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銀元:清朝龍洋之——湖北省造

上一篇講了廣東省龍洋,今天講一下湖北省造龍洋的各個版式和來歷。水平有限,但盡力解釋清楚,希望對喜愛這些知識的朋友們有些許益處,便不勝欣喜。


中國近代銀元:清朝龍洋之——湖北省造

我國龍洋自廣東錢局開鑄以來,由於製作精美,成色分量均有嚴格的定製,廣受百姓商家喜愛,後來為各地效仿。

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之後,根據廣州銀元局的經驗,在武昌籌建了湖北銀元局,是我國第二家機鑄銀元局。​

湖北銀元局於1894年正式開鑄,也有幾種版式,我這裡大致敘述一下,讓大家有個初步瞭解,至於細微版別,以後再一一研究。

第一版,湖北省造“本省”光緒元寶

這是湖北銀元局建成後的第一版銀幣,正面光緒元寶四字,上緣湖北省造,下緣庫平七錢二分。背面龍圖兩側分書“本省”二字。意為僅限本省流通。後來有人提議,認為多此一舉,就回收重鑄,未能流通。有七錢二分和七分二釐兩種,鑄造量很少,存世量稀有,是天價銀元的一種。
中國近代銀元:清朝龍洋之——湖北省造

第二版,普通湖北省光緒元寶,鑄造於1894年。是在“本省”湖北龍之後最終定版大量鑄造發行的一種,圖文除了取消“本省”二字,其餘均未改變。面額有七錢二分、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三分六釐五種。其中三錢六分和三分六釐鑄造量較小,存世量不多。目前來說,湖北省光緒元寶銀幣七錢二分價格在2000元左右,美品價高,三錢六分價格還要高一點,普通流通品也接近3000,美品上4000多。一錢四分四釐和七分二釐價不高,一百多兩百的樣子。三分六釐可就稀有了,美品過萬不是問題。
中國近代銀元:清朝龍洋之——湖北省造

第三版,就是大名鼎鼎的湖北雙龍一兩了,該幣鑄造於1904年也就是光緒三十年。就是當時著名的歷史事件“元兩之爭”的產物。光緒皇帝主張幣制與世界接軌,銀元主幣為一元,分量七錢二分,等同於外國貿易銀元,便於流通兌換。慈禧太后主張延續中國銀量單位舊制。以“兩”為主幣單位。而張之洞時任湖廣總督,是支持慈禧太后的守舊派,於是下令鑄造了幣值為一兩的湖北雙龍。該幣正面書大清銀幣四字,上邊緣書“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下緣為庫平壹兩。背面是二龍戲珠圖,中間“壹兩”二字,重約36.7克。也分大字小字兩版,大字的更為稀有。
中國近代銀元:清朝龍洋之——湖北省造

由於分量與世面常用流通銀元不同,折算繁瑣,兌換不便,百姓商家不樂用,最終未能大量流通。存世不多,價格不菲,十多年以前我見過一位朋友從拍賣會拍到一枚,價格七萬多,現在保守應該在十萬以上。
中國近代銀元:清朝龍洋之——湖北省造

第四版,湖北省宣統元寶。鑄造於1909年,就是宣統元年。1908年光緒帝駕崩,次年宣統繼位,所鑄龍洋改光緒元寶為宣統元寶。其餘圖文於普通湖北光緒元寶龍洋基本一致。面額有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其中主幣七錢二分為常見龍洋,流通品價格在兩左右,美品較高。一錢四分四釐和七分二釐鑄造發行量極小,價格不菲,交易市場很少見。


中國近代銀元:清朝龍洋之——湖北省造

另外1911年(宣統三年),湖北造幣局還鑄造過一種一角的小銀豪,背面也是龍圖,但由於同年辛亥革命爆發,改幣未能發行流通,世所罕見。

湖北銀元局所造龍洋大致就這麼多了,其實每種版式還有很多不同版別,那就需要細細研究了。不過我們需要先知道個大概,再慢慢深入,這裡我就不再贅述。
中國近代銀元:清朝龍洋之——湖北省造

辛辛苦苦整理的文章,歡迎朋友們轉載,但盜版還改名字的朋友,請您自重!

祝大家收藏愉快!萬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