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將建造七萬噸核動力破冰船,中國設備剛到就有活兒干

近日,由我國為俄羅斯紅星造船廠建造的4萬噸舉力浮船塢正式交付。而在此之前,我們的相關企業還向這家船廠交付了9座分別為1200噸級、320噸級和100噸級的龍門吊。這些設備使外界對紅星造船廠未來的計劃產生無數的遐想,其中就包括承建新一代航母。俄羅斯連“庫茲涅佐夫”號的維修都一推再推,新航母的建造更是遙遙無期,因此近幾年紅星造船廠建造這種艦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俄將建造七萬噸核動力破冰船,中國設備剛到就有活兒幹

倒是近日的一則報道引起了外界的極大關注。2018年7月27日,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的副部長奧列格·里亞贊特採夫在遠東國際海事沙龍上對外界透露,“領袖”號重型核動力破冰船將在遠東地區建造。這艘破冰船的裝機容量為120兆瓦,滿載排水量7.1萬噸,噸位已經超過了俄羅斯目前最大的戰艦“庫茲涅佐夫”號。

“領袖”號重型核動力破冰船將用於北海航道。北海航道每年只有幾個月通航,而且現有破冰船隻能保障東部區域的航道能夠正常運營。當七萬多噸的“領袖”號重型核動力破冰船投入運營之後,北海航道將實現全年通航,由此便可以確保類似於LNG船這樣的大型船隻能順利在東西方之間航行。毋庸置疑,這艘破冰船的意義將是非常巨大的。

俄將建造七萬噸核動力破冰船,中國設備剛到就有活兒幹

而鑑於奧列格·里亞贊特採夫提供的關鍵字,讓外界很容易聯想到紅星造船廠,它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設備最現代化、實力最強大的造船廠之一。自冷戰結束之後,紅星造船廠一直承擔著拆解俄羅斯退役核潛艇的任務,擁有反應堆處理的相關經驗。完成拆解核潛艇之後,紅星造船廠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升級和改造,總投資超過1500億盧比。

通過這些升級和改造,紅星造船廠建造大噸位船隻的能力獲得巨大提升,業務涉及到軍用艦艇和民船。而在民船範圍內,就包括破冰船這個專業領域。不過,目前紅星造船廠承接的業務絕大多數都是民船。例如在2017年,該船廠僅有17條船的訂單,其中大部分來自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

至於中國提供的龍門吊和浮船塢能不能幫助紅星造船廠建造“領袖”號重型核動力破冰船這個問題,目前而言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儘管紅星造船廠的設備很新,但它卻從未擁有過建造核動力破冰船的經驗。在這方面,紅星造船廠會遭遇最強勁的對手波羅的海造船廠。歷史上,波羅的海造船廠在建造核動力破冰船領域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

俄將建造七萬噸核動力破冰船,中國設備剛到就有活兒幹

從1959年開始,波羅的海造船廠就已經開始造破冰船了。而今,俄羅斯的三艘“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均是由這家船廠建造。再則,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的配套裝備都是在歐洲地區研製的。這意味著如果要選擇在紅星造船廠建造排水量更大的“領袖”號核動力破冰船,那麼首先就得考慮運費而導致的成本攀升問題。

除了成本,還有時間上的考慮。按照當前提出的計劃,“領袖”號核動力破冰船要在3年半左右的時間內建成。而實際上,現在建造的3艘“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從開工到服役基本上都是要花6年的時間。“北極”級破冰船僅有3萬多噸,七萬多噸的“領袖”號核動力破冰船更大更復雜,在這樣的工期安排內是根本無法完成的。

俄將建造七萬噸核動力破冰船,中國設備剛到就有活兒幹

假若讓紅星造船廠負責建造“領袖”號核動力破冰船,無疑該船廠會在設備轉運、熟悉建造流程和配套設施完善方面浪費大量的時間,這顯然是不可取的。更何況,紅星造船廠目前只有員工1000多人,即便不考慮上面的這些因素,要建造這麼大一條船,如何得到船廠熟練工就是個大問題。從理性的角度來看,紅星造船廠並不是俄羅斯建造“領袖”號核動力破冰船的最好選擇。

俄將建造七萬噸核動力破冰船,中國設備剛到就有活兒幹

我們提供給紅星造船廠的設備,最近面臨的業務,既不是建造航母,也不是造核動力破冰船,最有可能是幫助造一些相對簡單的民船。畢竟,飯要一口一口吃,活兒要一步一步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