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三大诗人各写一诗,你怎么看待这段历史?

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三大诗人各写一诗,你怎么看待这段历史?

秦灭以后,项羽为争霸天下与刘邦恶战了五年,由强而弱,终至灭亡。他最后被围垓下,突围至乌江。乌江亭长备舟以待,劝他渡江东归,重振旗鼓。他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羞愤自刎。历代文人墨客就此纷纷赋诗作文,臧否褒贬,以吊古伤今或借题发挥。

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三大诗人各写一诗,你怎么看待这段历史?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从节操、气节的角度评析,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通过赞颂不肯忍辱偷生的项羽,对只顾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进行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鞭挞。从字面上看,这首诗似乎只是在对千年以前的英雄发感慨,但对时事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是一首典型的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咏史诗。

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三大诗人各写一诗,你怎么看待这段历史?

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从兵家用兵的角度评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批评项羽没有“包羞忍耻”的“男儿”气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既很有见地也言之凿凿,同时又不露痕迹地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

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三大诗人各写一诗,你怎么看待这段历史?

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则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析这段历史。诗人审时度势,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达民心向背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败局已定,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也是不会替他卖命的,这是政治家的咏史。这首诗表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冷峻与沉静。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这三首围绕项羽的咏史诗,虽角度不同而各得其宜,意蕴深邃,议论精辟。对于正确认识项羽以及楚汉战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