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攝影技術發展會不會超過單反?

愛--雨天


手機的攝影技術和單反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待我慢慢道來

我明白你這個問題的糾結點在哪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手機拍照,不僅因為它攜帶方便,用各種美顏功能把自己拍得美美噠,甚至現在還出現手機大賽,但是,這裡需要說明一點:手機的攝影技術是不能和相機的攝影技術相提並論,這兩者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為什麼?

一、手機的畫質和相機的畫質相差十萬八千里

把相機的感光元件比喻成我們的手掌的話,我們手機的感光元件就是一隻手指這麼大。所以在成像質量上,根本就不能相提並論。特別是在夜晚拍照,你會發現把手機裡的照片微微放大,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噪點,非常影響成像質量。所以那些為了追求高質量照片的小夥伴,還是要慎重考慮。

二、 商業攝影中相機拍攝仍是頭號標兵

你見過用手機拍婚紗照的麼?反正我是沒有見過,之所以用相機拍攝,是因為手機取代不了相機的特殊地位,在這裡我問問大家:

1、 想拍出前後背景像奶油般化開的畫面(意思是背景虛化得很細膩),而主體是清晰的,手機能做到嗎?

2、 想要拍出主體清晰、場面壯闊這樣的高逼格照片,手機能做到嗎?

3、 想要把一隻蜻蜓拍成有大象一樣的體格,手機能做到嗎?

這些情況,手機是做不到的。

三、 手機的快速抓拍很厲害

但是手機也有它厲害的一面,就是抓拍。我身邊用相機拍照的朋友,遇到好的畫面,很是激動,趕緊拿出相機,調參數考慮曝光,但是準備拍的時候,那個美好瞬間已經沒有了。反而是那個不會用相機拍照的朋友用手機記錄了下來。


總之,我們在這裡討論誰是拍照界的一姐,沒有意義。因為手機和相機針對的人群和用途不一樣,就沒有辦法比擬。但是,不管什麼時候,我們拍照不就是為記錄美好瞬間,為一個好心情嘛,所以不要去考慮這些技術上的問題,你只管拍出自己喜歡的照片就好。


攝影的秘密


問這個問題說明你還不懂攝影,手機拍照和單反相機成像原理雖然都是光線通過光學原件折射聚焦成像,但是在品質上區別非常大。現在的手機攝影可以說效果不錯,有的甚至可以和廉價的卡片相機比較,但是真的和單反相機比的話,就差得不是一點半點了,以價格比較低廉的佳能相機來說,一個紅圈鏡頭上萬是非常常見的,價格就決定了質量,這是手機不能比的。但一個小狗頭定焦450塊,也一樣可以秒殺手機拍照。當然,你拿著單反只會用全自動,就當今天沒有看過我打字,OK?


十八五一


首先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智能手機在攝影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強大,一些配置參數已經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部分入門單反,我認為這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需求和喜好都是不一樣的,適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手機的攝影技術發展,會在某些領域接近或超過入門級單反的表現,比如:1.在時事熱點的拍攝方面,手機強大的瞬間拍攝能力以及傳播能力就會遠遠超過入門單反;2.手機照相機的電子光圈都是大光圈,比入門單反的套機頭光圈都要高,所以在某些題材的拍攝上,如人像拍攝,畫質要更勝一籌;3.手機拍出的照片,其實是經過手機內部的圖像處理器芯片進行處理,再加上手機強大的計算優化渲染,直出的照片就比入門單反的直出照片更加好看,正像大家常說的我手機拍的照片就可以媲美單反了,哈哈!


但是,入門單反的某些優勢也是手機望塵莫及的。比如鏡頭,變焦鏡頭可以在光學上實際放大圖像幾倍,手機的雙攝只能光學兩倍放大,且鏡頭不能更換;還有就是拍攝出的圖片畫質後期處理,單反可以選用RAW畫質,將圖片的所有原始信息都記錄下來,在後期軟件中進行深度加工,會產生出各種不同風格的照片,手機也有後期處理app,但要想修的好看,就必須掌握相關的修圖技巧,否則就不會有單反那樣的效果。


當然了,兩者之間的優勢和不足是不止上述幾點的。說句真心話,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說明手機和單反之間的彼此差距,而是在事實的基礎上真實反映兩者的各自優勢和不足,任何一個東西都不可能做到在任何方面都是優秀的,肯定有它的優點和不足之處,而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取長補短,選擇最合適的,最喜歡的,真正能帶給我們快樂的,就是最好的!也許,手機和單反的共存,群龍共舞的場面才是我們所喜聞樂見的!


#如有興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


攝影匠洪辰


這幾年來由於各大手機廠商互拼硬件性能,才使得手機在攝像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手機拍照既快速又便於分享,作為手機的的重要功能當然也成為手機廠商的最大賣點。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廠商(特別是華為、小米)對自家手機鏡頭的表現自信十足,什麼“媲美單反”“大光圈”“對焦速度快”“兩千萬相素”“背景虛化好”等營銷詞彙頻現營銷文案中,事實真的好嗎?

像素高不等於成像質量高

經常看到有人說現在的手機像素越來越高了,超過兩千萬像素的手機比比皆是,甚至還有4000多萬像素的諾基亞,當然這也是手機廠商宣傳的賣點,就像素來說比幾年前出的單反要高出了很多了,不過現在的單反基本都是2400萬像素的了(包括入門低端機在內),所以手機在這一點上並不佔優勢。再者,最重要的是成像質量並不取決於高像素,而是鏡頭後面的感光元件,正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還是那塊“底”起關鍵作用,雖然手機商也在想辦法提高尺寸,甚至不惜鏡頭突出來,但鑑於手機內部空間有限,目前還是控制在1/2.3英寸左右。這個尺寸相比單反相機採用的APS-C畫幅甚至全畫幅來說簡直就不值一提。

手機所謂的“大光圈”

我們也經常看到現在手機廠商開始把“大光圈”“背景虛化”作為手機鏡頭宣傳的钁頭,手機鏡頭也從以前的F2.2做到了現在的F1.8、F1.6,加上後期算法來減小影深,加強背景虛化效果。不過手機的光圈與單反同,即使光圈都一樣為F1.8,但鏡頭的焦距以及光孔直徑的差距導致了前者通過的亮度是無法和後者進行比擬的。手機所謂的虛化更像是一種塗抹很不自然,單反則表現的很細膩。

光學變焦與數碼變焦

目前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機都是採用數碼變焦的方式來控制視野的大小,數碼變焦就是把圖片內的每個象素面積增大,從而達到放大目的,當數碼變焦過大時,圖像就會模糊。

而單反採用的都是光學變焦,就像望遠鏡一樣,經過鏡片組合的移動調整從而把讓遠處的景物變得更清晰,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損變焦。

綜上所述,顯然手機攝影拍照無疑在便攜性,社交分享功能上要優於單反,但要真正超過單反還要很長的路要走,除非改變手機鏡頭結構的組成,但又不能違背手機輕薄發展趨勢的情況下,單靠軟件的算法要有單反級別的景深、大底以及變焦能力都是很難實現的。


攝影圈老王


手機VS相機

本質來講,這就是一個小型圖像傳感器是否能贏過大號圖像傳感器的問題。

那麼答案非常簡單,不能。

為什麼?

因為量子效應

手機攝像頭以及相機的核心都是收集光(鏡頭部分)並將光轉換成電信號的機器。而“光”和“電”分別是由“光子”和“電子”組成。

△光子和電子長什麼樣子,沒人能畫的出來。

光子

先說“光子”,一束宏觀上均勻的光線在微觀中就像一場雨,雨滴就是光子。圖像傳感器的工作就像是用眾多水桶收集雨水。現在給你一個任務——統計雨量。你有兩種選擇:

A.收集1分鐘雨水

B.收集1小時雨水

從偷懶的角度你肯定會選A,但是從準確的角度你肯定會選B,因為雨水局部的不均勻導致A的結果乘以60會與B形成很大偏差。而這個偏差或者說不想要的信息又被成為“噪聲”。

△雨滴總是有先有後,光子也一樣

現在反過來看,上面所講的“噪聲”來自雨水不均勻(離散)的特性,而在同一場雨中A、B兩種情況其實面對相同的“噪聲”問題,但是60倍的A與B的差距如此之大,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A比B收集的水少(時間短)。

所以說想要避免“噪聲”最好的方式就是儘可能多收集水,要麼延長時間要麼換更大的桶。

現在換成手機和相機,相同的場景,相同的快門速度,相同的光圈。咔嚓之後你得到了兩張類似的照片,不過這裡手機拍攝的就像情況A,相機拍攝的就像情況B,理論上的差距是實實在在的。

電子

△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局部,紅色為探針,藍色為被探測物體,探針與物體不接觸,而是通過“穿越”的電子多少了解物體的表面情況。

△電鏡下原子的樣子

再來說電子。電子有種特性,只要離得足夠近,無論是導體、絕緣體以至於真空它都有可能“穿”過去,而穿過去的幾率取決於靠近的程度。事實上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正是利用這個原理進行“成像”的。這導致了2個結果:

1.電子原件不可能無限制的小。

2. 越小原件性能越不穩定。

把這個帽子扣給圖像傳感器就是表示

1.像素高不可能無限增長

2.(一定程度裡)高像素並不能帶來更高畫質。

綜合以上兩點:傳感器的成像質量與面積關係密切,底大一級壓死人


接下來談談手機的優勢:手機的市場比相機大得多,手機廠商在充分競爭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相比相機手機有兩個部件明顯碾壓相機。一個是處理器,一個是顯示屏。

好的處理器帶來的新的可能,這就是被稱為“計算成像”的黑科技。在手機上主要體現了兩種功能:

1.堆棧

2.多鏡頭系統

先說堆棧,那谷歌pixel舉例,在安全快門時間內它會連續拍攝多張照片,然後將這一系列照片堆棧在一起,通過這個目的收集更多光線達到更好的畫質。

△堆棧大幅度降低的噪點水平,並提高的動態範圍

雖然相機也能這麼做,不過太慢的連拍速率、較高的像素、不給力的處理器都會讓拍攝體驗很差。如果你用過一些高端相機上的機內HDR或者多幀降噪功能的話就會知道,首先你會聽到一陣連拍的快門聲,然後相機背屏顯示“請等待”,待進度條几秒甚至十幾秒走完後,你才能看到拍攝結果。而在手機上這一些都在不可察覺的一瞬間完成了,效率和體驗差距巨大。

△模擬虛化功能

再來說多鏡頭系統,多個鏡頭同時拍攝這是在不改變機身厚度情況下提高感光面積的最佳方式,而且雙鏡頭和我們人眼一樣,不同鏡頭帶來的像差可以還原場景的深度信息,從而讓模擬虛化成為現實。最初的雙鏡頭手機只能拍攝後顯示模擬虛化效果,而現在的手機幾乎都可以實時顯示虛化效果了。看似這條路非常坦蕩,可是幾年過去了主流手機仍是雙鏡頭,三鏡頭四鏡頭手機並沒有出現,想必是遇到了一些問題。不得不提一個奇葩產品L16相機,一個多焦段多鏡頭(16鏡頭)的複雜系統,最初眾籌時說的是天花亂墜,經過無數次跳票後,誕生了一個毫無競爭力的產品,拍攝結果和價格都讓人沒法接受。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L16,點個蠟。

最後說說特別火的AI。教會AI識別場景的不同部分,然後針對不同部分進行不同策略的降噪或者畫質增強算法,這在理論上可行。不過AI目前太貴,穩定性也有待提高,性價比不高,未來也許會有不錯的應用誕生,只不過那時相機拍攝的圖片照樣可以享受這類服務。

結論:不能,短期內不會,長期內也不會。

最後,個人認為“手機是用來拍照的,而相機是用來攝影的。會用手機拍照的不一定會用相機攝影,而會用相機攝影一定也會用手機攝影。


牛頭說


手機的拍攝技術的確在不斷提高,但是想要超過單反目前來看還是不太可能。畢竟從cmos面積以及鏡頭品質等各方面來說都不是一個等級的。至少在專業領域裡是不可替代的。

可但是

雖說手機不能超越,但是不影響一定程度的替代單反。什麼意思呢?我先發幾張照片大家看一下

上面兩張微距照片是我的群友作品(有用外接鏡頭),下面的風光片是我拍的。如果不是100%放大去看,或者是大幅的出片打印出來,這個效果和單反又有多大差別呢?

所以說關鍵還是看照片的用途,如果是隻用於網絡,或者小尺寸的打印,光線理想的話手機拍的片子就足夠用了 。

另一種替代呢,說的是人們的使用習慣。至少我周圍就有不少人,家裡也有單反,但現在外出更多的還是用手機拍攝比較多一些。當然這部分更多的都是一些普通的攝影愛好者。他們往往技術上不是很出色,又不具備專業的後期手段,常常是用單反拍出的照片還不如手機效果好呢。而且手機用著更為輕便些 。

其實包括我在內,除非是是商業拍攝,更多的時候都是用手機拍照片。我即便出國旅遊也只是帶兩個手機外加幾個小鏡頭和一個小型三腳架。

在我眼裡,單反就是為專業人士設計的,職業攝影師必須用單反,深度攝影愛好者也有必要玩單反。至於普通的攝影愛好者,玩玩手機就夠了,最多來個微單,就足以滿足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影像的需求了。

估計將來單反會逐漸恢復成一個專業工具,在大眾市場是的佔有率也會逐漸降低。而手機攝影和微單用戶會逐漸增多。


我是路偷攝,蜂鳥網、大美攝影網、京內網特邀手機攝影講師。歡迎關注我頭條號“手機攝影手冊”,您每一次的點贊、轉發和評論都是我繼續創作的無限動力。


手機攝影手冊


手機像素高的現在還是比較多了,如果現在全國各地每家每戶用手機照的相片已經超過單反照的相片,一般洗5至8寸都可以,單反相機只有拍婚紗,專門娛樂攝影,照人像轉錢的都不算多,在過幾年手機照相成為主流,現在已超過單反相機的相片,哪個手機都存有百數張相片,是真的,總體來看手機比單反照的像片更多。



我是專門照人像好多年了,單反相機前幾年照多,現在要少照一半,都是他們自己用手機照了,所以我們照像的在過幾年沒飯吃了。


普洱茶勐海


現在網上這樣的爭論聲越來越多,不禁會思考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現在社會無論吃飯或玩耍,都會舉起手機進行拍照,這已經成為人們很正常的需求和生活常態。正如華為CEO餘承東先生所言:“如今全球每年有數十億 張照片來自智能手機拍攝,拍照已經成為高端智能手機的最重要功能之一。”手機商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宣傳口號,像素2000萬、雙攝像頭等等。加之,手機比單反攜帶方便、操作方便,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手機技術在不斷提高,但術業有專攻,它畢竟只是手機,功能發展再強大,還要全面發展,那麼到攝像方面必然就薄弱。而單反技術也不是停滯不前的,它同樣在發展,而且它更是專門研究攝影技術的。從一個很實際的角度出發,一隻單反機身從幾千到幾十萬不等,而單反鏡頭更是幾百到幾千萬不等,而手機只不過幾千,如果單反真的被手機超越,那麼真的不現實。

手機像素是越來越高了,但像素只是能夠幫助照片提升細膩程度,讓照片可以收納更多的元素,並不會提升畫質。提升畫質主要靠傳感器、鏡頭光學素質和圖像處理器運算的能力來決定。所以,手機攝影想要超越單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村裡來了照相的


底和鏡頭是瓶頸,但軟件和硬件處理能力強,多鏡頭加大底,有一天攆上卡片,比肩截幅也是有可能的~



我色我攝


這個問題有問題,手機的攝影技術?還是人用手機的攝影技術?用手機的攝影技術和用單反的攝影技術是兩個概念。開大車的技術和開小車的技術怎麼比?提問都不會提。手機的相機是不可能超過單反的,這個腦殘噱頭天天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