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唐茶」,說說古人喫茶的那些事01

從“唐式烹茶”說說“沫茶”之道

讓我們走進大唐盛世,解開歷史的迷霧。穿梭千年時光,解封古代“茶人”人文典故 。

--- 導語

探秘“唐茶”,說說古人吃茶的那些事01

第一煮水沸,而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或留熟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陸羽 《茶經·五之煮》

探秘“唐茶”,說說古人吃茶的那些事01

《茶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關於茶的著作,被譽為“茶的百科全書”,作者陸羽因此也被後人尊稱“茶聖”。

說起茶,最早始於神農時代,成熟於盛唐。最早的“茶”,在甲骨文中為“荼”,經過文字不斷演變和歷史更迭,陸羽在《茶經》中正式提出“茶”,並和皎然等友人一起將“禪茶”發揚光大,賦予了茶更深一層的“文化”意義。

探秘“唐茶”,說說古人吃茶的那些事01

從最早出土的唐代烹茶器物,結合《茶經》的煮茶文獻,我們大致可以認為,古人最早泡的茶是“沫茶”,而且連同“茶沫與湯”一起吃了,因此“吃茶”更為符合古人的飲茶習慣。

目前,我國各地的“烹茶”已經很難見到當年古人的“烹茶”場景,或許可以從“日本茶道”中領略“最早烹茶”的影子。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和迴歸,越來越多的“茶人”也開始嘗試著去復興“唐茶”。

探秘“唐茶”,說說古人吃茶的那些事01

西安作為世界上知名的歷史名城和漢唐文化的發源地,唐茶正在曾經輝煌的故土上迎來重生。

探秘“唐茶”,說說古人吃茶的那些事01

“茶興於唐,盛於宋”,從“唐茶”到“宋茶”都是一脈相承的恪守沿襲,催生了“沫茶”之道,為後來的“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的體系化形成提供的文化之根本。

沫茶,更具多層次的味覺體驗,更具儀式美感。從茶青、茶餅到茶沫的製作都是一氣呵成,從煮水分杯、入沫沸煮、五味烹製到酌分入盞都是溫婉唯美。一舉一動都賞心悅目,一壺一盞都沁潤心脾。

探秘“唐茶”,說說古人吃茶的那些事01

不論是身處市井鬧市的知尺方寸,還是遊歷在高山流水見清靜幽雅,不管是一人獨酌,還是三五會友,一壺多盞,一水一火,用自然的茶青和甘泉上演一出“生命的和合之美”。混合著沫與湯一同飲之,品鑑五味雜陳和清雅幽香。這或許就是我們一直追尋的“沫茶”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