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宰相俾斯麥(四十一):德意志皇帝皇帝遇刺

鐵血宰相俾斯麥(四十一):德意志皇帝皇帝遇刺

俾斯麥很快就發現自己在宗教問題上可能做錯了事,於是他開始遮遮掩掩的收回提案,並將責任推脫在下屬們身上。

但後果已經釀成,影響難以消弭。結果導致無論什麼時候,一提到教皇,俾斯麥就怒目圓睜,從他嘴裡蹦出的話像是在咒罵。他說,教皇會危及各國安全的;他說,教皇是一個革命黨,是一個無政府黨,不管哪一位帝王,要想保全王位,都必須抗拒這個人。

而這也是他對於宗教的最終態度。

1848年3月18日,威廉一世為了躲避革命逃至柏林。在整整二十三後的1871年3月17日,威廉一世凱旋,在人民的呼喊中成為皇帝。第二天,巴黎革命政府成立,德國人民表達了他們對巴黎起義者的聲援。

這一切都令俾斯麥擔憂。拉薩爾已經死去很久,俾斯麥卻還同他的繼承人來往,他始終沒有完全忘記拉薩爾的國家社會意識。如今,當巴黎革命鬧過之後,他決定丟開社會主義不管不顧了。根據他的計劃,他無須什麼黨來對抗自由主義了,所以他們的政策是要通過幾部新的法律來保護財產。他還要監禁每次進行社會主義演講的人。

他的提案沒有被帝國議會通過,因此他警告道:“社會民主黨已經有了極大進步……幾年之內,市儈們將要叫喊我們需要懲辦的法律啦。”

他想要用激烈的手段對付社會黨,然而沒有成功,因為帝國議會非常害怕通過非常規的法律來反對群眾中的特別部分。

這種相持不下的形勢,戲劇性地被一顆子彈緩解了。

1878年5月,八十歲的威廉一世在出巡時被開槍射擊,被抓住的學生是一個被社會民主驅逐出黨的黨員。

這件事讓俾斯麥極其興奮,覺得自己抓到把柄。他很快以此為藉口,頒佈了一部將自由黨拋開的法律。

三週後,威廉一世再次中槍,並且身受重傷。這件事讓俾斯麥決定解散帝國議會。

俾斯麥關心皇帝的傷勢,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不希望他的對頭太子登上寶座,畢竟那將意味著他掌權日子的終結。但他另一方面又非常開心,因為他醞釀已久的計劃終於有了順理成章被實施的機會。

九天之後,議會被解散了。而因為皇帝被刺事件,俾斯麥解散議會的提案甚至受到了大多數議員的支持。

更讓俾斯麥感到欣慰的是,皇帝的傷勢很快有了好轉,因為他那天正好戴了頭盔,而那頂頭盔救了他的命。這個皇帝因為這次受傷更加受到百姓的愛戴,看起來,那一槍更加是立了大功了。

皇帝遇刺後不久,選舉再一次進行。在俾斯麥的獨裁下,一切都按照他所安排的進行,新的法律也順利地開始試行。按照這部新法律的規定,官吏們有權自主進行彈壓和懲辦所有的旨在“危害公眾安全”的活動。可以拘捕印刷者、賣書者、開酒店者,可以驅逐任何宣傳社會黨理論者;社會黨不享有報界的各種自由及當眾演講的權利,凡是州郡長官均有權在其轄區內宣佈戒嚴。

至此,一個仇恨與行賄、偵探與肆行暴虐的時代徹底拉開了序幕,各種搜查、拘捕、驅逐活動不斷髮生,俾斯麥曾經向民主自由黨承諾的“遇到極其必要的時代”他才會宣佈戒嚴,把某人驅逐出境,很快就被他抹去,四周後就宣佈在柏林實行戒嚴,將六十七名社會黨領袖逐出柏林,將一千五百人投入監獄。

末日看似是降臨了,而在暗處,那些被迫害的正在悄悄集結,期待一次反撲。

俾斯麥對此已經做好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