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有飘然欲仙的境界,被赞为“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

江苏镇江金山寺是闻名的古刹,唐宋以来吟咏者甚多。北宋梅尧臣的《金山寺》诗:“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绝妙地勾划出宋时金山矗立长江中的雄姿。苏轼的《游金山寺》诗更以矫健的笔力,描绘江心空旷幽优的晚景。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在乾道三年三月中旬,舟过金山,登临山寺,夜观月色,江水平静,月色皎洁,如同白昼,此情此景,诗人心中生起无限遐思,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

水调歌头 金山观月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这首词有飘然欲仙的境界,被赞为“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

借我玉鉴此中看

这首词大意是:山河是如此的雄伟壮丽,露珠滚滚,微风轻拂,顿感微微寒意。寄声月亮,能否借我镜子让我看清这月下美景。那深谷中的鱼龙凄戚长鸣久久不绝,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随着微波摇动,海面上水雾弥漫黑夜漫长。远远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犹如银阙晶宫。以飞霞为玉佩,头戴高冠,遗世独立俯视这人间大地。月光如冰雪般洁白,照耀得大地明亮透澈,那万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回首遥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对我笑,邀我与他们同游。乘着那鸾鸟驾驶由凤羽为车盖的马车,挥挥手扬长而去。

这首词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虚实结合,相辅相成,创造出了一种浪漫的、飘然欲仙的艺术境界,显示出词人的奇特才气和旷达心胸。

这首词有飘然欲仙的境界,被赞为“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

涌起白云阙,危驻紫金山

词的上阕描写雄丽的长江夜景。“江山自雄丽”二句,既写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点明夜间登临时的风露与春寒的感觉。江山,借指国家的疆土、政权。高寒,指月光;月亮。“寄声月姊”二句,运笔不凡。寄声:托人传话。月姊:原指传说中的月中仙子嫦娥,借指月亮。“玉鉴”,指玉镜。词人置身于雄丽金山之中,驰骋着奇幻的想象:他对月倾吐心声,欲借用她那珍贵的玉镜来瞭望这美妙的景色。“幽壑鱼龙”三句,具体描绘登山寺所见的各种景象。幽壑,深谷;深渊。悲啸,凄戚长鸣。倒影,物体倒映于水中。海气,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夜漫漫,黑夜漫长。比喻苦难岁月。也许是借助着宝镜的神威吧,词人的视角不仅能看到天上的无数星辰倒影在浩渺的江面上,随着微波摇动,山下的烟雾,一片迷漫,而且还能窥视躲藏在深水沟壑里的鱼龙在张口悲啸。“涌起”二句,由大江转写山景。“白银阙”借指金山寺。“危驻”犹高驻,紫金山指金山。远远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犹如银阙晶宫。

这首词有飘然欲仙的境界,被赞为“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

回首三山何处

下阕写词人在山头观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写转而抒发富有浪漫气息的感情。“表独立”三句,既是作者对自己的一幅素描画像,又是词人心胸的袒露。“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句意,表现出词人屹然独立在金山之巅的潇洒出尘的神态。“飞霞佩”,韩愈《调张籍》有:“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这是在服饰上来描绘。“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以飞霞为玉佩,头戴高冠,遗世独立俯视这人间大地。“漱冰濯雪”二句,承上进一层抒写自然外景沁入词人内心的感受。眇(miǎo)视,仔细观看。毫端,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词人完全沉浸在如冰雪一样的月光里。感到整个世界是那么广阔洁净,又是那么深高幽远,似乎在万里之外的细微景物也能看得清楚。

这首词有飘然欲仙的境界,被赞为“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

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回首三山何处”三句,由上面不同凡俗的气象转而引出传说中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词人把内心浓郁的感情移进虚拟的物象中,转化成心灵的情致,创造出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听说神山上的群仙,一个个都在向我打招呼,满面笑容地邀我去邀游那缥缈虚幻的世界。“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翳(yì)凤,本谓以凤羽为车盖,后用为乘凤之意。骖(cān)鸾,,用鸾鸟来驾车云游。这二句分别化用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和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的诗意。写乘着那鸾鸟驾驶由凤羽为车盖的马车,登仙而去。词中结尾的虚拟与首起的实景,首尾照应,构成一个虚实相合、情景交融的整体。

这首词有飘然欲仙的境界,被赞为“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

金山寺

这首词的艺术构思,独具一格。词人面对如此雄丽的江山、洁白的月色,心物感应由外在的直觉,渐渐地发展到内心的感受,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一种更为浪漫的飘然欲仙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气和旷达的心胸。陈应行在《于湖先生雅词序》中说:张孝祥“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所谓“非烟火食人辞语”,应该是对这首词的最高评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