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2016年2月29日,

五个开封姑娘,

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

手持犹太教圣经,

拍下了一张合影。

这天,以政府承认,

她们正式“回归”以色列。

而此前,

她们在中原大地土生土长。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拿到以色列身份不是易事,

她们不是移民,

也非跨国婚姻,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从她们的灿烂笑容可以看出,

回到“祖国”大地,

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却不知道,一千年前,

她们的祖先背井离乡,

跋涉千里,才终于抵达中原大地。

时间退回到公元10世纪,

正值北宋年间。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别说近邻的朝鲜日本来抱大腿,

连远在西亚的波斯也想来凑热闹,

这其中,就有会做生意的犹太人。

于是,他们沿着丝绸之路,

到达北宋首都开封,

并向皇帝进贡花纹棉布。

皇帝龙颜大悦,曰: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从此,犹太人定居都城,

并被允许保持宗教信仰。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立在开封东大寺内的明代石碑(1489年)上面刻有皇上语录

靖康之难,北宋灭亡,

金人控制了开封。

因为官方发行货币被仿造,

当时的经济一度崩溃。

这群身处东亚的犹太人,

展现出卓越的商业才能,

他们设计出纸钞交子,

挽救了经济。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这一下,金帝十分感激,

拨了一笔款项资助当地犹太人。

1163年,一座辉煌大气的犹太会堂落成,

聪明的犹太人为了在异乡安居,

给它起了个中国式的名字,

一赐乐业教清真寺。

“一赐乐业”是希伯来语,

一听就知道是“以色列”的音译。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还原的犹太会堂模型

也因为犹太人过于保护自己,

开封人经常把犹太人和穆斯林混淆。

犹太人宗教活动时戴蓝帽子,

穆斯林戴白帽子,

于是被当地人称为“蓝帽回回”,

住在开封市区的“挑筋胡同”里。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别吓到,“挑筋”不是挑人的,

是犹太人宰杀牛羊时,

要挑掉牛羊的脚筋。

他们聚居的胡同,

就变成了“挑筋胡同”。

直到民国时,冯玉祥觉得名字不雅,

才改为了“教经胡同”。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朝代更替,他们仍严守犹太教习俗,

守安息日、不吃猪肉等。

至明代,朱元璋按希伯来语读音,

给以色列人中文姓氏,

开封犹太人改取了七个汉姓,

分别是赵、艾、李、张、石、金、高,

以及张姓源出的章姓。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清末,随着最后一位神职拉比去世,

加之犹太会堂遭逢大水被冲毁,

犹太文化传承遭遇滑铁卢,

后裔四处离散,逐渐融入当地人生活。

本以为可以世代在此安居乐业,

却没有想到,一百多年后,

这成了“回家”之路的最大阻碍。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传教士与开封犹太人家庭

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善于生存的犹太人,

在朝代更迭的华夏大地上,

与历朝历代和谐相处,

安稳地过了几个世纪。

直到新中国成立,

他们的户口本上依然写着“犹太族”。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从证件上可以看出的确有一段时期官方是承认犹太身份的

然而,历史总是风云突变。

1953年5月8日,

中央政府表态: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不仅无法享受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

甚至在人口普查中被迫选择汉族或回族。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犹太会堂旧址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向列国举手,向万民竖立大旗;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

1987年,以色列颁布了《回归法》,

号召全世界的犹太后裔回归以色列。

居住在教经胡同里最后的开封犹太人,

试图回归自己的“祖国”,

却被拒绝了。

按《回归法》规定,

正统犹太人身份按母系相传,

而开封犹太人长期与当地人通婚,

子女身份已由父系相传。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开封犹太人后裔赵氏族人创作的剪纸作品,巧妙地把中华元素——喜庆的牡丹、蝴蝶和犹太元素——神圣的大卫星和七枝烛台结合起来。

直到1995年,

“回归以色列”来到开封,

这是一个国际犹太组织,

致力于帮助流散在外的犹太人回归。

对开封有回归意愿的年轻犹太裔,

也会组织他们学习培训,

开辟回归渠道。

至今,已先后有19人离开故土,

回到了以色列的土地,

包括开头的5个开封姑娘。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耶路撒冷哭墙

但回归之路并不容易,

到达耶路撒冷后,

她们需要在指定机构学习犹太教,

皈依后才能获得以色列国籍。

如今,“回归”的开封犹太人,

在以色列大多从事着导游工作。

相比她们“幸运”地回到故土,

更多人选择留在了东方大地。

如今,在开封东司门南边,

还能发现教经胡同的门牌。

只是整条胡同只有一户犹太裔居住,

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成了穆斯林聚居区。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教经胡同21号现为“开封犹太神圣社区”,屋里是犹太文化周边

退休的犹太后裔张兴旺说,

现在生活在开封的犹太裔,

懂祖宗语言、犹太教义的,

基本上没有了。

他们平静地生活在古老的开封,

与普通开封人没有差异。

但心里却清楚地知道,

自己身体中流淌着,

另一个遥远民族的血液。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历史的长河里,

历万千劫的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

却几乎不被当地人接受。

但这些留在开封的犹太人,

渐渐隐入了中国社会。

正如他们自己所说,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我们生长在中国,

对这里的土地是有感情的。”

离开故土,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因为人在选择居住地时,

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正如一千年前,

从波斯来到北宋的犹太人,

怀揣着当时的“中华梦”,

在这里经商、置业、繁衍;

历史轮回,一千年后,

他们的后代又选择了“回归”,

踏上完全陌生的“祖国”土地。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家在何方?

无非苏轼那首诗所言: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开封丨回家之路,这些犹太人等了一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