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濟半年報:深圳表現如何?哪些城市跑贏了全國?

城市經濟半年報:深圳表現如何?哪些城市跑贏了全國?

城市經濟半年報:深圳表現如何?哪些城市跑贏了全國?

胡文

隨著各地陸續披露GDP,城市半年報來了。

先看一線城市。今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GDP分別是:15558.15億元、14051.2億元、11009.38億元和10652.98億元。從增速看,深圳市增速最快,為8.0%。上海、北京和廣州分別為6.9%、6.8%和6.2%。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一向有前低後高的特點,一二季度經濟數據往往偏低,通常是下半年發力。但今年上半年有所變化,深圳穩穩坐在全國第三的位置,這是以前不曾有過的。對於深圳來說,下半年最大的挑戰還是不確定的外部經濟環境。若能有效應對,深圳全年經濟可望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城市經濟半年報:深圳表現如何?哪些城市跑贏了全國?

二線城市的變化則比較大,暗藏許多玄機。這是有人根據上半年經濟數據,排出所謂的“新一線城市”榜單。

從總量上看,天津、重慶、蘇州依然是一線城市之外經濟規模排在最前的三大城市。但如果對比增速,天津顯然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在15個城市排名中最後,幾乎與前些年的東北幾大城市增速相當。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天津主動擠泡沫所致。希望在擠掉泡沫之後,天津經濟能重回正軌,正如現在的瀋陽一樣。相比去年上半年10.5%的增速,重慶增速有明顯回落。蘇州增速則與上海持平,屬於正常表現。

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這是最近幾年十分強勢的強二線城市,半年經濟規模也基本在6000億元這一級別。從增速看,除了杭州略低一點,成都、武漢、南京增速都保持較高水準,後市足以繼續看好。在中南地區,武漢與北面的鄭州和南面的長沙拉開了一定差距。

在5000億元這一級別的城市,除了長沙之外,基本都屬於東部沿海城市,增速也保持在不錯的水平。尤其是無錫、寧波,增速高於上海、蘇州,可謂來之不易。

在省會城市中,鄭州儘管經濟規模沒有進入前十,但增速最快。其次,今年搶人十分火爆的西安,經濟增速也十分可觀。瀋陽則有明顯回升。

東莞則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作為與深圳產業聯繫最緊密的城市,東莞經濟增速與深圳相差無幾,兩地融合和協同正在深入。這在外貿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是一大亮色。

從上述統計看,只有天津、重慶、瀋陽和廣州GDP增速低於6.8%的全國水平。

在上述榜單之外,在省會之中,GDP增速最快當屬貴陽。貴陽上半年完成GDP1648.34億元,同比增長11.1%,但因為總量依然偏小,難以進入榜單。類似的還有合肥、南昌、南寧、福州以及廈門都屬於此列,進入新一線城市榜單尚需時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