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金门,还是打大陈?一波三折的作战方案

本文选自《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

作者|张胜

打金门,还是打大陈?一波三折的作战方案

1952年初,华东军区司令员兼华东局第二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陈毅打来电话,让父亲立即赶赴南京,担任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参谋长。此时,蒋军纠集海匪不断窜扰沿海岛屿,已成华东军区的心腹大患。

父亲到任前,前任军区参谋长张震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和苏军顾问巴巴钦果、加古里斯基对浙江、福建沿海地区做了调研,就攻打金门和大陈列岛问题向军区提交了一份作战报告。根据这个报告,陈毅主持华东军区常委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正式给军委上报的关于对金门、上下大陈作战方针的建议。其内容实质是:先行攻打上下大陈,一两年内完成对进攻金门的准备。

朱德、周恩来、毛泽东批准了这个建议。

1952年6月11日,中央军委致电陈毅、谭震林、张爱萍、周骏鸣,同意9月或10月攻占上下大陈。

6月15日,华东军区颁发《对解放上下大陈岛登陆作战的指示》。

但是,彭老总表达了不同看法。此时的彭德怀于4月间从朝鲜战场归来,7月19日开始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彭老总在华东军区的报告上批示:

进攻上下大陈岛,美海空军亦可能参加,为慎重计,须待朝鲜停战后举行为宜,请主席考虑批示。

彭德怀7月24日

7月27日,毛泽东批示:同意你的意见。在朝战结束前不要进行对浙江上下大陈岛的作战。朝战结束后何时进行此项作战,亦须慎重考虑。

第一次攻打大陈列岛的计划就这样搁浅了。停战的曙光出现了。朝鲜战局在北纬三十八度线上渐渐稳定下来。

1953年9月7日,华东军区向军委提交了一份新的作战方案—收复大、小金门岛作战方案。毛泽东批示:“于1955年1月底前完成解放金门的一切准备工作。”

1953年7月,父亲随陈毅到北京,他们要鼓动毛泽东同意他们去做一件事—攻克金门。一同来的还有叶飞,他是福建驻军的最高长官。

毛泽东拍板了。10月6日,总参向军委提交了对华东军区这一方案的批复意见。

彭德怀10月12日批示:“按此计划进行准备,其中个别有修改。”

10月15日总参代军委正式批复华东军区:攻打金门作战行动的代号为“联合作战演习”。

当年华东军区的作战处长,后来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的石一宸回忆说:我们向粟总长汇报后,张爱萍想趁军委还没有批复前,先向军兵种的首长们吹吹风。我们在北京跑了一大圈,张爱萍感慨地说,就等一句话喽!又过了几天,张爱萍耐不住了,说:你先回去,督促前指早做准备,我一个人在北京等批示。12月21日,彭德怀批示:“攻金门问题耗费巨大,和陈毅同志商定,暂不进行,待勘察后再准备”;“预算甚大,无十分把握,宜暂缓准备,待侦察后看情况再决定。”

12月22日,毛泽东批示:“请彭处理。陈毅同志意见,目前不打金门为有利,否则很被动,且无攻克的充分把握,我同意此项意见,需近5万亿元,无法支出。至少1954年不应动用如此大笔经费。”

石一宸继续回忆道:张爱萍从北京打电话来,声音很大:“一宸同志吗?吹啦!”

“什么?”一向精明干练的作战处长石一宸,这回竟没听懂……

12月25日,华东军区接到军委正式通知:攻金门准备工作暂停。

父亲带着满心遗憾回到了华东。父亲对我说:“毛泽东原来的想法是朝鲜停战后腾出手来解决台湾问题,所以同意我们做进攻金门的准备,并要我和叶飞到朝鲜考察。但回来后,就有了变化。毛泽东的意思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终于停战了,在国际国内一派和平的气氛中,不好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台湾问题的解决只好再等机会了。”

半个世纪前,北大西洋公约、东南亚防御条约、巴格达条约、中央条约等等相继签订,并形成一条锁链,它从柏林墙下开始,南下经巴尔干半岛,穿过中东、中近东,向东经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再缓缓向东北迂回,到达日本。

这个新月形的防御锁链,半个世纪以来,把地球分成了两个世界。

但是,明眼人不难看出,在这个链条中唯独缺少一个环节—台湾。

蒋驻美“大使”顾维钧于1953年10月向美国正式提出了签订结盟条约的建议。

这当然是好事,但打了一辈子仗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却心存顾忌。经历了朝鲜战争噩梦的美国,无论如何是再也不愿意为台湾大打出手了。

蒋介石让步了,1954年6月,国民党“外交部长”叶公超通知美国“大使”兰金,只要美国同意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蒋介石“愿意放弃任何可能为美国反对的进攻共产党的军事行动”。

这是一个隐含着众多潜台词的条约。条约规定,如果缔约一方遭到武装“攻击”,另一方将“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的危险”,明确表明了美国的第一个目标:阻止大陆武力攻占台湾。同时,条约又规定,蒋对大陆采取军事行动,必须征得美国政府的同意。

毛泽东被激怒了。这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挑战。

7月23日,《人民日报》 发表社论,重申“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8月11日,周恩来在政府委员会作外交报告,强调台湾是中国内政,不容外人干涉。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议。

美国的反应同样是强硬的。

8月3日,国务卿杜勒斯声言要用美军“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如果他们(中国共产党)试图征服自由中国的领土,那就意味着同美国开战”。

8月19日,美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图普率6艘美舰侵入大陈海域,连续每日出动飞机160余架次在空域活动。

华东军区再次向军委动议。父亲说:“我们认为,打这一仗的条件成熟了。”

《大陈列岛登陆作战方案》又一次摆在了毛泽东的桌子上。

仔细研究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就不难发现,在它洋洋洒洒的篇幅中,有一个致命的死穴:美方的立场是,可以协防台湾和澎湖,但协防区不能包括大陆沿海诸岛。从军事的角度看,蒋介石的防御是攻势防御,他的防御前沿一直伸到对方的鼻子底下,目的显而易见,为了袭扰和攻击对方;而美国人的意图是收缩回台湾本土,目的同样显而易见,既利用台湾封锁中国大陆,又绝不能被蒋介石拖进一场新的中国内战中去。

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利用这个条约的分歧缝隙,抓住美蒋谈判陷入僵局的时机,突然而迅速地夺占沿海岛屿,美国应该不会出兵,也来不及出兵,也不应该会由此引发中美之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借助政治上对这一条约的反对力量,瞅准这一条约双方的分歧点,一拳头砸下去,这就是大陈列岛登陆作战的玄机和奥妙。

这里要强调的是,当时为什么只打大陈,而放弃近在咫尺的金门呢?既然美国不会出兵,为什么不趁此良机一举夺占金门,扫平沿海的敌占岛屿,而求得一劳永逸呢?

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方案,这的确是个充满了政治智慧的作战方案。它的战略着眼点是:在蒋台湾海峡防御体系中,选择处于敌防御侧翼,兵力较弱、易于速战速决的大陈列岛一举攻占之; 而对有重兵把守、敌将拼死争夺的金门,则采取打而不取的牵制性行动。同时,对我来说,大陈与金门相比,经济、政治权益相对更重。大陈收复后,即可解除浙江当面,南起温州、北到宁波、杭州、上海一线的敌情威胁。而金门近在咫尺,完全在我控制之下,留下这个棋子,有利于在今后的台海斗争中掌握主动。

后来知道的事实是,美国一直都在策划让台湾彻底脱离中国。

从1947年开始,美国就提出了台湾由联合国托管的动议;1948年底,美国开始散布“台湾在"法律上"还不是中国领土”的言论。1949年3月,美国务院新闻发布人称:“台湾地位在战时与库页岛完全一样,其最后地位将由一项和约决定。”1954年初,美国提出将中国大陆沿海岛屿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

1954年2月28日,蒋介石在台北举行的“国父纪念日”大会上就国际形势发表长篇讲话,强烈谴责在外岛“停火”和“两个中国”的设想是“荒谬绝伦”,称“大陆台澎均我土地,中华民国领土不容任何人割裂”,斥责提出此主张的“民主国家”是“不守正义”“不讲公理”“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自私自利者”。

因为反对台独,蒋介石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凸显出来。这是一个各种政治利益交织的一仗。因此,金门必须留在蒋介石手里。金门在,台海国共两党之争就永远是中国的内政。

打,要打痛,打出自己的威风来;但不能打跑,不能把美蒋打到一块去,不能打出两个“中国”来。大陈岛作战方案恰好符合了后来国家大战略发展的要求,打中了美蒋分歧的死穴。

1955年1月18日,一江山战役打响。一江山岛是整个大陈战役的首要的突击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