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圓夢的大舞台

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圆梦的大舞台

唐山市城區風貌。記者 閆航 攝

長城網唐山訊(記者 金宗明 閆航)四十二年,在人類歷史中不過轉瞬;四十二年,卻可以再造一個天地!距離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已經過去整整四十二個年頭,唐山,歷經滄桑而熠熠生輝,而生活在這裡的普通百姓,正以美麗的新唐山為舞臺,演繹著各自的精彩人生,圓了無數幸福生活的夢想……

“輪椅詩人”楊玉芳、高志宏夫婦:新唐山圓了我們的“央視夢”

“沒想到,我們登上央視舞臺的夢想真的實現了!”輪椅上的楊玉芳、高志宏夫婦摩挲著“星光大道”節目發給他們的寫著自己姓名的選手號牌,滿臉甜蜜的笑容,“我們的雙腿不能走路,是夢想讓我們走得很遠!”

在唐山提起“輪椅詩人”楊玉芳、高志宏,可謂無人不曉。1976年大地震中,才二十多歲的他們分別被砸成重度截癱。面對殘酷的命運,他們並沒有消沉下去,而是樂觀頑強地繼續生活。自1984年兩人結婚以來,30多年時間裡,他們共同創作了百餘首描寫震後截癱患者心路歷程的詩歌,表達他們多年來對社會的感恩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唐山視察,親切接見了他們夫婦。

“一直以來我們得到的關愛太多了,就連總書記對我們都這樣關懷!”楊玉芳、高志宏夫婦沉浸在幸福與感恩中,一個夢想也由此而生。

“如果能把我們的感恩之情,把英雄唐山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那該多好啊!”二人把目光投向央視舞臺,夢想著有一天能站在那裡向全國人民表達自己的心聲。

機會眷顧著這對善良的夫婦。2018年7月上旬,他們帶著唐山本土音樂家為他們量身定做的歌曲,以及他們自己原創的詩歌,來到央視招牌節目“星光大道”的錄製現場。

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圆梦的大舞台

楊玉芳、高志宏夫婦在“星光大道”錄製現場。楊玉芳供圖

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圆梦的大舞台

楊玉芳展示自己參加“星光大道”節目所用選手號牌。記者 金宗明 攝

夢寐以求的舞臺意味著鮮花與掌聲,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由於錄製需要,他們在輪椅上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我們截癱病人久坐不動就有褥瘡的危險,而且排便也非常不方便。”為了減少排便,兩人連水都不敢多喝一口,一直堅持到錄製結束。他們的執著打動了現場所有人,節目組對他們非常關心,安排專人全程在他們身邊照顧。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夫婦二人終於在舞臺上盡展風采。他們把精心準備的詩朗誦《見了你們格外親》,歌曲《想起這一刻》獻給觀眾。現場氣氛強烈,他們飽含深情的表演讓許多觀眾感動得熱淚盈眶。

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圆梦的大舞台

楊玉芳、高志宏夫妻二人。記者 閆航 攝

“我們就是想讓人們看到,經歷那麼大的災難打擊,唐山不僅沒有倒下,而且生出了鋼鐵般的脊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與奇蹟!”楊玉芳、高志宏夫婦說,能把唐山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故事講給全國人民,他們非常自豪。

“我們的‘央視夢’,在抗震四十二週年之際圓了!”反覆翻看著自己錄製節目的現場照片,夫婦倆感慨萬千。“圓夢的過程,既是我們收穫更多關愛的過程,也是我們感恩的過程。”他們決定,生命有多久,就把這個過程延續多久……

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圆梦的大舞台

馬樹新在書桌前正在創作歌曲。記者 閆航 攝

“抗震英模”馬樹新

新唐山圓了我的創作夢

“鳳凰涅槃在唐山,高樓林立衝雲天。改革開放四十年,英雄城市換新顏!”演唱著自己剛剛完成創作的說唱作品《咱們的新唐山》,67歲的馬樹新難掩激動的心情:“終於趕在唐山抗震四十二週年之前完成了創作!這份禮物我準備了好久,這個夢實現了,心裡真甜!”

馬樹新的書桌上,厚厚一沓都是他填詞作曲的作品。多年來,他用這種方式記錄時代變遷,歌頌美好生活。而這首《咱們的新唐山》,是他在唐山抗震四十二年之際,為新唐山送上的充滿赤子情懷的禮物,更是他實現自己創作夢想的“里程碑”。

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圆梦的大舞台

正在家裡練習演唱歌曲《咱們的新唐山》的馬樹新。記者 閆航 攝

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圆梦的大舞台

馬樹新和宣傳隊成員們排練演出歌曲。記者 閆航 攝

用馬樹新的話來說,他用自己的生命軌跡見證著新唐山的變化。自幼愛好文藝的他拉得一手好三絃,70年代初在北京當兵時成了文藝骨幹,轉業後回到唐山。42年前大地震發生的一剎那,作為生產隊長的他沒有回家搶救家人,而是留在大隊急了眼似的救人,徒手在廢墟里救出了13個鮮活的生命,而他的岳母、妻妹、妻弟共4位家人不幸遇難。由於英勇救人的壯舉,他被評為抗震英模,參加了1976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唐山豐南地震抗震救災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代表會議”。

震後,馬樹新投入了恢復生產的戰鬥中。重建隊址,恢復生產,血氣方剛的他經常十幾天顧不上回家,晚上在隊裡臨時搭建的大棚湊合一宿,醒來被蚊子咬滿身的疙瘩。高強度的勞動考驗著他的體力,強大的精神力量磨鍊著他意志,而他對藝術愛好,只能在心底沉睡。

80年代中期,馬樹新借錢蓋了平房,居住條件比油氈房好了一些,但同樣冬冷夏熱,陰暗潮溼。“就怕下雨,一下雨家裡的盆盆碗碗都用來接水,做飯連草都點不著。”距家500米就是有名的垃圾山,一陣陣惡臭傳來,蒼蠅蚊子是家中“常客”。經濟條件和居住條件一樣緊迫。“掙的錢都用來還債,一年到頭碗裡不見葷腥,這苦日子什麼時候才能熬到頭啊!”馬樹新經常愁得夜裡睡不著覺。他熱愛的三絃掛在牆上,早已掛滿了灰塵。

四十二年再造天地!新唐山 百姓圆梦的大舞台

馬樹新調試自己心愛的樂器葫蘆絲。記者閆航攝

2009年,唐山南湖生態城西北片區整體改造項目啟動。2012年,馬樹新一家告別了居住三十來年的破舊平房,搬進了110平米的通透新居。“我這心裡頓時亮堂了!”精氣神兒暢快的馬樹新到老年大學,重新拾起他心愛的樂器,並開始學習創作,抒發對生活的熱愛。而昔日垃圾山,早已變成綠水青山環繞的鳳凰臺。他說,他經常和老伴上去走一走。看看眼前醉人的風景,想想當年艱苦的歲月,心中感慨萬千。

“垃圾山變成鳳凰臺,沼澤地變成百花園。唐山舉辦世園會,四海賓朋來聚會。風景如畫鳳凰城,濱海城市有名氣。”漫步鳳凰臺上,這樣的歌詞在馬樹新腦海中漸漸成熟。他幾個夜晚不睡覺,終於在7月28日抗震四十二週年前夕,把一首飽含深情,朗朗上口的《咱們的新唐山》寫就。“美麗的新唐山是我創作靈感的源泉,也是我實現創作夢想的舞臺!”馬樹新激動地說,“今後我要寫出更好的作品,歌唱唐山這座英雄城市,歌頌英雄的唐山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