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歲月如梭,時光流轉

斗轉星移間蠶食了太多的故事

但家鄉的味道卻是身上帶著的永恆記憶

內心沉澱著的特殊符號

無論走多遠,走多久都阻隔不了

那些“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歲月的沉澱中也愈發的流光溢彩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味香天下——山西老陳醋

老陳醋生產至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

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譽

不僅酸醇、味烈、味長

還具有香、綿、不沉澱的特點

老陳酸儲存時間越長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

在過去,山西人可謂是

“家家有醋缸,人人當醋匠”

山西人善釀醋,愛吃醋

素有“老醯兒”之稱

在山西民間也有無醋不成味之說

老陳醋歷經千年風雨,依然源遠流長

風味也更加醇厚、獨特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香純正——汾酒

汾酒,中國傳統名酒,

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

作為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

在中國酒文化發展中曾譜寫過無數次輝煌

汾酒工藝精湛,源遠流長

入口綿、落口甜、飲後餘香、回味悠長

今天的我們

幸運得還能品到千年之前的味道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酥軟香甜——太谷餅

太谷餅迄今已有150年的歷史

是譽滿三晉的傳統功夫小吃餅

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

具有酥、軟、香、甜的特點

酥而不碎,甜而不膩,香甜可口,久放綿軟

太谷餅為“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那首清脆悠揚的

“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

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栩栩如生——聞喜花饃

聞喜花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花饃也稱“面花”

人們形容為“面上多彩世界,手中萬物乾坤”

花饃除了可食用外,還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色彩鮮豔,造型千姿百態

歷史人物、民間傳說

均可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造型

表達對祖先的祭祀

長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養生健體——八珍湯

八珍湯在太原地區傳承了已370多年

八珍湯俗名“頭腦”

具有滋補養生、補脾健肺的特點

太原有段陳述老字號的歌謠

“認一力的餃子,寧化府的醋,老鼠窟的元宵

六味齋的醬肉,雜割頭腦清和元”

早些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

俗稱“趕頭腦”,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譽滿三晉——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始創於隋朝開皇年間

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麻花硬麵和就,配料考究,味道酥香脆爽

狀如雙龍盤繞,色澤金黃油亮

隨著時代的發展

稷山麻花早已走出山西

在世界各地頗受青睞

購買稷山麻花者絡繹不絕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久負盛名——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相傳起源於漢代

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嘉慶帝親更是賜平遙牛肉為“人間極品”

一道道已經傳承百年製作工藝

將味道緊緊的鎖在牛肉裡

色澤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

瘦而不柴,醇香可口

據說昔日平遙牛肉出鍋時,滿城飄香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味淳見長——六味齋醬肉

太原市六味齋醬肉是太原市的傳統名食

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間的北京

是現存不多的200年以上的老字號之一

太原市繁華的柳巷與橋頭街交叉路口

從早到晚顧客絡繹不絕

肉質精良,油光閃亮,香味濃郁

肉皮焦而不硬,綿而不粘

白肉肥而不膩,紅肉瘦而不柴

六味壓三晉、香冠美群芳

不吃六味齋,不算到太原

探秘山西人舌尖上能“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走過千山萬水,看不同的風景

遇見不同的人,吃不同的食物

久久不能忘懷的還是家鄉的味道

不管你身在何方

不管是什麼日子

都歡迎你回家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