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半現象」:孩子「減負」,父母「增負」?

最近,一篇《教育部,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的文章刷爆網絡,大意是從家長不方便接送孩子的諸多困擾出發,字裡行間都散發著對“小學三點半放學現象”強烈的不滿與不看好。短時間內,引發爆炸式的轉發及全民討論。

“三點半現象”:孩子“減負”,父母“增負”?

有人明確站隊作者,表達出對孩子“減負”必然要讓家長“增負”的恐慌與聲嘶力竭;有人質問作者是在“沒時間看孩子,要求教育部門幫看孩子;沒能力提供教育環境,所以要求學校提供”;還有人建議孩子們聯名上書《媒體,請不要給我的家長髮言權》……

“三點半”現象,出現在商品經濟和社會分工越來越發達的當下。在“企業包辦一切”的計劃經濟時代,是決然不會出現的。在我所瞭解的眾多現代父母中,也有眾多“大膽”解決“三點半”現象的家長:第一步,將家安置在學校附近;第二步,訓練孩子自己回家;第三步,孩子真的自己回家,完成寫作業、做好安全保護措施等一系列工作。

當孩子在學校的時間逐漸較少,家庭尤其是父母的教育責任顯得愈發重要。無論經濟如何發展,物質文明如何迭代,教育的本質亦如緩緩流淌的河水,從來沒有發生過變化。當學校教育越寬鬆,就越需要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更加專業。

注意,是專業,而非簡單地報幾個培訓班、買一堆練習題,因為這跟以往為大眾所抗拒和鄙夷的填鴨式教育沒什麼兩樣。那麼,何為專業?或許,前段時間叫好又叫座的印度電影《神秘巨星》裡的母親娜吉瑪可以給出答案。

“三點半現象”:孩子“減負”,父母“增負”?

言傳身教,保持對生活的熱忱和嚮往

如果撇開電影主線,單看主角尹希婭的母親娜吉瑪的一生,你會發現,她的人生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至少在孟買機場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對機場保安說出“不想回去”的話語之前都是:年少時,被父親安排嫁給工程師法魯克,結婚後丈夫的拳腳相加是家常便飯——沒有及時燒水、飯菜鹹了淡了,都能成為被打得鼻青臉腫的根源。

然而,即便生活如此艱難,她仍舊對生活抱有不滅的熱忱與無限嚮往。為了留住還未出生便被要求打掉的尹希婭,她逃出家門,又在十個月之後,因為想要養活女兒,回到丈夫身邊;在丈夫外出時,她會一邊做飯,一邊帶著孩子聽歌起舞,像沒有經歷過任何苦難一樣放肆地笑;偶爾,她還會冒著被家暴的危險,從丈夫那裡“拿”來零錢,領著兩個孩子去公園吃冰淇淋;去學校接尹希婭時,給即將分別的尹希婭和欽騰足夠寬鬆的時間去告別。

也是,生長在有著暴虐父親的家庭,如果沒有像娜吉瑪這樣的母親,想必,也就沒了有喜歡唱歌、為夢想奮勇向前的尹希婭,更不會有用撞掉爸爸杯子的方式幫助母親和姐姐免受責罰、企圖用膠帶一點點粘好姐姐電腦的古杜。

“三點半現象”:孩子“減負”,父母“增負”?

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一面鏡子。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子”,想知道一個孩子性格的形成原因,看其父母的舉手投足、為人處世便好。那些談“減負”無用、只會增加家長負擔的父母,他們其實是在談什麼?經濟水平是一面,時間是另外一面。可家庭教育和所有教育一樣,從來都不是僅靠花錢、花時間就能一勞永逸的事情。捫心自問,指責孩子不愛看書的家長,有給孩子讀睡前故事、帶孩子去圖書館的習慣嗎?下班回來,擔心孩子因為玩平板而荒廢學業的你,又是否放下手中的手機了呢?

發現孩子的天分,創造條件培養孩子的愛好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因為我們自己也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但不識字的娜吉瑪是。

從尹希婭還在孃胎時,娜吉瑪就開始和女兒一起聽各種音樂,可能她也沒想過所謂的“胎教”,純粹是想和孩子一起分享她覺得美好的東西;在尹希婭六歲時,娜吉瑪給她買了一把吉他,雖然電影沒有說明吉他的來之不易,但我們可以腦補其中曲折,也可聯想到尹希婭大概是表露出唱歌的天賦或者是對唱歌的喜歡;在尹希婭需要一臺電腦時,她賣掉自己唯一的項鍊。這個被生活重重壓迫的母親,時刻活在在丈夫的陰影下,卻沒有失去發現孩子天分的能力,但凡孩子需要,便會傾其所有。

“三點半現象”:孩子“減負”,父母“增負”?

未成年時成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他的父親同樣有著善於發現孩子天分的能力。郎朗不到一歲時,就能哼出調子;兩歲半時,看完動畫片貓和老鼠,自己跑到鋼琴上將聽過的主旋律彈出來。自此,立志成為二胡演奏家的朗朗父親,開始注重培養郎朗的音樂天分,讓他學琴。先是自己教,後又專門找了老師來教,再到後來,辭職帶著郎朗去到北京。可以說,郎朗的成就,離不開父親的支持和培養。每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背後,註定會有眼光長遠、創造條件培養孩子特長的父母。

記得蔣勳曾說:“要給孩子最好的音樂、文學和電影,接受大自然的薰陶。學校和家庭決不能成為養雞場和養豬場,豢養一批只會考試的工具。”遺憾的是,大多數父母更願意將自己的喜好、自己認為的“為你好”強加在孩子身上,而不是關注孩子本身,發現孩子喜歡的、擅長的,並加以引導。

經濟發展飛速的新時代下,幫助孩子贏在跑道的方式絕不只是提高分數,很多時候,分數之外的“無用之事”才是健全孩子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如梁文道所言,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無條件地鼓勵孩子,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娜吉瑪身上還有一個值得許多父母反思與學習的亮點——孩子氣餒時,無條件地鼓勵孩子;孩子遇到挫折時,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因此,在她的鼓勵和幫助下,尹希婭可以聽出夏克提·庫馬爾音樂的漏洞,穿著蒙面拍攝並上傳自彈自唱原創歌曲的視頻在網絡一炮而紅,喊出“可是做夢是人基本的權利啊,人醒來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實現夢想啊!”

父母會鼓勵孩子的重要性,同樣還體現在近期爆紅國內網絡的00後少女木汁的成長曆程中。她是在媽媽的建議下,才選擇做公眾號,沒想到很快出了爆款文章,月入十萬,也受到許多關注。正是這些關注和收入帶來的肯定,這些寫公眾號的過程,讓木汁發出“我有在慢慢變好”的感慨。

“三點半現象”:孩子“減負”,父母“增負”?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好家庭教育。畢竟,很多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和孩子一樣需要機會去學習、需要時間來成長。大腦智庫的職能,就是幫助父母發現孩子身上的天分,梳理出適合孩子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充分發揮特長的同時,自己也能夠及時且正確引導、呵護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

有的孩子聽到音樂很容易就會跟著哼唱或打拍子,父母不妨多花點心思發展其音樂才能;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和人講話,父母或許可以幫助其進行演講方面的嘗試;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背出電話號碼,乘車時總能記住許多路標,父母可能應該關注其數字敏感力的培養;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很強,那麼父母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再多買一些積木回來……

孩子“減負”,家長的“增負”不僅僅表現在“三點半現象”上,更多的在於“父母教育責任”的強勢迴歸上,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