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成立運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報道颱風、暴雨、雷電頻頻來襲,如何保障航班飛行安全?7月11日,亞洲航空氣象中心正式成立並開始運行,將對亞洲區域內未來六小時可能影響航空運行的雷暴、顛簸、積冰、沙暴、塵暴和山地波等提供專業詳細的預報。區域內的氣象監視臺、空管用戶和航空企業通過亞洲危險天氣諮詢中心網站和亞洲航空氣象服務網便可獲得所需產品。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以及數十個國家的航空氣象專家出席運行啟動儀式。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發來賀函。

亞洲航空氣象中心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自2016年1月開始聯合建設。民航氣象中心是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建設和運行的主體單位,國家氣象中心是其技術支持中心,香港天文臺則為備份中心。

亞洲危險天氣諮詢服務是亞洲航空氣象中心建設的階段性目標。目前,該中心每天滾動製作發佈的亞洲危險天氣例行諮詢產品多達32種,覆蓋亞洲26個國家和地區、51個飛行情報區。

中國氣象局為該中心提供了大量基礎數據和數值預報產品,並集中力量開展航空氣象前端基礎產品技術開發,利用風雲四號等衛星資料研發了強對流識別、外推與追蹤產品和沙塵、能見度監測、火山灰監測產品;基於智能化網格預報系統,開展了針對航站的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發,實現24小時內逐小時預報,部分地區可實現分鐘級預報;研發了基於雷達、衛星、閃電等強對流綜合預報預警技術和產品,以及基於人工智能的強對流預報預警算法及產品,開發了強風暴指數、最大風層高度和溫度、積冰指數、不穩定區、顛簸指數、對流層頂高度和溫度等航空氣象指導產品。

此外,中國氣象局還利用氣象衛星為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持續穩定的氣象監測服務,面向亞洲區域航空氣象國際培訓班實施培訓計劃,不斷提高亞洲區域航空氣象中心知名度和影響力。

掃碼查天氣,出行無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