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阿里巴巴有一支銷售隊伍,江湖人稱“阿里鐵軍”。當今互聯網江湖半壁江山的領航者幾乎全都出自於這支銷售隊伍。

比如滴滴的創始人程維、滴滴打車天使投資人王剛、運滿滿創始人張暉、美團網的COO幹嘉偉、大眾點評的COO呂廣渝、趕集網COO陳國環、易到用車COO馮全林、河狸家COO方芳等。

阿里巴巴諸多高管也都來自於阿里鐵軍,包括後來曾做過阿里巴巴CEO的陸兆禧、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農村淘寶的負責人孫利軍、菜鳥網絡負責人童文紅等。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培養了這麼多商界嬌子,成就了無數千萬富翁。這篇文章將全方位揭開謎底。

1

阿里鐵軍是什麼

阿里鐵軍(又叫中供鐵軍)是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的線下銷售團隊。鐵軍的組建,最初正是為了向中小企業銷售和推廣阿里巴巴的服務。

這也是也是阿里巴巴最早盈利的項目。正是這個項目的收入,支撐著馬雲和阿里巴巴“跪著”熬過了第一個冬天——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

2

阿里鐵軍生活的一天

曾擔任阿里巴巴深圳分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的朱磊先生曾這樣描述當時鐵軍銷售的日常情況:

● 我們的員工一般是8點鐘到公司或者辦事處,把客戶資料打印出來,排好當天路線。

● 到9點鐘,在別人剛剛到公司上班、泡一杯茶的時候,我們的員工早已經出發了,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

● 中供銷售的工作在上午9點到下午6點間是與辦公室無關的,不是在拜訪客戶就是在拜訪客戶的路上。

● 午飯時間,在城市市場還好,在一些偏遠的市場,有很多工廠企業就在田間,所以每個人包裡就揹著礦泉水,帶著麵包。

● 短暫的果腹之後,下午繼續拜訪。

● 晚上6點回到公司,團隊湊到一起進行一個重要的環節——團隊分享:

白天遇到一些什麼類型的客戶?什麼樣的客戶有怎樣的反饋意見?怎麼樣處理比較好?每個人都要分享這一天的收穫和困難。阿里的銷售之間,建立起了老幫新、上級幫下級的文化,經驗和資源分享成為常態。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2002年,阿里鐵軍某團隊出租屋內討論業務

● 大家交流學習完後,再一起團建,比如說一起吃晚飯。

● 之後還要寫日報,把一天的拜訪信息和情況詳細的錄入系統。

● 然後再開始收集第二天要用的客戶資料,基本上到晚上10點才會結束。

● 很多員工回家也是帶著電腦的,洗完澡,躺在床上,再收集一點資料,打算第二天儘可能多拜訪幾家。這時候基本上已經是深夜12點,1點了。

3

和時間賽跑

剛才只是流水線的介紹了一下阿里鐵軍一天的工作內容,其實公司對他們每日的銷售拜訪還有更深層次更嚴格的要求。

每個工作日最少拜訪八家,幾乎是馬不停蹄,其中要有2-3家是有效拜訪,有效拜訪的概念是有條件有需求的企業,見的至少是相關負責人,不是見個門衛、前臺就可以打發公司的。

另外,銷售人員走進一座大廈或者一個辦公樓園區完有效拜訪後,還要在當前區域,嘗試挖掘潛在客戶進行陌生拜訪,即銷售體系中常說的“陌拜”、“掃樓”

在這一過程中,員工要努力獲取客戶的潛在信息,如相關負責人的聯繫方式、產品情況等。

為了保證每天必須完成八個拜訪,肯定至少電話預約三個以上,基本上是五十通電話預約一個客戶,也就是一天至少一百五十個電話。

一般銷售公司所做的電話預約的流程,在阿里中供鐵軍的工作中就被揉碎了,只能穿插在每分每秒中。

例如等客戶的間隙,去客戶的公交車上、地鐵上,也可以是一大清早的馬桶上。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一位阿里鐵軍的老員工回憶到:

有一次我們組來了個新同事,跟著我去拜訪客戶,我在公交車上一個又一個的打電話,車上三十多人,除了司機沒有回頭看我,其它人都在回頭看我。

晚上主管開會的時候,問那個新同事,他的感受如何?他感覺是丟人,一車人都看著我們倆,很有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這都新人必須經歷的過程。

當年做互聯網的銷售感覺和買保險的地位差不多。曾經一個阿姨就罵我說:你一個大學生,不學好,出來騙人。

有些人一聽是阿里巴巴的銷售,直接門都關了,你進門的機會都沒有。人家門就開一個小縫隙,掛著個鐵鏈子。而且客戶還會叫保安,保安趕你一兩次不走,還會把你銬上。

4

如何讓新人也能獲得資源

售團隊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經驗豐富的老銷售壟斷了所有客戶資源,新人無從下手。

為了公平,阿里通過通過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把銷售線索分給每一個銷售。

只有公平不行,還得讓團隊時刻緊繃一根弦。

若特定時間內銷售並未跟進自己的客戶線索,線索則會被收回並分配給其他同事,如此無形之中就給一線銷售施加壓力,拿到線索後,必須儘快跟進:要麼轉換為客戶,要麼關掉銷售線索。

所以,每天早上六點左右,一大幫我們當年的兄弟就開始虎視眈眈,盯著電腦,準備搶奪那些從其他銷那裡售開放出來的客戶。

從開放到搶光,不會超過1分鐘。

5

沒有效率都是扯淡

江湖人都知道馬雲數學挺差,但他的數字感覺很好。阿里最早的幾個效率指標,就是馬雲親自確定的。

馬雲當時給中供鐵軍定的第一個指標是1個人1年銷售額要達到100萬,沒有人數限制,但是

每增加一個人進來,每年就要增加100萬的銷售額,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幾千人的銷售團隊按區域分成很多的團隊小組,小組之間要進行業績PK,小組內的成員之間也要進行業績PK,每個人的銷售成績每天都會公開公佈,大家一眼就能看清楚自己這個月的業績排名。

到期沒有完場任務的,整個團隊也要跟著受罰。這一點是對於落後者既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折磨。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中供鐵軍鍛煉出的這些CEO、創始人,能夠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死死地把握住效率指標。

滴滴在共享出行大戰為什麼能存活?美團在百團大戰中為什麼笑到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比同行更快,更有效率,儘管開始都是燒錢,但燒錢也要燒的高效。

6

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高壓線”是鐵軍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沒有高壓線,就不可能有令行禁止的阿里鐵軍。

所謂高壓線,也是一個形象的名稱,簡單說,“有些原則不能觸碰,觸碰則死”。

觸碰了高壓線可以是辭職,也可以是勸退、開除,但想繼續留在鐵軍,很難。

一位前阿里銷售這樣回憶自己如何因為觸碰高壓線而離職:

“當時是9 月1日,因為我老婆有了幾個月的身孕,那一天我要陪著她去醫院檢查,直到下午兩三點鐘。

後來到了晚上,我看到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地輸拜訪記錄,我心裡想,今天只拜訪了一家客戶,真的不好交差了,感覺給這個團隊拖了後腿。

突然間冒出一種僥倖心理,在系統裡找了幾家客戶隨便數一下,反正不一定查到我。當時就這麼做了。

9 月19 日,區域經理找我談話,說總部反映你這裡拜訪記錄有問題,當時心裡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他當時的區域經理回憶:

他突然就跪到地上了,然後請求我們說,老大能不能給我個機會,這件事情真的是我錯了,不應該這樣做。

當時我和HR 都在旁邊,我們兩個人都流出了眼淚。但是也只能按照規矩把他開除,這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

他那個下午哭了很久,打擊太大了。但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他的妻子也在問:阿里巴巴為什麼這麼做?畢竟不是十惡不赦的事情,就不能稍微通融一下呢?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鐵軍內有很多價值觀“高壓線”,一旦觸碰必須離開。

比如虛假拜訪客戶記錄、虛假報銷、內部考試作弊、對客戶態度粗暴等。

有一名阿里工號100多號的員工,因為虛假報銷了100多塊,內部實名舉報後被開除。

鐵軍內還有團隊不準婚外情的不成文規定,一旦發現,誰職位高先開除誰。

7

指哪打哪——輪崗調動文化

自鐵軍建立之日起,區域經理以上層級的管理人員全國範圍內調動,就作為一個基本經驗被總結、沉澱下來。

區域銷售主管和經理的調動極為頻繁,少則幾月,多則一年,平均半年調動一次。

阿里巴巴的銷售都是從零做起的。多少心血,多少付出,好不容易才打下一塊“地盤”,客戶有了,人脈有了,資源有了,隊伍有了。

但一道調令,很快把你調到一個新區域,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一切都得從頭開始,有的撇家舍業,有的舉家遷移,但他們毫無怨言,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曾任阿里B2B事業部COO的李旭暉說:

現在的大區經理都是從一線銷售走過來的。調動讓他們重新歸零,重新開發新市場,隨時整裝待發,一聲令下就出發。

從上海調廣州,從廈門調青島,從寧波調深圳,頻繁調動,每次調動都牽涉到家屬和人脈關係,每個人都是兩三年調了五六個地方。

調令下來的很倉促,反應時間有限,這些區域經理聽到調動,基本上一天之內搞定。他們接到調令的第一句話就是:什麼時候出發?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2016年,阿里鐵軍15週年慶典

鐵軍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很多人都對此記憶猶新。

2007年8月29日,謝德忠的兒子剛出生不久,謝德忠接到公司電話,要把他調到福州,處理一個重要事件,9月1日上崗。

那時候,謝德忠妻子月子沒過完,還躺在床上。謝德忠立馬就是“一部車帶著老婆和娃”,所有家當就在車裡面。

家人隨軍“南征北戰”的日子非常辛苦,但謝德忠完全理解:“這就是阿里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特色。

這種調動文化有三個好處:

第一是有助於鑄就鐵軍軍紀嚴明執行力超強的文化。

第二是有助於不同區域經驗的分享。

第三是一個區域主管做得太久,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和誘惑當然都會加大,用調動來培養和鍛鍊更多的管理者。

8

馬雲為什麼堅持給新人做第一堂培訓課?

誰來做培訓?

很多公司經常會有一種做法:

非常迷信外部請專家來培訓。外部專家不瞭解你們公司的文化、制度、產品,另一家公司最優秀的銷售,就一定能培訓你們公司的銷售嗎?

阿里非常重視新員工的第一堂課,阿里到了幾千人的時候,所有的新員工入職第一堂課都是馬雲親自講。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2001年馬雲給新入職的銷售員工作培訓

在阿里巴巴的銷售培訓課堂上,馬雲經常說:

我們要求銷售人員出去時不要盯著客戶口袋裡的5元錢,你們負責幫客戶把口袋裡的5元錢變成50 元錢,然後再從中拿出5元錢。

如果客戶只有5元錢,你把錢拿來,他可能就完了,然後你再去找新的客戶,那是騙錢。幫助客戶成功是銷售人員的使命。”

事隔多年,他們都會感覺到,價值觀的培養比當時銷售技巧的培訓影響更為深遠。

馬雲的一支銷售隊伍憑啥出了10000個千萬富翁

阿里鐵軍筆記

創始人不是去做技能培訓,而是做使命、願景、價值觀的培訓。培訓的第一課,是不能外包的。

企業文化無非就幹兩件事,日子好的時候,帶來信任,使公司變的簡單高效,公司快不行的時候,能夠扛過來。

馬雲曾說過阿里鐵軍是他最喜歡的隊伍。我覺得擅長演講的馬雲爸爸說的是真心話。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有的牛逼都苦逼熬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