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傑常委:多措並舉發展農村電商 助力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

助力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

——李世傑常委代表民建中央的發言

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農村電商,發展農村電商對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7年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1.24萬億元,同比增長39.1%。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網絡零售額1208億元,同比增長52%。全國農村網店數達到985.6萬家,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已覆蓋60%的國家級貧困縣。

李世杰常委:多措并举发展农村电商 助力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李世傑常委

民建中央在深入河北、貴州深度貧困縣、貧困村調研基礎上,又組成電商扶貧專題調研組赴福建、江西等省實地考察鄉鎮村戶、小微網店、物流企業、作坊與合作社等,召開6場計有150多人參加的座談會,聽取各級政府部門、電商企業、專家學者的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我們認為電商扶貧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觀念落後、人才缺乏,電商培訓針對性不強;二是農產品上行難,農民增收難,物流梗阻成為突出短板;三是扶貧資源缺乏有效整合,“九龍治水”現象嚴重,財政資金使用靈活性和社會資本融入不夠。為此,建議:

一、 培養與引進結合,解決“誰來幹”的問題。堅持兩條腿走路,制定更為優惠的深度貧困地區人才引進政策,更要著力培養本土人才。我們在調研中看到一個事例,福建永泰有兩位返鄉農民創辦網店,帶動30多家農戶就業(其中有一戶四口之家的貧困戶,女兒在網店就業後年收入達5萬元),去年通過他們的網店賣出當地滯銷生薑25萬斤,收購價從每斤8毛錢漲到3塊錢,給農民帶來了實惠。要重點從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中挖掘培養電商創業帶頭人,同時注重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的帶動作用。要提高電商培訓的針對性,將線上線下培訓結合起來,彌補人才和知識技能缺口。

二、 產銷結合解決農產品上行難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許多深度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有“小、散、優”的特點,可謂養在深山人未識,一旦“觸電”就供不應求。應加大力度支持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整合資源,帶動貧困戶開展規模化種植,解決產量小的問題。政府出面建立質量管理和追溯體系,防止農產品上行“一錘子買賣”,解決質的問題。產銷對接關鍵是“賣出去”,要加快推動“農產品電商出村工程”,引導電商企業與深度貧困地區對接。這次我們在贛州調研,調研組中隨行的電商集團負責人在考察“廖奶奶鹹鴨蛋”作坊和網店後的第二天,就與其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京東集團的“跑步雞”“游水鴨”“飛翔鴿”等項目都通過訂單化生產、品牌打造、集中宣傳等方式,有效解決了農產品產銷難題,讓貧困戶從電商產業鏈中受益。

三、 盤活用好各類資源,實現集約高效發展。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成立農村電商領導小組,統籌推動農村電商發展;繼續加大政策、資金傾斜力度,在資金使用上給予基層更多自主權;用好考核指揮棒,將農村電商發展納入扶貧考核體系。二是提高物流體系運營效率,對相關部門和電商企業重複設立的村級服務站點進行整合,建立“一站式服務站點”;支持快遞物流企業合作建立縣級分揀中心,統一登記、集中送遞,降低物流成本。三是進一步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建議逐步提高貸款貼息、股權投資、風險補償等市場化扶持方式的比例,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農村電商特點的金融服務產品,發展眾籌農業、定製農業等新業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