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得殺了呂伯奢嗎?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曹操因為這句話被罵了上千年,但是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捉放曹”非常經典,並被改編成戲曲、相聲等傳唱至今。這段故事講的是曹操行刺董卓未遂,逃亡路經中牟縣被捕,縣令陳宮見曹操是個人傑,便放了曹操並與他一同逃亡。二人逃到成皋呂伯奢家中,曹操疑心呂伯奢一家要圖謀自己,遂將其滅門,而後發現是誤殺,曹操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就因為這一句話,曹操揹負上了千古的罵名。如果僅從文學的角度來講,這一段劇情可謂是神來之筆,將曹操多疑、自私的性格刻畫的栩栩如生。但文學是文學,歷史是歷史,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有著嚴重的“擁劉反曹”傾向,所以演義上記載的內容,肯定和真實歷史出入甚大,甚至有抹黑曹操的嫌疑,所以想要探究曹操究竟是否殺了呂伯奢,是否說過這句話,我們要從史書中尋找答案。

曹操真得殺了呂伯奢嗎?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圖片來自電視劇《新三國》

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卓到,廢帝為弘農王而立獻帝,京都大亂。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卓遂殺太后及弘農王。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

三國志》作為記錄三國時期歷史的一部正史,可信度是比較高的。然而《三國志》的記載非常有趣,壓根就沒有出現呂伯奢,也沒有出現陳宮。而且曹操逃亡也不是因為行刺董卓未遂,是因為曹操不接受董卓的封賞而逃亡的,所以曹操殺呂伯奢更是子虛烏有了。

曹操真得殺了呂伯奢嗎?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陳建斌版曹操

王沈《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根據《魏書》記載,曹操也是因為不接受董卓封賞,因而逃亡。這次的記載中,出現了呂伯奢,但是呂伯奢本人不在家,他的兒子與賓客們要搶劫曹操,當時曹操身邊還跟了“數騎”,最終曹操等人殺了呂伯奢家人。從《魏書》記載來看,曹操殺人是出於“正當防衛”,是呂伯奢兒子圖謀不軌在先,曹操迫於無奈才殺的人,這裡曹操的形象和《三國演義》中截然不同,瞬間洗白了。

但是《魏書》的歷史真實性遠遠不及《三國志》,其作者王沈是在曹魏正元年間奉命編撰的《魏書》,故“多為當權者隱諱”,何況王沈這個人沒什麼骨氣,幹過賣主求榮的卑鄙之事,所以《魏書》中有關這段歷史記錄的可信度存疑。

曹操真得殺了呂伯奢嗎?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於和偉版曹操

劉義慶《世說新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世說新語》中的記載,確實就是曹操疑心呂伯奢之子圖謀不軌,於是夜殺八人而去。但是這裡記載的,同樣是呂伯奢沒有在家。

曹操真得殺了呂伯奢嗎?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圖片來自電視劇《三國演義》

《世說新語》作為一部筆記小說,歷史可信度要高於《三國演義》。它中間有的歷史故事就是來自於《史記》、《漢書》等正史的記載,但是部分故事來自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

孫盛《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這裡的“食器聲”肯定是指磨刀聲,不會是說鍋碗瓢盆發出的聲音,所以導致了曹操的疑心。曹操殺人以後,終於說出了這句有名的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三國演義》的劇情極有可能是從這裡演繹出來的。但是這裡“悽愴”二字,全然刻畫出了一個與《三國演義》不一樣的曹操形象,這裡的曹操內心是悲傷的、後悔的,他說出這句話是用來自我安慰的,全然沒有了自私、毒辣。

曹操真得殺了呂伯奢嗎?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圖片來自電視劇《新三國》

孫盛不同於王沈,時人評價孫盛“作史有董狐遺風,極重史德”,他曾經所作的《晉陽秋》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被譽為“詞直理正,鹹稱良史”,所以他所記載的歷史,還是有可信度的。

曹操真得殺了呂伯奢嗎?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陳建斌版曹操

通過上述的對比,我們發現歷史的真相撲朔迷離,每一家都有不同說法,到底誰真誰假,真得很難下定論,難怪有人感慨“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我相信人性是深刻而複雜的,沒有一味的壞人,也沒有一味的好人,尤其是這種亂世之雄,性格更是複雜,如果用“臉譜化”去定義他們,難免有失偏頗。

你覺得曹操到底有沒有殺呂伯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


歡迎關注“嘉道文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