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部,安定门立交桥东侧,属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内大街,南与箭厂胡同相通,北有二条支巷通安定门东大街。全长632米,宽6米,沥青路面。五道营胡同明朝叫武德卫营,清代讹称.名字虽已面目全非,但也是因驻扎军队而得名的。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五道营胡同,明朝属崇教坊,称武德卫营。据传此地为明朝守城的兵营驻地。到了清朝讹传为五道营。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小头条、小二条并入,改称五道营胡同。这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还有各种最时髦的餐厅和服饰,隐藏着很多潮人才懂得的小店。它和南锣鼓巷一样精彩,却又比南锣鼓巷多了一丝文艺气息,这里更慵懒,更清净,更京味。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这里的小店比南锣鼓巷更有特色,店大半都是外国人和海归开的,许多店主还是导演和文艺工作者。客流量相对较少,但氛围好,文化多元,让人喜欢这里的味道和气氛。商家和老住户共存,时尚和京味儿“混搭”,历史与现代气息融合,艺术与平民生活接壤,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全长为1552米,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在近代,这里曾是著名的使馆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先后有英、法、美、俄、日、德、比利时等国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并将东交民巷更名为使馆街。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命令入城仪式必须经过东交民巷,从此洗刷了50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

1949年以后东交民巷仍被作为使馆区,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馆都迁往朝阳门外三里屯一带的馆区。现在的东交民巷已经是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道路两旁的西洋建筑还在向过往的人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西交民巷

西交民巷是北京的一条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区南部,与长安街平行,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北新华街,中与羊毛胡同、前细瓦厂胡同、辇儿胡同、平安胡同、人民大会堂西路、兵部洼胡同相交,全长6.5公里,是北京最长的胡同,共有146个门牌号。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该胡同在明清的地图上称为"西江米巷"。西交民巷是晚清以来到二十世纪后期约一百年的金融街。 街内有张廷阁宅(双合盛酒厂老板宅院)、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旧址、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以及大陆银行旧址、北洋保商银行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西交民巷是晚清以来到二十世纪后期约一百年的金融街。早年在西交民巷内还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太常寺、銮仪卫等衙门。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巷子南口有一家“南锣民俗文化馆”,黑底金字招牌,红砖色木质门敞开,一进门就能看到吹糖人、捏面人的摊位。南锣民俗文化馆负责人阿龙说,现在的南锣和印象中小时候的样子更像了。这条明朝的“昭回靖恭坊”,清朝的“罗锅巷”,如今终于恢复了几分当年风貌。

北锣鼓巷

大名鼎鼎的南锣鼓巷早已尽人皆知,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南锣之外还有北锣。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北锣鼓巷,安定门内大街西侧,呈南北走向。北起安定门西大街,南止鼓楼东大街,东与花园北巷、花园前巷、车辇店胡同、谢家胡同、分司厅胡同、北下洼子胡同、大经厂胡同、大经厂西巷相通,西与东绦胡同、千福巷、朗家胡同、纱络胡同、净土胡同、琉璃寺胡同、华丰胡同相通。全长866米,宽7米,沥青路面。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这里尚未被商业气息熏染,安静宜居。静谧的胡同小巷里,无数有趣的人和店藏匿其中。躲开南锣和鼓楼大街上川流熙攘的人群,逛逛北锣,享受一下缓慢的小时光也是别有滋味。

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众俗称前门大街。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前门大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明朝中叶,由于商业的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珠)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成为一条商业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栅栏儿”也在其中。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明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为了解决进京应试举子的住宿问题,在前门大街两厢建立了各地会馆,这样也促使前门大街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现如今,有很多老字号在前门大街都设有门店。

鼓楼大街

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与钟楼一起,元、明、清时为北京全城报时中心。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鼓楼大街大街古朴厚重,两旁分布着四通八达的胡同、许多老字号商店与各种老北京小吃,灰色的砖墙、红瓦片的屋顶,偶尔能听到京片子的叫卖声,是非常有北京特色的街道。

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清代名"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又称国子监胡同。民国以后称国子监。1965年称国子监街。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其周围的胡同,不少与国子监相关,诸如国学胡同,箭厂胡同等。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2008年6月14日,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国子监古街重新以"旧面容"示人,经过修缮后的孔庙和国子监已经恢复了历史上的格局与规制,正式对外开放,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开馆。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属西城区厂桥地界,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根据明朝时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这条胡同叫做“打鱼厅斜街”,据朱尊彝所著《日下旧闻考》的记载清乾隆年间这条胡同被称为“鼓楼斜街”,到清末时鼓楼斜街改名烟袋斜街。

行走在这些具有京味儿的地方,感受北京文化

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现在烟袋斜街已经和鼓楼,南锣鼓巷等知名景区一样,都是每个在北京的人闲暇时寻找美食,看古玩,赏书画古建筑的好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