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路上,千万别忘了它!

赚钱路上,千万别忘了它!

今天是个特殊的节日,放下手机,给她打个电话吧。

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电话里嘘寒问暖的那个人慢慢从从母亲变成了我。

以前总觉得她老了是件很遥远的事,但每过一年越发现,这事很快会来。

奔三的路上,需要给自己更好的交代,也需要给她更多的支持。

01

继续唠唠保险。

站在“理性人”的角度来看,生活遭受意外的暴击是一件小概率事件。但意外一旦发生,轻者资产流失,重则负债累累,更别说意外导致的人身伤害。

购买保险的意义就在于,每年花很少的钱,把这种小概率风险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避免被生活KO。

这钱值得,也一定得花。尤其是金字塔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

有同事曾经开过我老板一句玩笑:像你这样的身家,买保险有什么意义?

话糙理不糙。当然,对于金字塔顶部的人群而言,保险除了保障,更多是一种资产保值和财富传承。

相反,对于普通工薪族,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

意外来临的时候,你输不起。

02

那普通人,如何给保障加杠杆?

再细化一点,年入10万,该如何买保险?

回复过不少问保险的留言,发现两个纯属挖坑往里跳的行为:

1、孩子占用了太多的预算。

一句话,先大人,后小孩。

如果不幸意外,家庭支柱倒下了,何谈小孩顺利成长。

如果房贷车贷一大堆,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怎么继续?

2、收入不高,却买很多返还型、理财型保险。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对于工薪族,不追求华丽,划算最重要。

原则很简单:只买消费型保险,用较低的预算获得足够的保障。

我给大家的保单建议是: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医疗险。

重疾险,主要是针对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当被保险人不幸患有重大疾病时,一次性给付保额,这钱你爱咋花咋花。

我觉得,成人40万保额,保到70岁基本够用了。

等过几年收入大幅增长,再逐渐增加保费也不迟。本来保险就是逐渐配置的过程。

非要推荐一个的话,网红重疾险:百年康惠保,了解一下。

定期寿险,规避的是死亡风险。

一旦家庭支柱不幸身故,能保证家人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尤其是有小孩、有房贷的家庭,定寿是必备资产。

一般保障到60岁即可,这个时候房贷基本结清,自己有一定积蓄,子女也有经济能力。

意外险,一年几百块,百万级保额就够了。购买时需要保障责任范围,范围越宽越好。

比如是否保伤残(1到10级),而不是仅保身故和全残,伤残是否按等级比例赔付等。

百万医疗险,用来冲抵大病带来的经济风险。

医疗险一般事后赔付,前期费用仍需自己垫付,但保费便宜啊。

以上总结一下:预算有限买消费型保险,不必贪多

远离返还型、理财型、年金型保险,少交智商税。

用剩余的资金来理财,才是最优选择。

PS:想要躺着赚钱的懒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八戒财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