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向康熙告御状 说仆人向他敲诈勒索 康熙听完却将尚书抓进监狱

尚书向康熙告御状 说仆人向他敲诈勒索 康熙听完却将尚书抓进监狱

告御状,又被称为“叩阍”,“凡吏民冤抑诣阙自诉者,曰叩阍”,比较常见的有敲登闻鼓和邀车驾(拦皇帝的车驾喊冤)两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告御状的往往都是受冤屈的百姓,因为投诉无门,不得已才去找皇帝申冤,事实上告御状并不是百姓的“专利”,官员向皇帝告御状者也不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是清朝康熙年间满族户部尚书希福纳向康熙皇帝告御状,反而被查处下狱的故事。

康熙五十三年,正在御座上批阅奏章的康熙皇帝突然接到了满族户部尚书希福纳的状纸,只见这位臣子老泪纵横,控诉着自己的仆人长命儿伙同左都御史的儿子常有以及8名太监、数名其他权贵的仆人闯到他家中抢劫财物、敲诈勒索的恶行,希望康熙能够替他主持公道,赶走并处罚这些在他家里横行的恶人。

清朝的皇帝中,康熙是属于对臣下比较仁慈的那种,一听说自己重用的大臣在天子脚下竟然被家人所欺侮,当即表态,一定会替希福纳讨回公道。将这位老臣打发走以后,康熙静下心一想,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尚书向康熙告御状 说仆人向他敲诈勒索 康熙听完却将尚书抓进监狱

首先,希福纳身为户部尚书,朝廷二品大员,怎么能会被人如此欺压而不敢赶走这些无赖、报官法办,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其次为什么他的仆人敢伙同外人敲诈勒索希福纳,想必是有什么把柄来要挟希福纳。

此时康熙皇帝又回忆起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年希福纳贪腐一事。话说康熙四十九年,康熙曾命令审计户部这几年的收入支出,发现户部官员有贪污受贿的行为,其中又以当时户部尚书希福纳数量最多,累计达到20余万两。康熙皇帝大怒,一气之下罢免了希福纳的官职,不过康熙对贪污官员惩罚向来不重,加上希福纳办事得力,不久又复了职。

想到这里,康熙对希福纳告御状一事大概有了猜测,于是他便派亲近大臣去彻查此事。经过一番查探,事情的真相逐渐水落石出,原来希福纳的仆人长命儿发现自家主人当官贪婪好财,经常贪墨收受贿赂,于是便起了向主人讹诈的念头。长命儿苦于自己身价低微,怕被主人灭口,于是又找了左都御史的儿子常有和一些太监、权贵的仆人结成同伙进行讹诈。

尚书向康熙告御状 说仆人向他敲诈勒索 康熙听完却将尚书抓进监狱

可没料到,刚讹诈一千多两银子,希福纳就想到了告御状这个点子,他原以为他只要表现得可怜一些,以康熙皇帝宠爱臣子的性格,便会查也不查将长命儿这些无赖流氓处置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康熙也是个聪明人,一下就发现了事情的不合理之处,并派人暗中调查,希福纳的阴谋也就此败露。

此外,就在希福纳找康熙告御状的第二天,希福纳的另一个仆人虎儿也来到官府揭发希福纳侵吞库银一案,经查实,希福纳侵吞库银九万七千两。最终两罪并罚,希福纳被判斩监候,秋后处决,贪墨银两充公,长命儿以及其他流氓无赖也一并处死。

其实以希福纳的地位和权力,摆平长命儿等人的敲诈勒索有很多种方式,可他偏偏选择了告御状这一条路,而康熙皇帝又是个聪明的皇帝,一举识破了他的阴谋,以致功亏一篑,身败名裂。

尚书向康熙告御状 说仆人向他敲诈勒索 康熙听完却将尚书抓进监狱

不过幸运的是,康熙为了彰现他的仁慈和盛世,对官员的贪污一直采取宽恕、甚至是放纵的态度,如希福纳,这已经是第二次贪污被查,涉及金额之大,放在他爹顺治、他儿子雍正手里估计都难逃一死,但康熙皇帝还是放了史福纳一条生路,“着从宽免死”。正是这种“仁慈”,也造成了康熙晚年国库空虚、官员大面积贪腐,以至于雍正登基后不得不大力肃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