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上那一縷忠魂,劉禪都已投降,他卻承孔明遺志力圖匡扶蜀漢


人稱劍門關看的是“一人、一關、一棧道”,這“一人”即指的曾鎮守此關,後又在此殉國的平襄侯姜維,“一關”指的是劍門關,“一棧道”指的是天梯峽棧道。信步走進景區,迎面而來的便是《三國演義》開篇的《臨江仙》,這首詞極其貼合那個群雄割據卻又信義滿懷的時代。

姜維勒馬點將臺,當年姜維便是在這裡練兵備戰,數次遠征伐魏。

緩步走上臺階,映入眼簾的便是平襄侯姜維祠,讓後人們永遠記得這位忠良。

授略堂,讓人回味的是這副楹聯:壯志未能吞司馬,大業無慚繼臥龍。蜀漢後期蜀中內有宦官黃皓作亂,外有魏吳環伺,且朝中也無甚良將,但姜維仍繼承臥龍遺志,一生為匡扶蜀漢而盡心竭力,這副楹聯也是對他一生的最好評價。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代忠臣良將終究也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如果他能看到今日之大一統時代,魏蜀吳三國已變成一國三地,人民可自由來往遊玩,該作何感想呢?

此便是那“一棧道”——天梯峽棧道,源自李白《蜀道難》:天梯石棧相鉤連,以及王安石《寄張劍州並示女弟》中:劍閣天梯萬里寒。

這是生生在懸崖峭壁上打進了木樁,而後再鋪上木板,這工程即使在今日來作也非易事,真難以想像當年那樣簡陋的條件和技術是如何完成這樣高難度的工程。

終於體會到了李白所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大劍山全景。

劍閣絕壁上的“鳥道”,意即只有鳥才能飛過去的路,非常險峻。

寬度僅容得下一人側身通過,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跌下懸崖。

此即那“一關”——劍門關,人稱“北有山海關、南有劍門關”。此二關在那遙遠的冷兵器時代還真是一夫當關,萬元莫開,且此二關都未被從正面攻破過。劍門關曾抵擋魏國鍾會13萬大軍不得入,最終還是姜維詐降魏軍才能入關;山海關則在明代袁崇煥抵擋清軍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最後也是吳三桂降清清軍才能入關,足可見古時關隘位置對戰爭的巨大影響。

此關樓歷經戰火,但基本位置從未變過,兩側均為陡峭的山崖,面向北方居高臨下,東側為一急湍的河流,進攻的一方既無法展開隊形,也無法投入大量兵力,且屬於仰攻,難度極大。

而關樓南側則是一片十分平坦的開闊地,便於守城一方積聚兵力,運送物資,足見諸葛亮之英明,選址之獨到。

劍門關,你見證了多少刀光劍影啊!

這座雕塑講的是後主劉禪投降後,發詔書讓姜維等人放棄劍閣投降魏軍,劍門關守城將士們聽到此消息後拔刀劈石的憤怒情景。前面三位義憤填膺的分別是姜維部將廖化、張翼、董闕,後面站立但神色凝重的是姜維,他正在謀劃如何詐降鍾會以圖再起。

天下雄關,眼底長安!可惜終其諸葛亮一生、姜維一生也終究未能入主中原,重振漢室!但這卻並不妨礙他們成為流傳千年且值得我們學習的偉大歷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