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這件稀世珍品,是壽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壽光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誌博物館,根據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壽光市博物館館藏文物超過14萬套(件)。在壽光市博物館眾多藏品中,有這樣一件黑陶器:它陶質細膩,幾無瑕疵;它器形規整,厚薄均勻;觀之,若有玉之光華,似有瓷之堅硬,像有漆之烏澤,它就是黑陶罍[léi],也是壽光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探秘!這件稀世珍品,是壽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黑陶罍

黑陶罍曾作為友好“使者”東渡日本展覽

黑陶罍被擺放在壽光市博物館最顯眼的位置,通體發著黝黑的光澤。這件黑陶,經專家鑑定屬龍山文化中晚期。雖埋於地下4000多年,但依然耀眼奪目。

黑陶罍口徑為11釐米、高31.4釐米,卷沿,口微侈,高頸,折肩,最大腹徑偏於下部,平底,讓人感覺十分穩重。黑陶罍陶土經特意加工,陶質非常細,器壁厚薄均勻,質地堅硬,器表通體磨製光滑。

據介紹,已見考古資料中,此類器物,在膠州三里河、寒亭區魯家口等龍山文化遺址皆有發現,但它們在製作工藝、造型、質地、優美程度等諸方面均不及此器。因此,在1986年選借文物,作為友好“使者”東渡日本展覽時,壽光市出土的這件黑陶罍被選中。在日本展出期間,一些官員和考古專家、學者,看到這件來自4000多年前的黑陶罍時,無不讚嘆與驚訝。

壽光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說,從這件黑陶罍看,其底部有清晰的同心圓,腹部有快輪加工形成的數週輪旋紋理。我國古代製作陶器,經過了手捏泥條盤築法、慢輪修整法、快輪製作法等幾個過程。壽光市出土的這件黑陶,是用快輪製作法制成的。其基本工藝是:陶土經沉澱加工,不摻加任何雜質;快輪製作的陶坯,在陰涼通風處晾乾後,用石制或骨制的磨光器對其表面磨壓打光。焙燒時封閉窯頂,後期向窯內加水,並在燒製過程中使用濃煙燻燒,儘量使碳分子微粒進入陶胎內,形成黑陶;燒成後,還要趁熱磨光。精美的黑陶器皿就這樣製成了。

出土地火山埠遺址在時代潮流中遭受嚴重損傷

這件黑陶罍出土於壽光市孫家集街道胡營村東北角火山埠古文化遺址,它的面世離不開壽光市博物館原館長賈效孔。

五六十年前,位於孫家集街道胡營村東北角的“火山埠”地面上隨處可見陶片及古代遺物,當時考古工作人員斷定這裡是一處古代聚落遺址。因地名叫“火山埠”,他們將其命名為火山埠古文化遺址。

在賈效孔寫的一篇關於黑陶罍的文章中,他曾回憶說,“火山埠”高出周圍1.5—2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與全國其它地區一樣,每年農閒季節,各級部門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組織整平地面,興修農田水利。1977年冬天,當地公社根據上級安排,組織全公社青壯年“大戰一百天,搬掉火山埠”。當時數千人上陣,利用拖拉機、大板車、手推車等各種工具,大搞突擊,使這處保存完好、內涵豐富的多層文化堆積遺址遭受了嚴重損傷。

整平火山埠剛開始,賈效孔建議文化局下發專門文件,保護這處重要遺址。然後又多次向公社、縣各級主管部門反映情況,說明火山埠遺址是一處多層堆積古文化遺址,埋藏有大量有歷史價值的遺蹟、遺物,最好先進行考古發掘後在整平。但受當時形勢影響,最終未能如願。再後來,賈效孔又請地、省主管文物保護工作的領導同志前往勸阻,皆無濟於事。

為了搶救、保護文物,摸清該遺址文化堆積情況,賈效孔和一名工作人員帶上行李捲趕赴現場,與公社指揮部的領導,同住在工地上。在現場,賈效孔一邊觀察記錄文化層堆積情況,一邊蒐集挖出的各種文物。期間,他清理出了10餘座墓葬,並一一繪圖、拍照、記錄在檔。

黑陶罍挖出時非常完整,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整平火山埠一開始,賈效孔就向工程指揮部領導彙報了保護文物的重要意義,並在現場向廣大社員作了宣傳。施工開始後,社員們一挖到文物就及時告訴賈效孔,每天,賈效孔來回奔波於工地各處。因為時值寒冬,經常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為了不讓遺址、遺物受損傷,賈效孔時常用手扒土,手上都浸出了鮮血。

賈效孔在文章中說,“這裡地下埋藏的文物十分豐富,從石刀、石鑿、玉鏟等石玉器,到骨針、骨錐等骨器,再到蚌刀、蚌廉等蚌器,還有各種類型的土陶器,都有發現。可以用‘抓一把土就見到陶片,撿一片瓦碴就是一段歷史’來形容。有大汶口文化遺物,也有龍山文化遺物,還有嶽石、商、兩週、漢代的各種遺物。”

1977年11月9日上午,有位社員在挖土時,突然發現一件黑色陶器的口沿,他便小心翼翼地挖,一點一點取土,最後將其完整地挖出,陶器沒有受到一點損傷。該陶器就是今天壽光市博物館的黑陶罍。

壽光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說,在三個月的時間裡,賈效孔在火山埠共蒐集到了各類文物300多件。這300多件文物,不乏精品。那時庫房非常簡陋,只有兩間房,賈效孔就把這些文物集中放在四個書架和兩張床上。當時,濰坊文物管理委員會的專家看到後,十分震驚,指著黑陶罍說:“這麼好的文物,夠一級品,應放在專用的木箱內,以便更好的保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山東省文物鑑定專家組來壽光鑑定文物,看到這批文物後,確認有50多件為精品,其中,黑陶罍被定位國家一級文物,成為壽光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