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日俄戰爭俄國戰勝日本會有什麼結果?

無法泯滅的希望



不會有什麼特別嚴重的後果,英國、美國、德國、法國都會出面支援日本,重新武裝日本,讓日本繼續在亞洲地區“教訓”沙俄,甚至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英國人不介意親自下場教訓沙俄的。同時,這幾大國也會想盡辦法拖沙俄的後腿,不會讓沙俄“黃俄羅斯”計劃成真的。


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對當時世界局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在19世紀末期,歐洲事實上不存在所謂的對抗性幾大集團,德、法、俄、奧這幾個歐洲大國彼此之間關係遠遠沒有到後來二戰前夕那麼涇渭分明,大家都是既對抗又合作。


尤其是在歐洲以外的殖民地事務上,德法俄三國更是經常性的合作,比如甲午戰爭以後的“三國干涉還遼”。


與很多人想象中不同,在19世紀末第一個真正陷入“孤立”的恰好是英國。


原因也很簡單,英國在“殖民主義浪潮”裡吃下了最大一塊蛋糕,引起了歐洲大陸各國的嫉妒,在歐洲以外的事務中,歐洲各國都有聯合起來對付英國的趨勢和跡象。


而英國當時也以一副孤立主義姿態自居,歐洲各國在英國這裡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比如法國,法國需要有一個有力盟國來遏制德國的崛起,但是顯然,同屬帝國,而且彼此是親戚的英國並不打算幫助法國遏制英國,因為在英國看來,法國金融實力遠遠強於德國,遏制德國會讓法國一家獨大。


威廉二世與尼古拉二世


自從威廉二世上臺以後,德國對海外殖民地事務顯示出了非凡的慾望,而英國人顯然是不準備滿足德國人的海外殖民地野心的。


而對於沙俄來說,它需要鋼鐵,需要技術,需要市場,更需要錢,而這一切英國不準備,也滿足不了俄國,因為英國廣袤殖民地需要英國本土市場,也為英國提供了充足的穀物,而英國廣袤的殖民地又註定英國資金重點都會放在殖民地投資上。


剩下的奧匈帝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這些國家,要麼就是英國指望不上,要麼英國還和這些國家爭奪海外殖民地(荷蘭爭奪南非)。


而對於法、德、俄三國來說,既然英國指望不上,那麼只能靠自己。


這三國裡法、德是沒有辦法聯合的,兩國只能爭取俄國,而對於德國來說,沙俄固然是它工業品傾銷地,但是在農產品上兩國又是競爭關係,而德國最為新興工業大國,本身對資金就很飢渴,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投到沙俄。


所以,德國對沙俄的希望是老老實實做自己工業品傾銷地,不要把農產品出口到德國,至於資金,抱歉了,我也缺。


法俄同盟


而法國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什麼叫先發優勢?先發優勢就是法國雖然工業停滯,落後於德國,但是法國金融業有充足的資金可以“借給”沙俄,沙俄需要多少,法國就能提供多少,這種情況下,“窮鬼”沙俄哪裡經得起“土豪”法蘭西拿錢砸?法俄同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這個時候歐洲大陸就出現了兩大聯盟:法俄同盟與德奧意三國同盟。


出乎英國意料的是兩大同盟的出現非但沒有激化歐洲大陸矛盾,反而緩和了矛盾。


原因很簡單,當時兩大同盟都無意改變歐洲大陸版圖,無非是一些經濟糾紛,和邊遠地區(巴爾幹)武力衝突,兩大同盟之間交涉反而比之前一國對多國交涉容易。歐洲大陸局勢緩和,兩大同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海外殖民地上,甚至經常出現兩大同盟聯合起來對付英國的情況。


當時的英國用現在流行語來說,就是“我是大不列顛,我現在慌得一批”。


到了1898年,在海外殖民事務上吃盡苦頭的英國下定決心要改變孤立現狀,要在這兩大同盟之間選擇一個同盟加入。


奧斯丁·張伯倫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英國最開始找上的是德國,英國表示自己想加入“三國同盟”。1898年3月,英國外交部的二號人物張伯倫對德國駐英大使哈爾費爾德表示:“政治情況……不允許英國保持它的傳統的孤立政策……希望英國與三國同盟之間成立一個有約束性的約定。”


這其實也說明英國在1898年前後是把法俄同盟當做自己最危險的對手的。然而由於德皇威廉二世錯誤的估計了形勢,認為英國只要“不願意(在印度)輕易撤退,它最終要向三國同盟靠攏”,德國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段盡情“勒索”英國,迫使英國在殖民地問題、歐洲問題上對德國的讓步。


於是,威廉二世不但沒有和英國認真談判英國加入三國同盟事宜,反而公開場合宣稱德國考慮要和法俄聯合,德國首相也認為:“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同英國達成總協定就會成為反俄協定,從而增加德國邊境上的不安寧……”


說起來1898—1904年這6年間是德國最好的戰略窗口期,英國曾兩次認真的想加入三國同盟可惜都被德國所拒絕,德國反而利用法俄繼續“勒索”英國,在南非等所有問題上和英國爭鋒相對。


而隨著德國經濟和工業的快速發展,法國感到了德國巨大的威脅,以鋼產量為例,德國1900年6303噸,而法國只有1503噸,法國只有德國的1/4。


德國的強大使得英法兩國都感到巨大威脅,於是兩國開始越走越近,但是制衡德國,光靠英法還不夠,還需要一個國家從東邊威脅德國,這當然就是俄羅斯。


英國在保衛自己殖民地過程裡也採取了不同的措施,比如英國為了保護自己亞洲利益就選擇了與日本結盟(本來是想和清朝結盟,可惜清朝不爭氣),所以當沙俄在亞洲,尤其是在東北的擴張讓英國人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時,英國就會指使日本出面教訓沙俄。


而此時,法國的態度就尤為重要了,而法國之所以與俄羅斯結盟目的就是為了遏制德國,所以法國不會讓俄國把注意力轉向東方,在歷史上法國除了在日俄戰爭爆發初期給了俄國一筆貸款,允許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使用自己的殖民地加水加煤以外,再沒給過俄國更多支持。


因為法國迫切需要俄國把轉移裡轉移回歐洲,而且法國掌握著俄羅斯最急需的資金,也確信德國不可能提供這筆資金,所以法國對俄國態度就有點有恃無恐了。



這裡還要講一個國家,那就是美國,美國作為一個太平洋國家,當然把俄國和日本都視作威脅,而在日俄戰爭以前,美國認為俄國的威脅更嚴重,所以在日俄戰爭爆發之前已經決定給予日本“一切力所能及的支援,包括精神上和物質上的”。


而德國對於削弱自己東邊鄰居是非常願意的,德國不但在戰前秘密告訴日本,德國支持日本,而且在日俄戰爭期間還趁火打劫,迫使俄國簽署了及其不平等的貿易協定,這麼做後果就是直接把俄國推向了英法同盟。


明白了當時國際形勢,我想大家就明白了為什麼我說俄國即使一時之間贏了日本,也不會有什麼重大後果原因,因為沒有一個列強支持俄國在東方的擴張,而俄國本身極度需要資金,而資金只有法國能提供,但是法國提供資金的條件就是俄國必須把注意力放到歐洲。


所以即使俄國僥倖獲得勝利,英法美德這些列強肯定會再次重新武裝日本,支持日本繼續和俄國打到底,而法國也肯定會切斷俄國資金鍊,讓俄國沒有錢再打下去,除非德國可以借錢給俄國,但是以威廉二世小家子氣,德國最大的可能是趁火打劫,藉機削弱俄國。


綜上所述,當年日俄戰爭俄國戰勝日本,只會讓世界列強繼續武裝日本和俄國打到底。


蘭臺


日俄戰爭,日本獲得了勝利,因此日本在南滿立足了腳跟,日本也因為日俄戰爭的勝利,獲得了西方列強的刮目相看。

由於日本的勝利,中國也受大了很大的鼓舞,中國的知識分子和官員們認為日本戰勝俄國是亞洲國家第一次打敗歐洲國家,也是黃種人第一次打敗白種人,同時也是立憲國打敗了專制國,因此中國國內開始有人主張效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當時人們認為日本人學習西法、實行君主立憲不過30多年,就能夠打敗西方國家,中國如果也實行君主立憲的話,能夠在比日本更短的時間內迅速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如果假設日俄戰爭中,日本戰敗,俄國獲勝,那麼,日俄戰爭的許多影響也許會倒著來。

首先,日本國勢增長的勢頭也許會衰落,實際上早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日本就曾經被其他西方列強瞧不起,日本是一直想以亞洲的代表出現,但是西方人對日本並不認可。因此,如果日俄戰爭日本戰敗的話,日本成為亞洲代表的夢想也許就真的是泡影了。並且很有可能的是英美會乘勢踩上日本一腳。

其次,中國國內的政局演變也許會發生新的變化。因為如果日本戰敗了,那也就說明立憲不是萬能的。國內的知識分子和官員也就不會再急於立憲了。這樣的話,立憲派也許都不會出現了,再往後推,也許連辛亥革命的爆發都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再次,整個東北亞局勢的走向也許就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如果俄國獲勝的話,整個東北都會是俄國的勢力範圍,因此,日本在朝鮮半島的統治都會不穩定,日本吞併朝鮮的野心也許就不會最終真正實現了。

但是,歷史不容過度假設,只能進行正常的合理推測。日俄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發生在中國領土上的一個重要軍事外交事件,對清末的政局和社會走向發生了很深的影響。


青年史學家


日俄戰爭是新興的日本與老牌帝國沙皇俄國為爭奪清朝東北和李氏朝鮮侵略特權而展開的一場戰爭。如果如問答的假設,沙皇俄國在此戰中獲勝,那將對東亞局勢產生諸多新的變化。

起先,俄國已經在對清政府持續長達半個世紀、一步步的蠶食鯨吞過程中佔據了大部分清朝新疆、東北等地的侵略權益。在東北,除了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黑龍江以北的土地外,還在今天東三省的地帶修建鐵路、搶佔旅順原北洋水師港口,並鼓勵國內向清朝東北移民,揚言在此永久盤踞構建東方的“黃色俄羅斯”。在朝鮮半島上,自從1895年清日《馬關條約》清政府在半島的政治軍事角逐中出局後,李氏朝鮮的高宗李熙和王妃閔氏奉行一貫的事大主義,主動向沙皇俄國靠攏,試圖以沙俄的勢力平衡日本明治政府的步步緊逼。再者放眼全世界,英、法、德、奧等歐洲列強在正面面臨沙俄的軍事威脅,黑海沿岸的土耳其更是和東方的大清帝國一樣苦惱於沙俄上下亂摸的鹹豬手,美國也從本國獨霸太平洋的戰略角度出發,多方都希望新興的日本能夠在東北亞牽制好戰的沙俄,制衡沙皇亞歷山大的勃勃野心。



在此背景下,如若沙俄在日俄戰爭中打掉了日本的勢頭,戰後沙俄將獨霸遠東地區的清朝東北和朝鮮半島,甚至是日本列島。一旦沙俄在“黃色俄羅斯”地帶根基穩固,必將南下侵略掀起另一波領土擴張狂潮。難以指望孱弱的清政府可以抵擋老毛子的衝擊,在沙俄抵達長江流域威脅英美法德在華權益的切膚之痛之前列強會積極干涉。因此,客觀上來看日俄戰爭沙俄如若取勝,對東亞各國來講是沙俄、日本兩個侵略者的“兩害”之下,更加受損的結果。且在20世紀初的全球格局下,傳統的黃種人聚居地區大多在西方世界白人的入侵下難以招架,連續的失利甚至產生了“白人優越論”的種族歧視,而日本打敗沙俄,的確也提升了黃種人的信心士氣,更使得清政府在戰爭中看到了共和政體的日本相較專制政體沙俄的強大,朝廷上下開始稍微主動得向憲政靠攏。

*竹山的清溪澗*堅持原創!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評論!


竹山清溪澗


後果很嚴重,是我們所無法承受之重。我的意思是,在度過前期幾年的陣痛期後,幸福將會降臨的很突然。

先說俄國:

這場第零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如果戰勝日本,在遠東,獨佔中國東北的利益,保住了庫頁島的勢力範圍,得以進佔朝鮮半島,在使中國

東北和西北陷入黃俄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

在國內,靠勝利穩定了國內亂局,將會扼制住反皇勢力的發展,進一步屠殺驅趕猶太人,一直到一戰爆發,國內都將不存在反皇勢力的土壤,這樣一戰中,即便戰場形勢惡化,國內也難以形成大規模的反沙皇勢力,就不會發生二月革命和繼之而來的十月革命,會耐心等到協約國的最後勝利,從而刮分一杯羹。

波蘭將沒有機會復國成功,德國失去的也絕不僅僅是西邊的阿爾薩斯和洛林,被沙俄侵蝕過的東部將與沙俄仍然直接接壤。仇恨的種子仍然深埋。

沒有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即使希特勒照樣發跡,也進入不了後來的軌跡,德國不可能以閃電侵入波蘭作為二戰歐洲戰場的起點,因為根本就沒有波蘭這國家,鑑於南下和北進都沒有難度,而東邊的沙俄與德國並沒有意識領域的分歧,且實力強大。西線戰場將會爆發大戰,德國只會痛下殺手,不會重釀敦刻爾克“慘劇”發生,不列顛之戰將不僅僅是一場襲擾性質的空戰,過渡到登陸戰,目的就是全面征服英國。

沒有“蘇聯”的呼應,美國人不會貿然參與二戰,英國被打痛後勢必會假如相對比較親近的德國陣營,這只是個時間問題,本來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新舊帝國之爭而已,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英國佬像後世所做的那樣讓渡出老大帝國的王位(打敗了德國你不也照樣不是老大),希特勒也不會致其於死地。

再說日本:

戰爭的慘敗使得日本的西進大陸之路徹底被封死,不僅被趕出了中國東北,還喪失了朝鮮乃至千島群島的所有努力,甚至存有沙俄得隴望蜀,逼迫日本吐出到嘴的臺島的可能性,沙俄很可能會以中國西北部分領土與清廷進行利益交換,把它還給清廷統治。明治天皇很可能被氣得少活幾年,大正提前接班上崗即位,文官統治將得以加強,武士、草根階級被強力打壓而一蹶不振。

日本雖然歷經大正時代的民主化改造發展,但也可不能過渡到一個小而美的近西方國家,畢竟日俄戰爭的結果不是災難性的,只是影響國運武運,國本未失,並沒像未來真實世界那樣被美蘇聯手徹底降服。為了自保和來日報仇,日英同盟遠隔萬水千山,不解近渴,美國人孤立主義盛行,哪管別處濁浪滔天,所以只好把眼光放到了西鄰中國身上。

在日俄戰爭中,清廷為什麼暗中支持日本來驅虎逐狼,搞得日本花了鉅額軍費,死了十萬人命,一方面是沒辦法抵禦沙俄對東北的侵襲,自身實力不夠,再不呼叫援軍,整個龍興之地就全部玩完了;另一方面,日本的同文同種論在中日兩國之間確實也搶佔了一部分市場。所以才有清廷表面上的中立,實際上對日本的支持。這種支持也獲得了日本的友好呼應,日本贏了日俄戰爭之後居然都沒有像十年前甲午戰爭中那樣對大清勒索成性(建個鐵路搞點礦藏真的已經算很溫柔體恤),可以想象,要是日方輸掉之後,對清廷施放的善意將更加持續而“真誠
”。

與美英法支持清廷遏制沙俄的力度將大不一樣,輸掉戰爭之後,日本人的復仇心理將會更加推動支持中國人的力度,但對清廷應該是虛與委蛇,表態支持中國北方領土不被沙俄蠶食精光,真正支持的對象將是孫文的革命黨人,當然是在暗中進行。

回到中國:

日俄戰爭日本大敗,清廷會想當然的認為,這日式君主立憲也不是什麼救世良方,立憲這事兒,無限期擱置。

北方兇鄰步步緊逼,英法美的支持口惠而實不至,反而日本在東北付出10萬兒郎的生命之後,仍然選擇支持自己,別管有沒有與沙俄領土交換,也別管日本真情還是假意,人家把臺灣都歸還給了清廷,這份情誼,可比金堅,於是與日本不斷走近,互相攀附。

日本在與清廷的交往中,痛感爛泥糊不上牆,這種情緒在慈禧死後,攝政王載灃執政期內到達了頂峰。但孫文的革命黨人明顯是塊更爛的泥,除了隔三差五搞點爆炸活動來領取資金的時候比較積極,根本就搞不成任何事情,反而責怪日本支持力度不夠大。被逼無奈,日本找到了中國的第三方勢力——袁世凱的北洋勢力。

這個選擇很痛苦,因為袁世凱跟日本有很多過節,但現在既然雙方的焦點矛盾——半島都到了人家沙俄手裡了,一切前塵往事應俱看淡,共同的目標使他們走到了一起,自打雙方確認共識,孫文的革命系就此失寵,隱入中國歷史的旁支。

簡單構想一下,袁氏經過小站練兵,羽翼豐滿,加上日本的支持,革命黨的零敲碎打呼應(絕對到達不了辛亥革命的高度),發動政變推翻滿清,建立起一個漢家君主立憲王朝,是比較順應時代自然結果,你總不能指望袁世凱去從事孫文的革命事業。

進入洪憲立憲時代的老袁,眼前沒有了革命黨人的呱噪和動輒護國護法的運動,把這新生的漢家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條,心態自然沒的說,至少不會在1916年被氣死,有望多活個十年八載,這十年八載將是保證立憲平穩進行的過渡期,期間中日同盟對協約國的押寶,而不僅僅是派駐勞工,將使中國成為真正的戰勝國得以排排隊分果果。

往後的發展,就看各自造化了,假如日本認清自己的位置,情願做友好鄰邦,定位自己是遠東老二帝國,我們可以帶著它去惹點事。時機?就是未來德英得以聯盟之後,德國一定會裹挾著英國轉向攻擊沙俄,中國也一定會裹挾著日本(當然他自己也十分樂意)攻擊沙俄,最後的結果是

東線西線會師在烏拉爾山一帶搞搞聯誼活動,然後中德每家分個千八百萬、日英小弟分個百八十萬平方公里回國交差。

三極世界將出現,德拖英法的歐洲,中拖日的亞洲,和孤單單然而卻很富有的美國拖帶的美洲。數學老師說過,三角形有最優的穩定性。


歷來現實


日俄戰爭就是兩個鄰居在我家門廳裡掐架,摔的是我家的東西,傷的是他們的身體,雖然看似是兩鄰居打架,但這兩貨看上的,都是我家的門廳。我呢,託祖宗的福,祖產所留的房子比較大,但我的力氣挺小、膽子挺小。我是左看看那個俄國也不敢勸,右看看那個倭國也不敢勸。反正等他們打完,命運會把這個門廳,獎給他們之中的強者。另外,我還得給他們打鬥中所傷去買單(我怎麼這麼慫?!)。

其實我在旁邊看著,也會受傷的。一不小心,就被他們亂扔的東西砸中,誰又替我的受傷買單呢?還不止如此啊,好多住在老遠的人,聽說我好欺負、膽子小,都紛紛趕到我家東搶西劫的,我家的廚房已被人佔了,我家眾多的臥室,也被人佔了幾個。實在不行,我就拋妻棄子去別處避避禍。等他們打完了,我再出來看看。還剩下多少,日子總得過下去。

家裡也不團結,兒子怨我不爭氣,還經常與我打架,也不看看外人為搶我家房子正揍我呢。氣得我忍住傷痛,先揍了那不孝子再說。倭國那小子長得跟我有點象,又是鄰居,所以,居委會把他,分到與我同一小組,那小組叫做亞洲組;那個叫俄國的,雖挨著我也很近,卻是歐洲那小組的。俄國自己也挺糟心,家裡也在造反,還與好幾個歐洲小組的鄰居在打架。

要問俄毛和倭寇打架,誰家拿走我門廳好,我本想說,那家拿走我的門廳都不好,拿走了門廳我從哪裡出去,可我不敢呀!如果不能選擇留下門廳, 那就讓倭寇打嬴吧!畢竟兩害相權取其輕,畢竟還是同一組人,誰都知道俄毛的心很壞,萬一他打贏了,他會把吞併我小半個家的”黃俄計劃”出爐的。

所謂的”黃俄計劃”就是,從我家最西面的喬戈裡峰到最東面的海參崴劃一條直線,直線以北全歸俄毛,這樣我的損失就大了。所以這個門廳,無論如何不能給俄毛佔了。算是上天保佑!小個子倭寇打倒了俄毛,你問我如果俄毛打贏了怎麼辦?那就是,我遲早損失一小套房間唄。別看是小半套, 那也頂得上別人一個家了。

我是誰,我兒子是誰,其它的人又是誰?門廳又在那裡?歡迎對號入座。這就是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土話史。歷史沒有如果,如果有,那麼一切的歷史,都會因為人的私心而沒有將來;如果沒有如果,一切的將來,不過是人的私心博弈後,再交由命運安排的結果。

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的《全球通史》裡,以白人的角度發人深省論述到。

回顧起來,日俄戰爭是遠東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場戰爭的意義除了確立了日本的強國地位,改變了遠東地區的力量對比。更重要的是,歷史上第一次一個亞洲國家戰勝了一個歐洲國家,而且是一個大帝國。

這對整個亞洲產生了令人振奮的影響。它向諸殖民地民族的千百萬人表明,歐洲的統治者並不是神聖的、命中註定的。自征服者時代以來,白人第一次被打敗,全球所有的非白人民族都充滿了令人激動的希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日俄戰爭是近代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非歐洲民族充分覺醒的序幕。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日俄戰爭的爆發的原因八國聯軍的俄國在英日的逼迫下籤約撤出東北條約後,不僅不走反而強化統治。清朝以夷制夷,日本確保東北和高麗半島的利益才有此一戰。



那麼如果俄國贏了會怎麼樣?如果是險贏,那麼日英清會重頭再來,至少要保障半島的利益。如果日本大敗,被俄國碾壓那麼整個局勢就糟糕透了!



對於日本,半島、北海道淪陷。對於中國,俄會實現黃俄羅斯計劃。而這只是俄國的第一步。



第二步它對我們會像對波蘭一樣——夥同列強瓜分。對於比較小的日本,可能會直接吞併。



那麼我們會有什麼形勢發展呢?南孫北袁割據,甚至割據更多,我們直接就回到五代十國了。內憂外患,紛爭不斷。





最終好得話會變成劉宋、趙宋。

糟一些會變成南陳,更慘的話就是南宋、南明一樣的結局了!






屆時可能都要喝得少(哈拉少),就死吧死吧(撕吧西巴),僕辣喂他了。你能知道多麼可怕嗎?


福垊


這個假設很可怕,倘若當年沙俄贏得勝利後果不堪設想,東北危矣,中華危矣……。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世界局勢角度看這場戰爭,是近代西方世界和東方世界在中國國土上一次軍事大碰撞,然而主角卻不是中國。這場戰爭的本質是西方世界向東方世界的一次侵略意義的軍事擴張,這與近代西方列強殖民滿清的意義不同,是根本意義上的軍事侵略和佔領,在這種性質下如果沙俄成為勝利者,勢必要鞏固其佔領,徹底將東北沙俄化,也就是西方化,實際上沙俄也是這麼作的,單憑疾弱的滿清政府是無力扭轉這局面的,長此以往東北將永久的被沙俄侵佔,徹底西方化,從而脫離中國乃至東方世界的控制,使中國華北內地成了東方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線,這不用我說,想想是多麼可怕!

反觀現實中日本的獲勝,雖然也是不共戴天的敵對關係,但性質卻極大不同,日本也是同屬東方世界文明的一份子,在它的佔領下,中國東北並沒有脫離東方世界的控制,其主體社會文化仍是華夏文明同根同祖,避免了東北地區徹底的西方化,從而為以後中國重新收復東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現了日本佔領下另國人憤恨的副作用。

本人重申這裡並不是為日本侵佔東北叫好,而是客觀的二者相害取其一的無奈結論,日本對中國近代所做所為,面對這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國人銘記於心知恥而後勇,復興我大中華,讓歷史不再重演!


天堂的另一面


如果日俄戰爭,俄羅斯勝了,那損失最大的可能是中國。二戰後根據開羅會議和雅爾塔會議要求日本歸還中國全部領土。而俄羅斯佔的想都不要想。


甲午中日戰爭後,清被迫與日本簽下馬關條約,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俄羅斯早就對這塊土地垂涎三尺,夥同法德兩國,逼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日本同意放棄“永久擁有權”,(事實上是中國3000萬兩白銀贖回來的)。俄羅斯以歸遼有功,要求接管日本的權益。

俄羅斯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公然叫嚷:“我們將把滿洲變成第二個布哈拉。”大舉進攻東北,想獨佔東三省。英日為了在華利息堅決反對俄羅斯。

就這樣日本和俄國在我國的領土上打了一場日俄戰爭,後來俄國戰敗,割讓給日本庫頁島,並且承認日本在遼東半島的所有權益。

後來根據由於二戰日本戰敗,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侵佔中國的一切權益。反觀俄羅斯侵佔的想都別想。就連蘇聯出兵中國,還不忘了敲詐一下中國。


漁耕樵讀


第一,日本徹底在中國東北失去立足點。

第二,日本用四千萬人口動員40萬兵力作戰,已經到了極限,十幾萬人的死傷,日本精銳盡失,只有海軍戰力基本未損失。


第三,俄國會逐漸控制東北。

第四,俄國會藉助東北為跳板進攻朝鮮半島。日本很難抵抗。

第五,日本本土會收到威脅。


第六,俄國人永遠吃不飽,清政府在沙俄實力壯大後可能會遷都。

第七,日本從明治維新時期攢下的家底基本用光,此戰不勝,經濟會崩潰。


第八,這場戰爭一旦俄國勝利,沙皇政權將會得到鞏固。

第九,英美等西方國家會介入,制止俄國在遠東勢力範圍無節制擴大,會扶植日本。

以上


歷史區總柴


如果當年日俄戰爭,俄國戰勝了日本,那當然,如果就會將日本全部的吃掉。因為這是俄國的歷史規律,是俄國人的一貫作風,如果能常常是打到哪裡就會佔領哪裡。如果說俄國人將日本打敗,自然就會佔領日本,而日本會越打越小,直到消滅為止,就不可能有現在這麼狂妄富裕的日本。

如果您盤點一下俄羅斯的戰爭後擴張的歷史,那麼你就會發現,俄羅斯對周邊國家的侵略和佔領是多麼的驚人,速度是多麼的快速,而這些國家一旦被俄羅斯所佔領和擊敗,那麼這些國家或者是地區就成為了俄羅斯的一部分。

俄羅斯在短暫的400年的時間之內,土地就擴張了400百倍之多,而這樣的速度是非常讓人驚訝的和恐懼的。而俄羅斯之所以能夠這樣做,就是在於他們對於周邊國家進行的侵略,欺騙和欺詐等手段,不斷的延伸著自己的勢力範圍和軍事侵略範圍,最終導致俄羅斯的土地不斷的擴大。直到現在的1700多萬平方公里以及之前前蘇聯時期的2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可想而知,俄羅斯的擴展速度是多麼的驚人。

假如日俄戰爭,俄國取得了勝利,可想而知,俄國會做些什麼?俄羅斯是會不斷的向這一地區進行侵略之道,佔領他們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