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時代呼喚新的思考

博物館:時代呼喚新的思考

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是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博物館:時代呼喚新的思考

1636年,比利時畫家弗蘭斯·弗蘭肯二世所畫“奇珍室”一角。

博物館:時代呼喚新的思考

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博物館的代表,近些年也正在不斷探索新的契機。

博物館:時代呼喚新的思考

伊娃-瑪利亞·森教授

法治週末記者 於偉力

博物館最初產生的時候並非作為教育學範疇下的實體概念,更多的是貴族用於收藏甚至炫耀自己的私產而設立的,直到17世紀,私人收藏家開始公開其珍藏文物供一般民眾參觀,私人博物館才開始出現,隨後公共性博物館也開始慢慢誕生。

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是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如今依舊是眾人趨之若鶩的殿堂。

如今,各種規模、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在世界各地為大家展示著不同的風土人情、文化內涵,博物館也在適應社會發展的漫長曆程中,逐漸演變成多職能的文化複合體。

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職能仍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博物館的新職能、新形態、新方法、新的收藏對象也不斷地出現。

3月28日下午,受北航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之邀,德國帕德博恩大學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首席教授伊娃-瑪利亞·森女士做客北航“高研論壇”,為眾多在場的校內外師生做了題為“博物館——從歐洲現象到全球制度”的專題講座。從古代到現代,從歐洲到中國,博物館在成為文化重地的同時,也面臨著新時代的挑戰。

探尋博物館的現代意義

伊娃-瑪利亞·森教授的研究領域涵蓋建築理論與歷史,以及16至21世紀的城市發展,尤其關注17至21世紀的教堂建築。此外,她還涉獵文化遺產、歷史古蹟的保護、修復、重建和復原等方面的研究。

早在2017年,她就曾受邀訪問清華大學,就有關德國博物館學與文化遺產研究方面進行過學術交流。

當時,伊娃-瑪利亞·森提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博物館的展示方式已經逐漸產生了全新的變化,但是這也隨之引來了一些非議。她以德國博物館為例,德國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的展示模式為了側重於教育和學習,提供了許多解釋性的說明文字,因此展覽很快被批評為僅為閱讀展覽,而不是觀看。而從1971年至1994年在德國國會大廈舉辦的展覽“德國曆史的問題”,則大量利用包括掛圖在內的圖示化演示方式,因而吸引了大量來自德國國內和其他國家的遊客前往參觀。

對此她強調,目前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正向公眾深度開放,這就需要博物館從業者重視博物館的教育目的,同時還必須繼續強調藏品文物自身在博物館展示陳列中的核心地位。未來博物館從業者要重新思考和設計文物藏品的展陳模式,大膽引入數字化的先進科學技術,將展陳方式擴展到無形的嗅覺、聲音等感官層面,從而增強博物館展覽的互動性與娛樂性,這些無疑都構成了博物館提升自身吸引力的重要方式。

而這次前來,伊娃-瑪利亞·森將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影響力日益增加的中國博物館之上。她不僅講述了歐洲博物館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梳理了博物館事業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在此次“高研論壇”上,伊娃-瑪利亞·森以精準的數據統計,系統闡釋了1949年以來,中國博物館建造發展的數量和觀展人數的增長。1978年,中國共有349個文化歷史博物館,到2009年,這個數字增長了8倍,達到2970個公共或私人博物館。

據2014年中國博物館協會公開資料顯示,從2009年至2014年間,中國博物館數量增長了40%。同時,2008年,中國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增加到近2.68億人,這個數據在2003年至2008年間,增長了一倍以上。國家文物局曾提出,到2020年,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觀眾人數達到8億人次/年。

伊娃-瑪利亞·森進一步指出,由於大量新博物館的成立,相關的機構需要能夠配備充足的展品,還要讓館藏人員訓練有素,儘快熟悉工作內容,制定長期或臨時的展覽主題,把對公的私人物品和文化傳播帶給更多的人。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的遷移、保護和收藏方面,伊娃-瑪利亞·森談到,中國博物館擁有各個朝代的收藏品。這些藏品為中國的收藏曆史提供了資料、憑證。而收藏品的範圍主要集中在清代乾隆時期,當時,這些收藏品首次被編入到國家的歷史文物類目中並系統擴展。這個過程中,它們(如青銅器物等)除了作為藝術作品本身,還保持了儀式性,讓收藏品在被收藏的過程中得以世俗化,為公眾開放。

此外,伊娃-瑪利亞·森還以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為例,向現場師生展示了博物館建造的特點和珍貴的皇家收藏品。

她介紹,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皇家的那些藏品被轉移到正式開放的故宮博物院內,才使得更多的人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些珍寶。

即使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這些藏品在南京、重慶、成都等地顛沛流離,依舊在艱難的環境中進行過短暫的展出。

博物館最初起源於歐洲,伊娃-瑪利亞·森也為現場的觀眾介紹了歐洲博物館的發展史。自16世紀中葉以來,歐洲王室貴族建立了以展示珍貴收藏、古物的好奇屋和珍品櫃,這成為後來博物館機構的雛形。

18世紀後,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等現代性公共博物館開始出現,其基本功能是教育使命、教學和審美享受。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博物館中所展示的文化,成為促使歐洲各民族國家產生的重要推動力,民族精神在博物館文物的展示和研究中得以凝聚。與此同時,建築師們也展開了關於博物館在城市空間佈局與規劃的討論。在19世紀的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歐洲國家出現瞭如技術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工業商業博物館等新型的專題博物館。

20世紀以來,得益於時代發展的浪潮,包括德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博物館數量急劇增加,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博物館建築作為重要元素,也成為了城市的地標和文化焦點。因此,在展覽方式、內容和建築設計上也開始轉變。

在伊娃-瑪利亞·森看來,博物館的改變與城市的文化發展和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等發展密不可分。

在此次講座尾聲,她總結到,時代呼喚新的思考,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機構,成為了文化記憶的場所。教育與博物館相聯繫的理念,及其理性與知識相關的定位和意義,博物館不是為了彌補傳統,而是為了從傳統制度走向新的科學理性。

博物館的生存與發展

博物館作為公共空間的形態,不僅具有象徵意義,還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重要核心。博物館的開發、利用、保護都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就此法治週末記者專訪了伊娃-瑪利亞·森教授。

法治週末:你曾提到博物館在開發和利用方面的經驗,請問在德國博物館在公共教育功能方面,如何通過制度和立法予以保證?

伊娃-瑪利亞·森:德國所有的博物館,都會有一個類似標籤的功能。當博物館有了這個功能後,就能夠保證其具備公共教育的功能。而德國在制度和立法方面還比較模糊,只有在一些法律上,如國家法和州法中提到相關博物館功能的規定,這其中就包括公共教育,但目前並沒有國家層面的,與博物館具體相關的法律。

法治週末:對於博物館的開發與利用,在實踐中存在哪些困難與約束?

伊娃-瑪利亞·森:在歐洲,有很多不同的博物館,如州立博物館、國家博物館、城市博物館以及其他類型的博物館。它們可以自由選擇,決定收集怎樣的展品,做什麼主題的展覽,以及人員配置上的安排。學生畢業後,也可以選擇在博物館中當志願者。然而,這些事情並沒有一個具體的規章制度或者機構、人來控制。

法治週末:從德國到歐洲,許多博物館與建築關係密切,在歷史建築、文物的開發與利用中,如何兼顧保護?

伊娃-瑪利亞·森:這的確是個問題,我們在新的展覽條件和保護原始展廳外觀方面始終存在困難。我認為有三種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第一,在每個房間裡建築新的空間,不改變它的原貌;第二,儘量去使用部分古建築延伸擴建的房間;第三,以不改變古代建築為原則,在整個原始的房子裡,再設立新的展廳,把它們隔離起來。

法治週末:你此前已經到過中國,是否去過中國的博物館?如何看待中國博物館發展的現狀?在你看來,德國有哪些可以借鑑的經驗?

伊娃-瑪利亞·森:我大概去過6次中國博物館,我認為所有的博物館都應當聯合起來,交換經驗、互相學習。對於中國博物館的發展現狀,近年來,我也注意到,中國開放了近百家各種主題的博物館,但在館內人員的配備方面,還應當加強,如管理、運營、嚮導這方面,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參與。

歐洲有200年的歷史,博物館中的教育功能是重要的功能之一,如度過休閒時光、娛樂等。在德國,博物館在人員配備方面投入非常多,他們可以決定舉辦怎樣的新展覽,如柏林博物館,有多達上千位工作人員。很多研究人員在大學期間就到博物館,專門從事展覽、教育、反饋等各方面的工作。這在中國或許只有故宮博物院可以做到,其他博物館都無法實現。

另外,中國博物館在展覽背景的設計上也有待加強。如很多展館對展出環境缺乏介紹,甚至根本沒有介紹,尤其是多語種的介紹。觀眾在看到展品前,應當最先知道處在怎樣的環境中,這個環境就包括展覽本身的描述、裝飾等,而不僅僅是展品。

法治週末: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做出了很多的創新,引發許多關於博物館開發與利用限度上的爭議。你如何看待這種爭議?

伊娃-瑪利亞·森:對於故宮博物院的創新,如燈光秀、火鍋宴、文創產品等,我都有所瞭解,但我始終不明白,故宮博物院為什麼要做這些。在我看來,它已經有足夠好的展品,所獲得的關注度也足夠多了。它應當更專注於展品本身,而根本不需要藉助其他的創新方式來體現自身的價值,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在歐洲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博物館夜遊等。很多遊客選擇觀光的目的,不僅限於對館內展品的興趣,同時還想要享受這種不同的體驗過程。

法治週末:近年來,在中國出現了很多民間博物館,但民間博物館的生存往往較為艱難。在歐洲,民間博物館的生存現狀如何?

伊娃-瑪利亞·森:歐洲有很多民間博物館,它們中有部分會通過捐贈等方式,讓藏品進入公共或國家博物館,來達到呈現自己展品的目的。事實上,公共博物館並不願意接受,因為這些捐贈藏品的質量,影響著公共博物館的主題,甚至有時候不得不改變展覽的主題。

我比較反對民間博物館的這種行為,因為很大程度影響了公共博物館的發展。

法治週末: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將博物館作為旅遊目的地,在此基礎上,許多旅行社推出了“博物館路線”來招攬遊客,你如何看待這種博物館旅遊業態的發展?

伊娃-瑪利亞·森:這是一個問題,如遊客去盧浮宮,只是為了欣賞“蒙娜麗莎”,事實上有更多好的展品被忽略了。因此,我建議遊客去任何一個博物館,也要關注到其他的展品,而不僅限於最著名的那些展品。

由於遊客對西方文化和歷史瞭解不足,因此才會過於依賴旅行社制定的“旅遊線路”,讓他們決定旅行的方式。當遊客對西方或中國的文化、歷史有足夠的瞭解,他們完全可以自主選擇旅遊的方式,而不再通過旅行社來決定。

法治週末:在德國,博物館的館長通常扮演怎樣的角色?

伊娃-瑪利亞·森:德國的博物館館長通常要決定博物館的發展方向,在其中作出選擇和決定。他不僅要是一個藝術史學家或歷史學家,還應當積攢多年的博物館經驗,對博物館有深厚的研究。

法治週末:你提到博物館應該保持非商業性,秉持對外開放公共學習教育使用的特性,請問,倘若博物館非商業開放,如何才能良性循環持續運營?

伊娃-瑪利亞·森:博物館不應該商業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國家來支撐博物館的運營,堅持使用國家或城市的基金,而不是通過私人捐款的方式。倘若通過私人捐款的方式,就不能保證博物館的非商業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