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堅持自我,還是食古不化……

​堅持自我的同義詞,往往就是食古不化。

​上一個堅持自我的鈴木,退出中國已接近實錘。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同樣堅持自我的斯巴魯,會是下一個鈴木嗎?

​2017年,斯巴魯品牌在華銷量僅3萬輛,同比下降約34%。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是因為性價比差嗎?

的確是!

​以品牌主銷車型森林人為例。2.0L車款,在主流中端品牌2.0T中型SUV(福特銳界)進入22萬元區間的當下,22.38萬元的起售價,很難說有多麼強的性價比。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而2.0T車款,雖然這套動力總成將森林人在操控層面的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但豪華品牌售價的不斷下沉,卻讓它的價格(官方指導價31.78萬,實際成交價30萬出頭)顯得非常不合時宜。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畢竟,30萬出頭的價位,已經可以買到一臺同等動力級別的豪華品牌中型SUV(凱迪拉克XT5、沃爾沃XC60、英菲尼迪QX50)。畢竟,同屬緊湊級、同樣主打動力操控的寶馬X1四驅2.0T車款在市場終端也不過28萬多(2018款xDrive 20Li尊享型)。

​是因為維護保養成本高嗎?

好像未必吧!

​以主銷車型森林人和力獅為例。4S店單次小保養費用約為600元,相比合資品牌同級別車型,並不存在什麼差距。相比動輒上千元的邁騰、途觀L,甚至還有些優勢。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但問題在於,較為稀少的服務網點與完全依賴進口的零配件供應,使得維修保養這件事,並不太方便。當三四線城市的車主,為了做次保養都得驅車百里,當一個配件都需要等待幾周時間——這樣的麻煩少女,的確會讓很多準車主躊躇再三,移情別戀。

斯巴魯真的有情懷嗎?

有一些,但缺乏合適的載體。

​對於國人來說,關於斯巴魯的情懷,或許是555拉力賽上呼嘯而過的力獅、翼豹,或許是STI徽章所代表的白馬銀槍、無所畏懼;但斯巴魯當前在華投放的產品線,卻都是些2.0L/2.5L自然吸氣發動機驅動著的買菜車。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雖然它們也都具備機敏、靈便的動力輸出,但與期待中的激情四射、澎湃洶湧,相差太多。而操控層面,雖然水平對置與全時四驅的佈局,給予了車輛一個相當不錯的操控基礎;但整體調校的“日常取向”,卻使得這些優勢無法提供給車主直截了當的快感。

​以當前斯巴魯品牌主銷車型森林人2.0L車款為例。很多消費者都是基於日本原裝進口的身份,基於水平對置+全時四驅的技術唯一性,而以相比主流日系緊湊級SUV(RAV4、奇駿)高出好幾萬的售價,把車買了回來。

​但買回家之後,2.0L+CVT的“肉肉乎乎”,卻令人相當失望。而以大部分用戶長期面對的城市環路工況來說,斯巴魯車型在操控方面的優勢無法恰到好處地表達,在隔音降噪方面的劣勢卻被一覽無餘地暴露。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當花費頗多的所得與當初的美好設想產生偏差,曾經的那些情懷,或許就“雲散煙消”。

​是因為車型不適應中國市場嗎?

是的。新款XV車型是解讀這件事的絕佳範本。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這是斯巴魯引入中國市場的首款SGP平臺車型,可稱為斯巴魯新技術的集大成者。2.0L直噴發動機與全新CVT變速箱的應用,使它的動力響應足夠線性、銳利。操控更是能夠給人驚喜。轉向手感輕且有趣,日常駕駛足夠輕盈,極強的車身剛性使它具備相當快的響應,能夠循著駕駛者的心意在彎內閃轉騰挪、精準走位,有著同級別首屈一指的好開。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但灰頭土臉的外形、樸實無華的內飾,卻極大阻礙了這款“好車”向市場衝擊的步伐。畢竟當下的中國市場,還是一個“顏值即正義”的市場。無法對絕大多數消費者輸出直觀可見的吸引,這或許就是斯巴魯產品與中國市場的“並不適合”。

​會有改變國內市場現狀的新車嗎?

斯巴魯Ascent,一輛並不合適的“救市車型”。

​這是一輛站在市場風口的7座SUV。它沒有途昂的命,卻得了途昂的病。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外形層面,這就是一輛膨脹的森林人,4999毫米的車身長度相比漢蘭達還略有優勢。斯巴魯家族化的六邊形進氣格柵與外擴緊繃的車身流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車身的肌肉感;但和途昂一樣,為了遷就不斷膨脹的尺寸,沾染了太多刻意拼湊的痕跡,整體觀感不夠利落、不夠有整體感。

​內飾則依舊延續著斯巴魯一以貫之的調性。雖然材質選取與工藝水準都堪稱考究,但偏向功能性的設計風格,卻使它在觀感層面欠缺了一些檔次。

鈴木之後,下一個會是斯巴魯嗎?

動力和駕駛方面,這依然是一輛足夠激動人心的斯巴魯。最大功率高達264馬力的2.4T水平對置渦輪增壓發動機,搭配模擬8速的CVT無級變速箱,能夠帶來相當不錯的性能表現。而SGP平臺在駕控層面的優勢,配合上全時四驅系統,也足以實現兼具樂趣和質感的駕駛體驗。

綜合來看,XV身上的錯誤在Ascent上重現。中國消費者看重的點(內飾精緻度、外形設計感),它依然不夠擅長;而中國消費者並不十分看重的點(動力、操控),它甚至更加擅長。並且,2.4T的動力配備和原裝進口的身份,也讓這款車在市場上真的“便宜不了”。

​斯巴魯還有機會嗎?

進口車關稅下調,可能是斯巴魯的最後一個機會。

​但是斯巴魯真正的問題在於,它從來就沒有把中國作為一個優先考慮的市場。當中國市場漸成“熟女少婦”,當汽車行業的暴利時代漸行漸遠,不夠全心全意的“追逐者”難免會越來越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