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

躲在树下看蛐蛐


我是江苏省盐城市人,从小就对遥远神秘的东北大地有浓浓的向往之情,一直想去看看,今年5月5日,我和老伴与其他4位骑友平均68岁的6个人,骑着6辆智能自行车从江苏南通一路骑到黑龙江,见识了东北大地的宽阔,见到了比我们江苏段的长江还宽,水流湍急的黑龙江,登上了抚远东极宝塔,黑瞎子岛,领略了俄罗斯风情。

今天在悟空问答见到了”黑龙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深感兴趣,在这里想对这个话题说说我的看法:

我对黑龙江省具体人口流失情况不了解,但骑行在吉林通往哈尔滨的102国道上,国道两边的景色,与黑龙江骑友的交流,让我感知到黑龙江省与我们家乡比较近年来经济发展距离在拉大,有落伍现象,原来的工业大省很少看到连片的工业集中区,乡镇规模小,路上行人稀少,车辆不多,造成人口往南方流失不奇怪,对我影响最深的黑龙江的路,我认为黑龙江省的路是造成经济落后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102国道是建国初期所建北京至哈尔滨的主干道,我们从江苏出发沿204国道,202国道转入102国道一路骑过来,基本都是4车道加非机动车道。从长春市出发沿102国道骑了不远就到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交界大挢边,这里离哈尔滨只有不到一百公里了,102国道突然变窄为2车道,非机动车道只有6/70公分宽,我们6个人想在黑龙江省路标牌下拍照都困难,只有一个人爬过路边隔离栏杆,站在路坡下拍5个人的侧面照。见图

这段路不光窄,因为京哈高速吉林至哈尔滨段在修路,进出哈尔滨的所有车辆都拥进了这一百多公里的102道国,伴着呼啸而过的大货车,骑在70公分”非机动车道”上的我们胆战心惊骑到哈尔滨,6个人都说以后再不走这段102。时隔2个月想想这路还心有余悸。

这段路建国初期就这么宽,东北大平原上的主国道,加宽没有施工难度,60多年没加宽,你经济怎么能加速。

要想富,先修路,祝愿黑龙江人民早日用上宽阔的路,不落伍,共走富裕路。


多多爷爷


人口流失是正常现象,不光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也是一样,可以说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失是比较普遍的,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就业环境、生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发达地区要好得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东北经济发展落后,人口流失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可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这些年表现突出一些。

东北人口流失表现在从北向南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具体的说就是生活在黑龙江、吉林的人大多往山海关以南流动,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

很多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都是南方,或者是省内的省会城市,不论就业情况如何,只要能挣口饭吃就都不愿意再回到原籍,等站稳脚跟之后,父母也随之迁移,现在很多村屯出现了大量的空置房屋,留守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么就求亲戚给照看。

由于东北的经济不发达,决定了工资水平较低,这是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教育、医疗水平的差异,就让更多人南迁了。

黑龙江、吉林是农业大省,以基本的粮食输出为主,粮食深加工还远没达到一定的规模,由于没有多元化的工业,剩余劳动力没办法消化,就业压力非常大,这是人口流失的另外一个原因。

由于经济发展不起来,造成了市县一级的财政收入可能都不如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乡镇,供养的人口基本都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人员老化,又没到退休年龄,新增供养人口却又不断增加,更加加重了财政负担。

怎样防止人口流失,这是国家正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东北振兴还在路上,什么时候东北经济真的发展了,可能人口流失才能停止。


榆树钱77542826


能动的有能力的,有钱有消费能力的,退休金高的老人都离开东北,冬季离开的人就更多,剩下来的人都是行动不便或上有老下有小,脱离不开的,东北就这样了,改革开放没大锅饭后,大批工人下岗,企业倒闭没人管你,只能自己岀来闯天下,岀来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原本东北人就是移民过去的,现在发现南方生活环境和经济环境更好,回来一说就会有更多的人开始闯关内了。振兴东北话说了十年,感觉东北一年不如一年,顺其自然吧!除非给东北工作人员高侍遇高福利,人口可能回流或是多生小孩,其它无解。


田哥哥29


黑龙江人口流失是必然的,这些年整个东北经济都出现下滑趋势,国家针对这些也实施了振兴老东北经济的策略,使得经济才稍有起色,可是仅凭输血,不造血又谈何留住人,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呢,有一句顺囗流倒出黑龙江省基本的生活状况,那就是东北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快手。

黑龙江煤炭、林业、制造业等这些年始终困在沼泽之中,产业工人都面临着下岗、转岗、失业等困局,使经济受到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养家糊口的工人,只有背景离乡,另谋出路。每年春节一过,奔赴外省打工创业的人数以万计。真是让人心头一阵酸楚,就比如伊春吧,过去总人囗132万人,现在能有80万都不错了。各林业局的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居民楼和平房都空出了很多。面对困局,不知道黑龙江什么时候崛起,再振龙江雄风呢,我觉得穷则思变,黑龙江还有那么多优势,只要发挥好,龙江一定会崛起!



伊春美食美客


我是社会工作者,这几十年来,我国地域人口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村向城市流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入,北方地区向东南方流入等。具体黑龙江的人口一直外流,根源在哪里?

在剖析黑龙江人口流失根源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吸引人口需要那些必要的条件,或者说怎么才能吸引到外来人口。




第一、这个地区是严格依法办事的地区还是以“人情”为主办事的地方?我想大家不约而同的喜欢依法办事的地区,而不喜欢以“人情”主导的社会。

第二、你喜欢公开透明的办事窗口,高效的办事效率还是喜欢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的衙门作风?我想没有几个人喜欢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作风散漫,。


第三,你是喜欢经济比较发达,企业充满活力,需求人员比较多的地区还是喜欢以国企为主企业缺乏竞争,人才需求不旺的地区?我想需求人员多,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才是人们的主选。

第四,你是喜欢一个年轻人比较多,活力比较大生机勃勃的城市,还是喜欢一个人口老龄化,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的省份?答案不说也会明了。



后面还有一些问题,我们就不再一一叙说,通过以上四条主要因素可以看出,黑龙江在吸引人才方面有优势吗?东北普遍具有我国传统的“人情”社会。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同经济发达的地方相比,办事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在南方比如浙江等一次就能办好的事情,到了黑龙江有些地方,好几个月也不一定办理完毕,办事效率低有关媒体是有报道。黑龙江的经济发展这几年也是不快的,企业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发展不畅。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比较严格,人口减少的比较快,老龄化问题严重。


这些年整个东北经济都出现下滑趋势, 黑龙江煤炭、林业、制造业等这些年始终困在沼泽之中,产业工人都面临着下岗、转岗、失业等困局,使经济受到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养家糊口的工人,只有背景离乡,另谋出路。每年春节一过,奔赴外省打工创业的人数以万计,真是让人心头一阵酸楚。


不忘初心匍匐前行


人口流失是地域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黑龙江省过去就是人口流入的大省,曾经的闯关东人群出关来到黑龙江,建国后又是开发北大荒。那时候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员了,也是黑龙江最热闹的时候。工业学大庆,农业开发黑土地,林业采伐更是如火如荼。

数十年之后尘埃落定,林业禁伐转为植树护林,石油煤炭也近于匮乏,农业更是受外来农产品的冲击……工业上受寒冷环境影响限制着稳定发展,原字号产品输出。而此时原籍地经济发展加快,吸引了大批人员回流,然后就是在进一步吸引进一步返回故土。单单重回山东省的人数就相当多,与原来抓盲流的时候正好相反。

环境条件是一方面,其主要原因与政策有关。当时山东省下手比较早,政策宽松把招商引资做到位了,而黑龙江恰恰相反,存在着杀鸡取卵的事实。就拿当年村办砖场说吧,第一炉还没有烧成功,工商税务等部门就已经盯上肥肉打听生产量计算收益了。如此黑龙江是僧多粥少下手狠,山东是僧多粥更多有点就能饱。

人往高处走,水望低处流。越来越多的黑龙江人回关里发展,一年近乎赶上连年,收入的差距更加速黑龙江人口流失。特别是这两年农民种地几乎不挣钱了,迷失在农业生产中,外出打工的也逐年增加。

想改变这潮流不是简单的防止就解决的。就像治水一样要疏通,针对以上原因必须依靠国家采取扶持政策,保护东北绿色农产品,不能让外来的转基因产品欺虐主载品种,比如大豆玉米小麦。不要再让农民种粮发蒙卖粮寒心。粜米的故事情节不能再现。农产品深加工深化,减少原字号产品出去。

黑龙江林业发展也是重中之重。当年的林业大军消散,如何让这些人发展山林林下多种经营,提高生活水平是难题。

农林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黑龙江的工业重振计划。老工业基地如果重新焕发活力,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剩余劳动力和农闲没有收入的问题,有了经济利益就没有了流出的趋势。

总之必须有好的经济杠杆平衡省内省外的收益差距,才能达到防止人口流失的目的。


赶着牛车逛街


我是雪中风车,我来说几句。


首先得说,人口流失不单是黑龙江,整个东三省都是如此!投资不过山海关,这话并非虚传。作为地道的东北人,对此感受会更深一点。附近一所高校老师在课堂上对此更是直言不讳:

黑龙江现在不是能不能留住人才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留住人的问题!一位哈工大毕业研究生对我说,他的同学没一个愿意留在黑龙江,都走了!


咱们横向比较一下,南方最好的单位是什么?企业,效益好的企业。黑龙江最好的单位是什么?行政事业单位,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单位。那么,黑龙江具有地方特色的许多企业呢?除个别国家直属大型企业外,卖的卖,黄的黄。


问题就是将不该卖的也卖了,不该黄的也黄了。恰恰是这种简单粗放的办事方式,将黑龙江有优势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给搞坏了。



就拿电影行业来说,现在的国内市场红红火火,外来资本接二连三来到黑龙江抢滩登陆,而黑龙江原有的电影业呢?却不战而败,整个地方电影行业全线崩溃,已彻底完蛋了!不是市场不好,不是资源没有,而是自己无能!


雪中风车


工资低,待遇差,消费高,房价贵。国企少进不去,私企工资低累死人。

作为本人曾去过几个城市也待了一段时间,简单做过对比!一个人无论生活在那里,普通生活必需基本相同!

例如(1)电费~相同

(2)电话费~南方比北方便宜

(3)网费~南方比北方便宜

(4)水费~大城市比县城便宜

(5)教育北方落后于南方

(6)医疗同样落后于南方,而且医疗费用高于南方

(7)黑龙江的衣服大部分都来自于南方,而且四级分明,每个季节都需要一身衣服。现在一件真的可以抗寒的羽绒服几乎1000多低于这个价格的几乎都不是真羽绒服,还有棉鞋,棉裤,棉帽,一家人换一季节几乎3000还得是指买应急穿戴的。

(8)取暖费按建筑面积每平方31元收取(县城一级根本不给报销)只有部分城市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给报销。

(9)黑龙江的车得冬夏两套轮胎,冬季没有车库冷车很费油而南方几乎一套胎,不用担心车搭不着火。

(10)黑龙江的汽柴油略贵于南方,而且都是乙醇汽油不耐烧。

(11)吃的方面的确比南方经济实惠,菜码大但是每餐饭菜酒水钱花的也多!

(12)5之家,我和爱人都在事业单位每月工资都是3000多,父母农民没有退休金,一个孩儿。这个工资在县城仅仅够用。

(13)黑龙江很多地方没有天然气,要么用电锅要么用煤气罐成本均高于燃气管道的。

本人只想到这些,说的不妥请您见谅。

所以,综上对比南方只有房价是高的,工资也同样高这边不止一倍,其余花销大致相同。而且出行方便,倘若我生活在大城市绝对不买车。孩子在大点,我们也会离开北方;太冷了,太黑了……看不到曙光……


枭途戈勒


黑龙江省过去人口组成是除了本省土著人口外,再就是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以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居多,抗美援朝后10几万大军到黑龙江省变成生产建设兵团,大庆会战又从南方来了几十万人。那个时候黑龙江有大量的原始森林,丰富的矿产资源,大片黑土地,地广人稀,所以从南边迁来很多人。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实事求是地说黑龙江省为共和国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主要的重点东南沿海地区,而东北三省还是延续从前的政策,国有企业少有创新,改革就是把国有资产变成私有财产,卖房卖地,大量的职工失业,让下岗失业人员自谋出路,自己挣钱去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很多人只能找到临时工,收入低,勉强糊口。其中有不少人去了沿海地带,还有些人回到过去闯关东时候的老家,这些人有很多发展的很好,这样一个带一个,一传十,十传百,能走的都走了,以闯关东的后代居多。现代社会信息灵通,人们都会比较哪个地方更适合自己,靠蒙,唬,骗把人留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620123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然现在黑龙江被称为所谓的人口流失省,但是回忆一下往前几十年,那时候的黑龙江也是人口流入大省呢,闯关东大家都知道的,为什么来东北来黑龙江呢?因为这里能活命,有饭吃。换在现在来说,就是能活下来就一切皆有可能。

而现在的黑龙江人口流失问题之所以越来越严重,是很多因素决定的。黑龙江曾经是粗放型发展,因为黑龙江有大把的资源,石油煤矿森林等等,只是现在已经不允许再粗放发展,不允许先发展后治理,一切要向前看,考虑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林业转型,煤矿转型,国企改革,农业又受到国际供需关系影响,虽然现在鼓励发展林下经济,鼓励资源节约友好发展,鼓励改制,鼓励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但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好转的。而南方一些沿海等发达城市,有可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到处都是机遇,这在今天的黑龙江有些困难。

如果想从根本上上解决这一问题,或许从上到下的转变观念和思想是重中之重的,只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去解决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更多人看到希望,并且有信心在这里扎根发芽。

无论怎样,这里是家乡,都希望黑龙江能够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