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英雄傳說》中,楊威利的戰略才能真的比萊因哈特低嗎?

彭吉光


銀河英雄傳說中的男一號萊因哈特和男二號楊威利,楊威利的戰術能力無疑是在萊因哈特之上(雖然萊茵哈特帶著幾千艘秒殺同等量級敵軍的能力也是剛剛的),那麼,戰略能力呢?

田中大神多次借旁人評論、後世記載等的口吻,說萊因哈特在戰略上佔了楊的上風。從文中歷史走向似乎也是如此:楊威利創造了無數戰術奇蹟,戰略上卻被萊因哈特逼得一步步無路可走,最終國亡身死。

然而,這是否就說楊威利戰略能力不如萊因哈特。未必。

實際上,戰略方面的能力,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環節。(1)戰略判斷力,即分析眼前戰略態勢,剖析戰略走向,以及為了達到對我方有利的戰略,應該如何走(2)戰略執行力,即在正確戰略判斷力的前提下,執行這個對我方有利的戰略措施。

顯然,在戰略判斷力方面,楊威利絲毫不弱於萊因哈特。他和萊因哈特同步看到了伊謝爾倫迴廊的虛弱化,也從一開始就看穿了同盟大侵攻的弊端,萊因哈特可能採取的戰略。萊因哈特諸神黃昏的戰略也被他完全預料。可以說,楊威利對萊因哈特的優劣和心態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那麼,為啥楊在戰略上最終輸給了萊因哈特呢?這其實真不怪戰略,主要怪政治。楊威利是同盟軍人,堅持軍人必須服從評議會的原則,所以對評議會操縱下的諸多戰略昏招,他只能諫言,諫言無效就只好乖乖服從。而萊因哈特則不同。他一開始就是帝國皇帝f4的寵物,雖然遭到貴族的嫉妒,但f4啥都給他最好的,他遇上的幾個主官也都還比較公正。到正傳開始後,他很快飆升到宇宙艦隊副總司令,自己開府治軍,基本完全沒有任何制約;後來更在內戰中成為帝國實際的執政者。而且萊因哈特受的道德良心制約也少,為了對抗同盟大侵攻不惜從自己老百姓嘴裡搶糧食,這樣的事情楊威利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所以,楊威利因為受到政治和道德的制約,當然也是因為他自己懶惰,所以他的戰略執行力大打折扣。明明看到了很好的戰略機會,也知道該怎麼執行,卻施展不開手腳;明明看到了巨大的戰略風險,也知道該怎麼避開,卻不得不硬著頭皮衝上去。這更多算是價值觀和平臺導致的悲劇,不能算到戰略能力上。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同盟滅亡後,楊威利只帶著一支小小的流浪艦隊,反而大發神威,打出了多次漂亮的戰鬥,硬是從戰術上把戰略格局撬動,最後雖然自己早死,卻為同盟留下了民主的種子。


巴山夜雨涮鍋


楊威利的戰略才能從來不比萊因哈特低,這個兩個人要說最大的區別,是由於出身經歷導致的視角的不同。

萊因哈特的視角,永遠是第一人稱的,主觀性的,以自己強烈的意願引發巨大的自我驅動力、行動力、自信心及霸氣。把這些綜合起來,就形成了萊因哈特以自己為軸心,對外界一切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霸氣一直是萊因哈特的代名詞,而一切霸氣都必定來源於以自我為中心。而萊因哈特完美的地方,就是他除了霸氣,還有極其正確的判斷力、洞察力、和比較善良的內心。

而楊威利,從描述來看,從小愛好研究歷史的他,多數養分都是從歷史中截取,但他在研究歷史的時候,自然而然形成的“以上帝視角第三人稱”全局性的跳脫式俯視習慣,導致他在現實的三次元中,依然時常習慣於作為“觀察者”的第三人存在,卻不習慣把自己作為“當事人”,這就導致了楊在處理各類事件時,都癖好性的會先於全局出發,觀察每個主要當事者各自的動機及性格特徵,再推測弱點,制定方針和戰術佈局。

可以說,以我個人來看,萊因哈特的宏觀性其實完全比不上楊威利,但是萊茵在前期無數次通過自身能力及人格魅力(當然還有一個後臺硬的姐姐)積累了無數戰術上的勝利,將他自然推到了可以動用龐大戰略的層次。而楊威利,則是以活在當下的未來歷史學家的身份,從一開始就“旁觀”到了戰略的不足,才無數次沒有選擇的利用戰術上的勝利去牽動整體戰略上的不足。

總結:從小說中,萊因哈特導演了無數次戰略勝利,而在戰術上屢次敗北給楊;楊威利導演了無數次奇蹟般的戰術勝利,但除卻一次機會外(差點殺死萊茵),戰略上均無法扭轉敗於萊茵。但是我依然認為,萊茵的強是在於人格上對於周圍勢力的煽動力(由戰術積累戰略),楊威利的強是在於以旁觀者的視角洞察全局及每個“演員”本質的能力(由戰略部署戰術)。因此,萊茵是英雄、是偶像、是皇帝、是孩子,但楊是上帝、是歷史學家、是哲學家、是凡人。從楊和萊茵兩人唯一一次見面和交談的內容上來看,楊比萊茵考慮的更多,但比較空,著眼於發展和未來。萊茵就顯得現實多了,專注著眼於現在和可預見的發展。

以上這是我對這兩位人物的理解。


JunLeiWang


這個和楊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在原著中萊皇是立心為了把姐姐解救出來,而不斷的向前進,哪怕為了解救姐姐甚至把整個銀河帝國弄到手。而且所在的位置與角度也和楊有很大的區別。萊皇更加註重於戰略的步驟,但並不是說楊不重視戰略,而且他無法重視!楊作為一個被上位的統帥只能在一個極小範圍做決斷,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他和萊皇做決戰,主炮已經直接瞄準伯倫希爾時海尼森傳來投降的消息後也跟著主動投降。其實他完全可以走以後尤利安的伊謝爾倫那條路或者羅嚴塔爾的路子,但性格的趨勢下並沒有走這條路...但貫通全書看來,楊並不比萊皇差,但卡介倫也說過,大概楊的脖子以下都是多餘的。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大概會是一位學者吧……這大概就是楊的真心話了。


Bryant日日有希望


只有簡單的一點,楊威利處於於民主共和制最黑暗的時期,不能集中一切資源。而萊茵哈特確卻是處於君主制最強盛時期,能集中一切資源,楊威利戰爭的才能遠在萊茵哈特之上,卻受制於時期,天時,地利,人和全都沒有,太可惜了


灰灰愛看灰機


傻子問題,你說的是政治還是軍事,沒懂銀英就別提問題,老楊是軍事家,萊茵是軍事和政治的結合體,比軍事老楊沒輸過,比政治老楊沒贏過。下次提問多看書別被當成傻子了。

我回問你個問題,魯迅姓魯嗎?別回答太快,一樣沒探究,就不要當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