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筑业持续改革,监理企业应逐步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

工程监理业是为工程建筑业服务的,它是伴随工程建筑业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我国工程建筑业稳步增长,相应的工程监理业的收入规模及结构、企业数量与人员规模也同步得到了发展,整个行业也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众多企业的竞争参与,是工程监理行业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与提高的推动因素之一。根据住建部的监理行业统计公报,2007年至2016年,我国工程监理业企业数量保持小幅增长,由6043家增加到7483家;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近2倍,由2007年51万人增长至2016年100万人。按复合增长速度2.42%、7.76%,2018年监理企业数量将达到7850家,从业人员约有116万人。

随着建筑业持续改革,监理企业应逐步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

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2007-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21.74%,2016年行业内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2696亿元。按此增速2018年预计将有3995亿元营收规模。

工程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业务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监理业务对监理企业的营业收入贡献率不断下降,由2007年的51%的营收占比减少到2016年41%,2018年比例预计降至38%。

监理行业人均营收是逐年上升的,由2007年10万元上升到2016年27万元,2018年人均营业收入预测将达到34万元。这一方面反映出行业人员的生产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监理企业业务转型多元化后带来营业收入增长所致。

随着建筑业持续改革,监理企业应逐步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

监理企业逐步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监理行业市场空间狭小,很多监理服务被局限在施工阶段,甚至仅被局限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此外,监理责权利失衡、市场竞争激烈服务费用低,收入处于垫底位置,远低于设计人员,低收入高风险致使行业内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上述因素促使监理企业转型升级,而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把工程监理咨询业务向工程前期和后期延伸,已成为监理企业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2017年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咨询企业。

住建部于2018年3月正式发文,就《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鼓励有能力的工程咨询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提供集成化、多样化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内容。

监理企业资质或将取消,部分省市部分项目不再强制监理。

2016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曾发出《关于取消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行政许可事项征求意见的函》,对“中央编办”提出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重点研究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征求意见。重点研究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包括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认定。

早在2014年,据相关媒体报道,深圳开展了非强制监理改革试点,首先是社会工程全部取消强制监理,并将非强制监理范围逐步扩大到政府工程。

2018年3月,上海市正式发文《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本市施工许可办理环节营商环境的通知》,提出改革工程监理机制。仔本市社会投资的“小型项目”和“工业项目”,不再强调要求进行工程监理。

2018年4月,北京市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本市工程监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于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公用事业工程(不含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项目),建设规模5万平方米以下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工程,无国有投资成分且不使用银行贷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不实行工程监理。

近期课程安排:

全国第三期“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控制要点及操作实务”专题

时间及地点:2018年7月27日-7月31日 (7月27日报到) 地点:南京市(四天一晚,29日晚上组织沙龙)

随着建筑业持续改革,监理企业应逐步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