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住宅存銷比,創十年新低,房子太多,賣不出了?

三四線城市住宅存銷比,創十年新低,房子太多,賣不出了?

三、四線城市住宅存銷比創十年新低,百城庫存連跌35個月,刷新同期的歷史記錄。

為何三、四線城市住宅存銷比會如此之低?這種現象的出現有意味著什麼?

在政府調控政策頻出的近幾年裡,從目前的數據顯示來看,效果並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城市分化的趨勢愈加明顯,例如:在“房價大熱”的現象下,政府出臺針對性的房產調控政策,使得一線城市的房價趨於穩定,步入成熟時期。

而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卻仍然一路呈上升趨勢增長。同時三、四線城市的存銷比更是高達30多個月。這個數據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要賣完這些房子至少要30個月。

當前存銷比背後隱藏的問題折射出來的是去庫存,如何去庫存,首先得找到病因,再對症下“猛藥”,各地的房產市場經濟特點已經預示去庫存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因城施政,因地制宜。

縱觀房產市場形勢不難發現,當前住宅市場已經步入結構化過剩的時代,樓市分化趨勢愈加明顯。一二線城市經濟、物質文化生活高速發達,房產市場火爆程度,使得政府在出臺大量密集的針對性政策之後,才得以平衡下來。

儘管收效甚好。但是,做為一線城市,它有其自身天然的優勢和後天積澱下的較高的吸引力。所以,儘管一線城市房產市場受到外界的重重阻撓,其房產需求量仍然可觀,繼而拉動城市的經濟增長。這種境況在二線熱點城市也能夠體現出來,這也是導致二線熱點城市房價居高不下,繼續上漲的原因所在。

當然,一、二線城市的緊俏並不意味著就導致三、四線城市住宅存銷比低。但是,三、四線城市存銷比低的現狀也不容小覷,對於三、四線城市而言,響應去庫存政策迫在眉睫,深陷住宅存銷量低的泥潭的三、四線城市,非常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三、四線城市住宅存銷比降至新低,這無疑是政府調控房產市場要面對的又一難題,在繼一線城市房產市場由波動趨於穩定之後,相信三、四線城市房產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