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傳:長興退伍軍人曾善烽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肖淙文 縣委報道組 張澤民

老兵新傳:長興退伍軍人曾善烽

長興和平鎮。

清晨7時,長興縣和平鎮勤勞社區黨支部書記曾善烽準時走出家門。錯開擁堵的早高峰,他的上班之路卻比普通人更“漫長”。繞著桑埂河一路巡查,仔細看過小區裡的分類垃圾桶,這個步伐輕快的男人身材健碩,走路的姿勢還透著軍人的利落。

“入伍的兩年,是我一生的轉折點。”退伍後換崗不換志,曾善烽身上留下了深深的軍旅烙印。1998年,18歲的他應徵入伍。從溫婉的江南到乾冷的新疆戈壁灘,軍營給了他黝黑的皮膚,也賦予了他擔當的精神和不拋棄不放棄的意志力——做出租車司機,當村黨支部書記,再到如今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這股勁兒一直在。

2005年,曾善烽回到家鄉和平鎮回車嶺村,恰逢村裡換屆選舉。這個當過兵、外出闖蕩過的年輕人被村裡人寄予厚望。雖無經驗,但抱著對村民負責的態度,他擔起了這份治理村莊的新事業。“在部隊裡我當過班長,那些年的經驗告訴我,幹好事業必須要有一個團結的班子隊伍。”曾善烽首先建章立制,嚴格規範村幹部行為,在村民中形成有事找幹部、找幹部能解決問題的良好氛圍。曾善烽手寫的300餘篇民情日記,記錄了村民反映的民生難題,也記錄了回車嶺村的團結發展之路。

村集體經濟發展什麼,村民增收靠什麼,這是曾善烽始終在考慮的問題。回車嶺村處於低丘緩坡地帶,資源不多。2013年,曾善烽提出壯大商貿服務業、建設標準廠房、盤活集體資產、集體入股四條途徑為主攻方向的發展思路。

沿306省道規劃建設商業樓時,項目遇到了“釘子戶”。木樓板、破瓦片的老舊房屋,與規劃格格不入,房主曾善城卻不願讓出這塊沿街的“寶地”。曾善烽給他翻賬本、講道理。“我們軍人都說不拋棄不放棄,這件事一定要辦成。”憑藉堅韌的意志力,曾善烽終於說服了曾善城。“當年多虧曾書記有遠見,我真是感謝他。”現在,曾善城每年都能獲得8萬元租金。村集體也因這一規劃的實施每年增收40萬元。

“只要意志堅定,沒有辦不好的事。”曾善烽說,在村支書的崗位上,他沒有留下一件“爛尾”工程,遺漏一件民生實事。2017年,他被評為“省千名好支書”。

如今,曾善烽完成了從村黨支部書記到社區黨支部書記的身份轉變。擔任和平鎮勤勞社區黨支部書記不久,他又牽頭忙起了舊城改造項目。摸底、入戶、談方案、做規劃,試點區域每一戶老舊危房的情況他都一清二楚。“這是個大工程,也是個必須要解決的民生項目,無論耗時多久我都要做下去。”提起手頭的工作,曾善烽身上那股熟悉的軍人勁兒又顯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