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採購行業排名第一,京東企業級業務到底做對了什麼?

眾所周知,互聯網是個快捷有效的工具,而“互聯網+”是企業進化進程中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互聯網環境下,每個企業都面臨著主動整合的選擇!早在2015年的時候,國家商務部就表明,將著力推動電子商務發展。除了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外,更是鼓勵企業建設社區電子商務平臺,整合線上線下供給渠道。

連續三年採購行業排名第一,京東企業級業務到底做對了什麼?

對於企業級客戶來說,轉型電商化的第一需求便是採購!2017年我國企業的電商化採購規模已達數千億元,電商化採購在提高企業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成效顯著。在這樣一個萬眾矚目的零售行業風口,京東企業購以約50%的市場佔比領跑電商化採購市場。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央及省級政府搭建的政府採購電子商城全部與京東企業購合作,合作率實現100%;中國五百強企業中有356家選擇京東企業購的企業服務與採購,佔比達70%以上,世界500強在華外企中,80%以上選擇與京東企業購深度合作,連續三年排名行業第一。

究竟是哪些原因讓其成為重量級企業採購管理第一選擇?在這些亮眼的數據背後,京東到底做了哪些努力?

傳統採購,費心費力費神

傳統企業採購都有其一套相對固化的流程,要經過詢價/報價、招標/投標、競價談判等,大型企業還要考慮到分支機構的採購管理問題,當採購需求被提出後,採購部門會把各類需求彙總起來,尋找合適的產品以及供應商,如遇到企業有緊急需求的情況,常會因供應商的服務能力導致採購成為短板。

傳統採購模式中,除了產品價格虛高導致企業要在通用物資採購中投入不小的成本外,最大的弊端是信息不對稱,採購效率低,管理層只關注成本與流程法規,採購員則來回奔波。

一位資深採購人稱:

“做採購這一行永遠不會滿意!作為公司來講,降本增效的計劃一直在持續進行。但是每個供應商都有自己固定的銷售系統,不會因為一家企業的零散需求就打破原有的定價,而且能夠接觸到的都是三四線經銷商,價格上沒有一點兒優勢!有些說有自己的網上商城,但下單後履約過程仍然是傳統的線下方式。再加上採購品類繁多,審批流程複雜、送貨慢,真是苦不堪言。”

以辦公用品採購項目為例,對採購項目進行評價的最終目標是採購績效提升的幅度,是否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節支”利潤。然而現實中,採購流程涉及多個部門,耗時耗力,效率低下,再加上缺乏有效監督機制,已經成為企業物資管理工作中沉重的負擔。落後的傳統採購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保持競爭力的管理需求,改革勢在必行。

智能採購,為企業提效升級

針對傳統採購模式的弊端,京東推出了智能採購解決方案,致力於解決以往線上線下采購中難以攻克的問題。

連續三年採購行業排名第一,京東企業級業務到底做對了什麼?

可以說,它為企業級用戶所提供的早已不侷限於商品,而是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大價值的深度服務,以6大通用技術標準,結合8大智能化支撐平臺,對採購中心的7大環節實現改造,使得采購行為更加人性化、精準化、生態化,引領企業採購正式進入4.0時代——智能採購時代!

1)透明高效,正品保障

以“鐵老大”為例,上海、昆明等鐵路局與京東企業購合作後,針對鐵路局特有的多元化、複雜化採購場景需求,京東通過智能採購解決方案,從前端的商城系統搭建,到後續的履約流程設計,以及全流程信息流的打通,滿足鐵路局採購高效、快速完成全流程電子化改革的需求,使得上述客戶相較於傳統採購渠道節支率達到15%;而從下單到貨物運抵的時間也從平均8天縮短為3天,綜合節支率較合作前提升17.6%。

不同於以往低效率的招標方式,在電商平臺上輸入商品編碼、下單、採購、完成,輕點鼠標,整個流程下來還不到5分鐘,即可完成傳統採購的全部採購流程。同時,完全開放透明的模式,也能避免之前配送流程不可控、線下供應商配送時效差等問題。

2)全流程電子化,售後完善

雖然現在多地政府都已經觸網,但採購電子化程度尚不充分,僅僅只能實現商品展示和在線選購,距離真正的全流程電子化還有一定的距離,供應商報價不好約束,倉儲、配送成本高,無法及時反饋和保證售後。

在與京東合作後,依託京東的大數據平臺,可以快速導出匹配採購需求的產品池,縮短採購人的決策週期,通過分析採購歷史行為,給採購決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清晰的數據決策報告。比如根據該政府的日常需求、品牌偏好等細節,實現對用戶未來需求的精準洞察,並對下一次採購進行預測,指導科學決策。天津市政府採購中心引入京東平臺進行系統對接後,通過電子合同、電子發票、電子簽章、電子簽收等方面的合作,成為全國首個全流程電子化政府採購平臺。

此外,基於京東企業級供應鏈為政府採購、供應商提供諸如“倉配送裝一體化”服務,品牌廠商授權京東的安維服務也將向線下供應商開放,為政府採購提供品牌商品質的專業級的售後服務。

以智服人,讓管理更智能

企業管理離不開對員工福利方案的完善,無論是員工福利的商品預訂、供應商選擇、商品調換還是發放的形式,都是困擾企業福利採購人員的一大難題,所以京東在制定採購解決方案的時候也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提供了從信息收集、匹配,到決策、履約的一站式採購服務。依託京東大數據、AI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員工標籤化和智能畫像,並通過智能選品BI推薦,讓日常福利發放與員工滿意度之間達成最佳契合。比如瞭解每一位員工的喜好,在某位員工生日時提前備好禮物,以及在新員工入職時也能很貼心的提前備好物品。福利發放週期由過去的一兩個月,縮短為最快5天內完成。

可見,京東打造的智能採購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企業級採購流程“輕運營”的範本,既包括數字信息化轉型,也包括業務的信息化改革,企業可以自行整合需求、打破“渠道定製”、做到合理風險管控,以往需要多個部門、幾十個人才能完成的採購任務可以精簡到一個崗位,評價節支率下降15%,對於整個企業管理更是一個質的飛躍。

這也是國內外500強企業,特別是一大批大中型企業選擇京東企業購的原因。

未來的採購一定不是滿足採購者自身,而是滿足各個場景,京東在這個領域已經先人一步成為了引領者,蛋糕很大,要想稱霸企業級服務市場,除了自身的核心優勢之外,必須推出更多功能和場景,強調其開放合作的態度,營造多方共贏的局面。

連續三年採購行業排名第一,京東企業級業務到底做對了什麼?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京東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圍繞智能採購的驅動技術,也將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得到更廣泛、深入的應用,使採購行為更加人性化、精準化、生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