的提升,

尤其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提升,反舰问题越来越重要的摆在了美国海军面前。这次招标,美国海军选择NSM主要是看上了其以下特点:

美军为对付中国航母,最新量身订做了这款新型导弹,突出三大优势

NSM飞离甲板发射装置

第一,较强作战灵活性

NSM导弹既能执行反舰任务,还能执行有限的陆地攻击任务,实现了一弹双用,濒海战斗舰和配备该型导弹的护卫舰可以在反舰和对陆支援间随时切换,大大提高发射平台作战灵活性。该弹能在相对简单的甲板上安装发射装置,也避免了在甲板下预留空间安装复杂的垂直发射系统。

美国海军在采购过程中会多采购一些数量的该导弹系统,在必要时,可以将NSM发射装置安装到尺寸合适的舰船上,提升船坞运输舰、运输舰、海上浮动基地、甚至民用商船等大型后勤类舰船作战能力。

目前来看,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最有可能进行这类改造,该舰甲板原本计划安装两套Mk 41八联装垂发系统,但后来取消了该计划,使其甲板腾出较大空间。海军陆战队对这一配置表示出强烈兴趣,希望给即将入役的圣安东尼奥级和其他两栖突击舰也安装NSM导弹,通过提高进攻能力来保障远征作战和分布式作战。

第二,强大的网络化作战能力

NSM导弹具有强大的网络化作战能力,多年来,美国海军一直在各类军舰、有人飞机和无人机之间建立数据共享能力。根据海军网络化作战能力建设要求,NSM在某舰船平台上发射后,导弹指挥和控制就可以由发射平台交给空中或水面其他平台进行“接力”控制,这就不需要对发射平台各类传感器投资以增大其有效探测距离。

第三,较强的可拓展性

目前,康士伯公司已经研发出了适用于美国陆军岸防部队使用的车载岸基NSM导弹系统,对发射装置进行简单改造之后就能发射JSM,这极大的增强了发射平台可拓展性。在2018环太平洋演习中,美国陆军即将对车载NSM系统反舰打击效果进行评估。

雷声-康士伯联合团队表示,下一步将开发出分别适用于履带式M 270多管火箭炮系统(MLRS)和轮式M 142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HIMARS)发射装置的JSM导弹。美国陆军拥有MLRS和HIMARS,海军陆战队只有HIMARS,这两个军种都对这种能与自家发射装置兼容的反舰导弹表现出极大兴趣,两家都想增加自己在多域战环境下的打击能力。

为了研发能替代各项性能已经过时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雷声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名为“深度打击”的改进型准弹道导弹,其发射装置与HIMARS和MLRS类似,理论上可以兼容。

美军为对付中国航母,最新量身订做了这款新型导弹,突出三大优势

车载发射车发射NSM

NSM导弹系统一旦装备美国陆、海、空、陆战队后,在中等强度冲突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空基、海基和陆基平台快速发射,空中“接力”控制打击同一个目标,或对同一目标采用不同的攻击航路,甚至在目标已消灭后临时更改目标,这种灵活多变的打击方式将对南海人工岛屿类目标和航母编队构成重大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