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坚持自我,还是食古不化……

​坚持自我的同义词,往往就是食古不化。

​上一个坚持自我的铃木,退出中国已接近实锤。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同样坚持自我的斯巴鲁,会是下一个铃木吗?

​2017年,斯巴鲁品牌在华销量仅3万辆,同比下降约34%。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

​是因为性价比差吗?

的确是!

​以品牌主销车型森林人为例。2.0L车款,在主流中端品牌2.0T中型SUV(福特锐界)进入22万元区间的当下,22.38万元的起售价,很难说有多么强的性价比。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而2.0T车款,虽然这套动力总成将森林人在操控层面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豪华品牌售价的不断下沉,却让它的价格(官方指导价31.78万,实际成交价30万出头)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毕竟,30万出头的价位,已经可以买到一台同等动力级别的豪华品牌中型SUV(凯迪拉克XT5、沃尔沃XC60、英菲尼迪QX50)。毕竟,同属紧凑级、同样主打动力操控的宝马X1四驱2.0T车款在市场终端也不过28万多(2018款xDrive 20Li尊享型)。

​是因为维护保养成本高吗?

好像未必吧!

​以主销车型森林人和力狮为例。4S店单次小保养费用约为600元,相比合资品牌同级别车型,并不存在什么差距。相比动辄上千元的迈腾、途观L,甚至还有些优势。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但问题在于,较为稀少的服务网点与完全依赖进口的零配件供应,使得维修保养这件事,并不太方便。当三四线城市的车主,为了做次保养都得驱车百里,当一个配件都需要等待几周时间——这样的麻烦少女,的确会让很多准车主踌躇再三,移情别恋。

斯巴鲁真的有情怀吗?

有一些,但缺乏合适的载体。

​对于国人来说,关于斯巴鲁的情怀,或许是555拉力赛上呼啸而过的力狮、翼豹,或许是STI徽章所代表的白马银枪、无所畏惧;但斯巴鲁当前在华投放的产品线,却都是些2.0L/2.5L自然吸气发动机驱动着的买菜车。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虽然它们也都具备机敏、灵便的动力输出,但与期待中的激情四射、澎湃汹涌,相差太多。而操控层面,虽然水平对置与全时四驱的布局,给予了车辆一个相当不错的操控基础;但整体调校的“日常取向”,却使得这些优势无法提供给车主直截了当的快感。

​以当前斯巴鲁品牌主销车型森林人2.0L车款为例。很多消费者都是基于日本原装进口的身份,基于水平对置+全时四驱的技术唯一性,而以相比主流日系紧凑级SUV(RAV4、奇骏)高出好几万的售价,把车买了回来。

​但买回家之后,2.0L+CVT的“肉肉乎乎”,却令人相当失望。而以大部分用户长期面对的城市环路工况来说,斯巴鲁车型在操控方面的优势无法恰到好处地表达,在隔音降噪方面的劣势却被一览无余地暴露。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当花费颇多的所得与当初的美好设想产生偏差,曾经的那些情怀,或许就“云散烟消”。

​是因为车型不适应中国市场吗?

是的。新款XV车型是解读这件事的绝佳范本。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这是斯巴鲁引入中国市场的首款SGP平台车型,可称为斯巴鲁新技术的集大成者。2.0L直喷发动机与全新CVT变速箱的应用,使它的动力响应足够线性、锐利。操控更是能够给人惊喜。转向手感轻且有趣,日常驾驶足够轻盈,极强的车身刚性使它具备相当快的响应,能够循着驾驶者的心意在弯内闪转腾挪、精准走位,有着同级别首屈一指的好开。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但灰头土脸的外形、朴实无华的内饰,却极大阻碍了这款“好车”向市场冲击的步伐。毕竟当下的中国市场,还是一个“颜值即正义”的市场。无法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输出直观可见的吸引,这或许就是斯巴鲁产品与中国市场的“并不适合”。

​会有改变国内市场现状的新车吗?

斯巴鲁Ascent,一辆并不合适的“救市车型”。

​这是一辆站在市场风口的7座SUV。它没有途昂的命,却得了途昂的病。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外形层面,这就是一辆膨胀的森林人,4999毫米的车身长度相比汉兰达还略有优势。斯巴鲁家族化的六边形进气格栅与外扩紧绷的车身流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车身的肌肉感;但和途昂一样,为了迁就不断膨胀的尺寸,沾染了太多刻意拼凑的痕迹,整体观感不够利落、不够有整体感。

​内饰则依旧延续着斯巴鲁一以贯之的调性。虽然材质选取与工艺水准都堪称考究,但偏向功能性的设计风格,却使它在观感层面欠缺了一些档次。

铃木之后,下一个会是斯巴鲁吗?

动力和驾驶方面,这依然是一辆足够激动人心的斯巴鲁。最大功率高达264马力的2.4T水平对置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模拟8速的CVT无级变速箱,能够带来相当不错的性能表现。而SGP平台在驾控层面的优势,配合上全时四驱系统,也足以实现兼具乐趣和质感的驾驶体验。

综合来看,XV身上的错误在Ascent上重现。中国消费者看重的点(内饰精致度、外形设计感),它依然不够擅长;而中国消费者并不十分看重的点(动力、操控),它甚至更加擅长。并且,2.4T的动力配备和原装进口的身份,也让这款车在市场上真的“便宜不了”。

​斯巴鲁还有机会吗?

进口车关税下调,可能是斯巴鲁的最后一个机会。

​但是斯巴鲁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从来就没有把中国作为一个优先考虑的市场。当中国市场渐成“熟女少妇”,当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渐行渐远,不够全心全意的“追逐者”难免会越来越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