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是深圳嗎?

逝去的青春141878664


我的觀點: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是三個中心城市,未來是一個超級中心和兩個次中心

現狀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沒有絕對的中心城市,區別於京津冀和長三角,分別是以北京和上海為中心。而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不是某一個城市,而是廣州、深圳、香港三個中心城市,每個城市之間的定位不同。政治、交通、文化中心是廣州,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在香港,科技創新、經濟中心在深圳。

未來

實際上,目前全國最強的三個經濟中心,就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無疑,粵港澳未來的經濟中心是深圳,這是大勢所趨,深圳的經濟結構、人口增長速度、創新活躍度、上市公司數量、世界500強數量、城市資金總量這些指標均是粵港高大灣區第一名,而且深圳處於香港和廣州的中間,從發展趨勢上來看,未來二十年,深圳GDP大概率超過北京和上海,

我的論據是:

1998年深圳GDP為1534億

1998年上海GDP為3801億

深圳二十年前GDP僅為上海的40%

2008年深圳GDP為7786億

2008年上海GDP為14100億

深圳十年前GDP為上海的55%

2017年深圳GDP為22438億

2017年上海GDP為30133億

目前深圳GDP為上海的74.4%

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為62萬,連續12年增量位居全國第一位。城市資金增量和增速均高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個一線城市,GDP增速8.8%,高於北京上海廣州,和大部分二線城市。

深圳的經濟活躍度、增速、人口增量,科研創新能力、高新技術產業佔GDP比重,經濟結構,這些優勢遠遠領先北京和上海。

總結

目前深圳已經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經濟城市,未來二十年,深圳GDP大概率成為全國第一,到那時,深圳百花齊放,成為名副其實的粵港澳大灣區龍頭城市。


深圳觀察


可以肯定的說,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但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不只深圳一個,廣州,香港等也會是中心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將港澳融入國家的整體發展大局,使粵港澳實現共融發展,攜手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一流灣區。 灣區中,擁有三大一線城市----廣州、深圳、香港(也相當於內地的大一線城市),GDP均超兩萬億,但三個城市GDP相差不大,整體水平相對均衡,但也各有各的功能和優勢,香港擁有金融和貿易上的優勢,深圳有科技創新優勢,廣州有珠三角樞紐性的交通及政治、貿易中心優勢,還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優勢。所以,在灣區建設中,應該不會有所謂的龍頭,而應該是劃分不同的功能區域,以區域中心帶動區域城市、各區域協同發展的模式。


從地理結構上看,粵港澳大灣區可劃分三大個中心區域,即珠江東岸的深港中心----帶動東莞惠州;珠江口頂端的廣州中心----帶動佛山肇慶;珠江西岸的珠澳中心----帶動江門中山。這三大中心區域,也正是廣東自貿區的三大片區所在地(即廣州的南沙片區、深圳的前海蛇口片區及珠海的橫琴片區),粵與港澳是兩種制度,要實現人員、貨物、金融、信息等的暢順流通,要實現三地融合發展,就必須要衝破這種制度障礙,自貿區就是基於此而設立的,因而,其在大灣區的建設中將起到引擎作用。


從目前綜合經濟實力、科技水平這兩個反映城市發展水平及競爭力的方面、以及未來的規劃發展看,深港、廣佛兩大中心區域無疑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個核心引擎。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2016年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高達9.52萬億人民幣(按當年匯率摺合),加上深圳的6.44萬億共有15.97萬億元,金融實力無可匹敵;深港的科技實力在大灣區也是最大的,深圳的科技水平還處於世界前沿。憑藉深圳十大未來產業集聚區的佈局、深港在深圳前海自貿區及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深度合作等舉措,深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作用將會充分發揮。

廣州作為另一箇中心也將發力,利用南沙自貿區打造出一個"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也將成為另一個大灣區的核心引擎。

珠澳中心,將則重於娛樂及旅遊等服務功能,並將橫琴自貿區作為粵港澳緊密合作的新載體,影響力稍次於深港及廣州。


影子伴你


粵港澳大灣區不是京津冀和長三角的翻版,它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則。個人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積聚了全國三個一線城市廣州、深圳、香港,而且有三個關稅區大陸、香港、澳門。

在綜合實力上,香港、深圳、廣州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一線城市;深圳是華南地區金融中心、區域中心城市、創新之都、內地一線城市;廣州是華南地區物流、交通、文化、醫療中心,一線城市。廣州、深圳和香港三者之間不是從屬關係,誰也支配不了誰,它們之間更多的是相互制衡與協作。

因此它的運作方式有別於京津冀和長三角,粵港澳不會以哪一個城市為固定中心,而是形成多中心。

廣州的南沙、深圳的前海蛇口、香港的中環、澳門都會是中心,珠海的橫琴在港珠澳大橋貫通後(預計今年年底)也有可能發展成中心,各自承擔著不同的功能和使命。

按照目前的綜合實力與行政級別,粵港澳大灣區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三個城市梯次:香港、深圳、廣州、澳門屬於第一梯次;東莞、佛山、珠海屬於第二梯次;其他城市屬於第三梯次。

在第二梯次上的東莞、佛山臨近深圳、廣州和香港,珠海通過港珠澳大橋連通香港,雖然弱一些,但至少是直達,這三個城市能夠承擔起轉移三個一線城市低端產業的任務。而營商成本更低的中山、惠州等城市,也是第一梯次城市產業轉移的好地方。

各個梯次內部自由良性競爭、合作,梯次與梯次之間相互補充、協助,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政府在規劃中要做的應該是尊重、保護、延續這種優秀的基因,將主導權交給市場、企業和民間,而不是設立管委會、核心區來干預自由市場。


天天說錢


粵港澳大灣區。

粵指的是廣東珠三角,包括廣州、深圳和珠海、東莞、佛山、中山等等,港、澳,這個大家應該更熟悉,指的就是香港和澳門。


那麼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是哪座城市?深圳嗎?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地圖。

在民間,人們喜歡用南大門和世界之窗等稱呼形容廣東城市,那麼南大門是指哪座城市?提到華南第一城、千年商都,大家會首先想起哪座城市?

嗯,沒錯,就是廣州。

廣州正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這是國家定位的。

那麼香港、深圳和澳門以及珠海呢?大家可以仔細的去看看地圖,這四者其實可以視為南大門的兩側窗戶。

眾所周知,香港的經濟比廣州還要發達,深圳的GDP也快追上廣州,前者被稱為東方明珠,後者被稱為世界之窗,對於這兩者在經濟上的超越和追趕,廣州其實沒有必要抱有太大的偏見,因為窗戶的採光度比門內大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總的來說,門以及門內的東西總是比窗戶要重要得多。所以國家把廣州定位成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是有道理的。廣州有著港澳深沒有的歷史沉澱,充當老大哥無可厚非。


rain學樂


據悉,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別行政區前特首梁振英先生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編制工作的牽頭人。那是不是說香港就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呢?

這個問題要從歷史維度、現實維度和趨勢維度等不同視角來進行具體分析。

1、從歷史維度來看,廣州是當仁不讓的地區中心。鴉片戰爭後,香港成了西方打開中國的橋頭堡,繼而發展成為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特區引領改革風潮,以“深圳速度”發展,僅以數十年之功發展成為一線中心城市。從三個城市的發展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形成周期越來越短,大灣區在不同歷史時空經歷風雨洗禮始終處於活力擴張的通道中。

2、從現實維度來看,香港迴歸後雖然得到了較大發展,同時也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機的深刻影響,整體復甦緩慢。深圳連接香港,近水樓臺先得月,盡享改革開放的紅利,釋放出強大的能量,較廣州發展更快。在金融領域,深圳已赫然成為內地的金融中心,廣州顯得黯然失色。

3、從趨勢維度來看,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二橋的興建通車,珠江口東西兩岸的聯繫更加緊密,大灣區交通更加通暢,物流更加繁榮,市場化程度更高,大灣區將形成廣佛肇、港深、珠澳三足鼎立的格局。在互聯互通互補的三極中,港深更具活力,珠澳更具潛力,廣佛肇更具內力。從長遠來看,港深具有引領大灣區、引領中國市場、引領海上絲綢之路、引領世界市場的潛質,必將成為新的中心。


NTND


其實作為大灣區,目前的廣州、深圳,港澳都各自擔當了不同的職責,我們應該不要單純從GDP去看問題。結合中科院和發改委的中國城市規劃方案我們可以得出如下:

香港是國際城市、金融中心、自由貿易港區,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這個優勢放在全世界來看就得天獨厚,縱然上海也不可比擬。需要知道全球經濟還是西方歐美為主體的經濟體系,對統一制度和法系基礎下的貿易區是天然具有政治上的優勢。所以我說上海100年也比不上香港,除非西方歐美都淪為二流。

廣州是國家戰略發展成為世界大都市的定位,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嶺南政治文化教育醫療等的中心,300年的開放口岸在西方歐美眼裡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隨便一個國家就算老人都知道China 有Canton ,知名度是中國最高的城市(當然近代信息發達年輕一輩都知道Shanghai 了。

深圳是近三十年發展起來的經濟明星,其成就舉世矚目,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驕傲,但是很遺憾,在國際上,仍然是一個依靠香港長大的孩子,我們不得不承認深圳之所以有今天就是靠國家給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自由來吸引外資,而當初的外資80%以上都是港資。深圳的國家戰略定位,按照中科院和發改委的定位就不是世界大都市,是國家中心城市,這是非常明智的。和香港、北京的世界城市、廣州、上海的國際大都市有本質的不同。這些都不是我說的,各自查百度吧。

因此,我覺得粵港澳大灣區,首先是以香港澳門為名片、廣州為中心、深圳為後盾的一群中國未來之星!


eldan-chen等叔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有三個一線城市,分別是香港、廣州、深圳。

至於誰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無疑深圳是最有可能,理由有這麼幾條:

首先,深圳經濟總量十有八九在1到2年內先後超過廣州和香港而位居第一,而且差距還將不斷拉大。2016年,香港gdp是20504億元人民幣(按最近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約6.5計算),廣州gdp是19610.94億元,深圳gdp是19492.60億元,但深圳的經濟增速最快,2017年前三季度深圳8.8%,廣州7.3%,而香港只有3%到4%,按此速度,預計2017年深圳經濟總量將超過廣州,2018年深圳經濟總量將超過香港,而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競爭,經濟總量自然是最被看重的指標,如果經濟實力都不能領頭,又談何中心城市呢;

其次,相比廣州和香港,深圳經濟活力驚人,創新力和創造力驚人。深圳每年的pct國際申請專利都要佔全國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國內專利授予數在國內城市也位居前列,我們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如沒有先進技術的支撐,就不能為社會新技術的進步做出最多貢獻,那又談何做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呢;


第三,深圳企業實力最強。剔除央企,在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深圳有6家,廣州有2家,香港4家(剔除央企在香港設立的企業後),關鍵是這些500強企業中,深圳有吻合互聯網經濟大潮的騰訊和華為,這才是新時代新經濟之所需啊,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所需啊;

第四,深圳對人才最渴望、最熱情,也最能發揮人才的作用。最近又有諸多院士級別的科學大咖來加盟深圳,而且深圳市對人才的包容力很強,相關深圳創業投資公司也敢於使用人才,投資人才,一些身懷創業夢想的精英團隊往往只有在深圳這個寬鬆的環境下才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完成自己的夢想;

第五,深圳相比香港,具有土地面積優勢和人口優勢,相比廣州,人口相差無幾,土地面積雖然不如廣州,但廣州有些區的土地離市區太遠,而且有些區基本都是山區,可利用程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而且深圳和香港都是海濱城市,海洋經濟的潛力都比廣州強,所以綜合來看,深圳在地理環境上比廣州香港都要強,更適合做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

第六,深圳是移民城市,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因此深圳與泛珠三角的各省對接能力更強,從此人緣人脈看,深圳更適合做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

第七,環深圳城市群的概念的提出,無形之中增強了深圳做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競爭力。不久前,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高級學者提出了環深圳城市群的概念,雖然這概念不是官方的正式概念,但這反映了在那些著名經濟學者眼中,深圳是有自己的獨特地位的,在他們眼中,深圳是最有競爭力的;

綜上所述,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競爭中將具有自己的明顯優勢,勝出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幾年後將見分曉。

當然如果廣州與深圳能整合東莞,全力打造好最近提出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走廣深莞同城化道路,那這條廣深莞科技創新走廊或許就是真正的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廣深能否真正聯手,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kuangjw


粵港澳自貿區,深圳就滾一邊去啦!只有除了深圳,廣東所有地理都是範圍。深圳老是邊緣所有珠三角地區,搞特殊,有背景,自戀該,也對的!畢竟國家經濟特區嘛!廣東人一至反對唾棄的地方。

什麼是粵,首先語言粵語,你找到深圳那個媒體是粵語尊重過廣東話的存在,在廣東本地都搞滅絕粵語的宣言,完全沒有廣東人什麼地位!大街小巷沒有不會講普通話的,只要大量聽不懂不會講粵語的威風凜凜的人才。笑死人,對岸就是母語天堂香港,這邊搞特色,,天大的笑話!還粵!


小cai鳳羚初


換個角度回答,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不會是深圳,更不可能是廣州香港澳門珠海中山佛山惠州江門肇慶等市。它們將會成為一個整體。一個大灣灣。





煙臺蠍子


粵港澳大灣區的的真正中心只有一個 —— 香港,深圳就是輔助者角色。



官方喉舌《文匯報》就此做出報道,也說出灣區成立的目的,因此,深圳最多就是協同區內發展高科技產業,金融有香港、貿易有廣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