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要离开船厂?

年轻人为什么要离开船厂?

前一段时间我在龙船发了第一个帖子,就是纪念一下自己从船厂离职。没想到大家的反响比较热烈,也都进行了积极友好的讨论。有的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我要从江南厂离职,毕竟是央企二级机构,比国内的小船厂还是强多了,那么我就开个帖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并且也欢迎各位朋友们参与讨论。

不知不觉,从船厂离职已经一个多月了,有时候做梦梦到了船厂的情景,还是会惊出一身冷汗。此刻我也能够心平气和的聊一聊,我为什么放弃了船厂的工作。同时,我也希望能给还在船厂的同事们,以及船舶专业的学弟学妹们讲一讲船厂的情况,让你们在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有一个参考。

我的上一家公司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没错,前身就是那个历史课本中的江南制造总局。平心而论,在我国的众多船厂中,我们公司是当之无愧的龙头。然而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在龙头企业也并未享受过龙头的待遇,对于新进2年以内的员工,薪水是远低于上海市白领的平均工资的,身边有一些同事,对象的工资大概是他的2倍左右。当然,对于一家公司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我就列举一些事实,具体如何还请自行判断。

1.船厂一般都在沿海城市分布,很多人可能要面临背井离乡的情况,一年回家一到两次,父母年事已高,如何照顾是个问题。

2.由于行业不景气,船厂的工资普遍偏低,一般到手5000多块吧。不过公司会提供宿舍,中午也有一顿免费的工作餐,想攒点钱还是可以的。不过面对上海的高房价,我不知道普通家庭的人凭什么买房。

3.宿舍一般是3人间,基本上是十分拥挤的状态,没有个人隐私空间。

4.如果你是男生,进船厂之前没有对象,那么恭喜你,你可能要单身很久了。船厂的年轻女孩子非常少,尤其是生产现场更是几乎看不到(作为大学生的你应该不会想找技校出来的吧),每天面对一群油腻中年大叔,工作幸福感还是非常低的,学工科的同学应该在大学的时候就懂这个感觉。

5.造船是一种高危制造业,生产现场有各种噪音、粉尘伤害,各种机械设备都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在现场待久了会给人一种自己成了农民工的错觉,不是很适合书生气浓厚的大学生去。职能部门和设计部门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基本就是坐办公室。

6.造船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船舶设计也更多是基于经验技巧,本身的科技含量并不算顶尖,当然我们公司也在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有这方面技能的可以考虑加入。

7.船厂一般都在远离市区的地方,比如我的前东家就在远离上海的一座小岛上,在上海人眼里,那儿根本不算上海。平时去市区大概2个小时的车程,基本是别想享受大上海的灯红酒绿了,节假日倒是可以去市区腐败一下。如果你能耐得住寂寞,可以考虑船厂。

8.船厂一般是大型国企,里面各种利益方盘根错节,作为一个新进大学生,晋升通道十分不明朗,可能做几年工资也没有多大的提升,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回报渠道,这种看不到未来的感觉才是最可怕的。

9.船厂这种地方呆久了,容易让人产生懈怠的心里,甚至有一种“这样也不错”的错觉。就好像鸵鸟一样,得过且过的度过每一天,不会去努力学习成长,因为周围人都是这样。

10.工作接触到的人太狭窄,就是身边的同事,有的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服务商,与社会严重脱节,呆久了缺乏可迁移能力,想转行非常困难。

年轻人为什么要离开船厂?

作为一个在船厂呆了几年马上要转行的人,觉得楼主很多事情还是有些片面,我来补补刀:

1. 父母照顾不是问题,而是大问题,从我接触到的很多员工来说,很多只有父母病重即将离去才有时间回去看一看,虽然船厂多数是国企,请假相对人性化,但是对于多数独生子女来说,70岁以上身体不好的绝对是个大问题,而且目前来看根本无解,人越大越想回馈父母,这一愿望基本是奢望。

2.到手五千多块在船厂基层里面不算低,君不见众多民企3000多,某厂只有2000多,江南年终奖也算给力,上海几个厂税后全年总收入平均下来一个月6000到7500左右吧,低吗?在船厂提供住宿的前提下不低了,但是如果以上海国企的平均收入看横向对比绝对是非常低,即使和自己前几年收入对比也是没什么涨幅甚至是下降的。

3.宿舍三人间确实非常拥挤,想住的好一点儿可以去外面租房,交通水电等等算起来一个月要多大概1300到2000,以这个税后工资看,一个人出去住是很没性价比的。

4.进船厂之后还是有不少人在本厂找到对象的,基本都是高低配,女性资源稀缺的厉害,不要瞧不上技校的,很多技校的小姑娘更是瞧不上你,你是领导还是你有房还是你家有矿?三十岁单身的甚至一次都没谈过的在船厂比比皆是,大龄魔法师自己施法都难,为啥,三人间啊没隐私啊,前几天我早上起来看到对面楼里有个没穿衣服的妹子,我觉得他们也是心大,当然也有不少男同胞两地分居,房子买在江浙,周末回家吧。

5.在现场接触工人久了以后人文素养会下降的,和我同一届的女孩子有的张口闭口妈的好烦躁,各种荤段子讲得飞起。同时现场高危、粉尘、高温的环境,那绝对是对人梦想和自信的摧残,以前每次查舱我就想问自己,为啥要干这个活?办公室还算好,但是环境一样一塌糊涂。去年看到平安和太保的办公室,虽然一个月才1万,但是我心动了,不是我不能吃苦,我想换个好环境吃苦。

6.很多常常并不涉及船型开发,更多的是生产设计和详细设计,很多详细设计都是基于前面船型改来改去,但是东西还是能学到不少的,至于现场能学到多少就不好讲了,反正越是靠近现场学到的东西越窄,转行越不利,比如做机装的,尽量接触一下调试,搞焊接的,尽量接触一下质量、计量等,为以后跨行打接触,毕竟技术、管理不分家。各个船厂虽然都在喊什么2025,实际上管理技术还是比日韩落后很久,真有能弄自动化物联网ARVR设计系统开发等人才千万别来船厂,尽量去外面做,因为别的行业已经开始起步了,从我接触下来不少船厂就是喊喊口号,让他投入钱搞个系统都是抠抠索索。

7.长兴岛这个地方,只能算是上海的造船工业基地,真的是要啥啥没有,你出去吃饭都是听到造船的在吹牛逼,基本上这岛上10万人,5万原住民,4万中船,1万振华吧,毫无乐趣,幸好几个厂还有班车下岛,灯红酒绿还是不体验了,没钱。

8.传统船企其实晋升路线非常清楚,就是熬年限等着阳光普照涨工资,就目前船厂积压的人员和未来几年形势看,进厂五年如果没啥背景能提个主管算运气不错,能提个两杠副职基本上祖坟冒青烟了,所以基本上是有投入没产出,喜欢摸鱼可以来,来了尽量少说话,里面不少人过去是同学/邻居/亲戚/夫妻/朋友。

9.进厂以后第一波分化通常在农历年前后,第二次在三五年,剩下的基本是求稳成家了,走也不好走,留又留不下,非常的煎熬。

10. 除了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更多的还是在做本专业的事儿,所以我觉得除了专业要硬,还得会做人,随时准备跟着服务商跑路/跟船东跑路,和我一起进场的一位同学目前已经进入船公司当机务助理去了。

11.关于在上海买房子的问题,我只能说你想太多,岛上的房子现在很多人都不是咬咬牙买一买了,而是根本买不起,新开盘的两个均价3万,这两年不买以后更买不起,为啥,马上通地铁了,岛上的小学更是稀烂。

现在在沿海城市买一套房子,今年买了,明年可能就升值20%,100万的房子赚20万。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不靠家庭资助,想要买上房子,impossible。如果一套一百万的房子首付30万,房价每年升高10%,第n年的房价是100*(1+10%)^n,此时的首付是 100*(1+10%)^n*30%,假设大学生第五年买上房子,那么他五年应该积蓄48万,也就是每年应该剩下9.8万,他的月储蓄金额大概就是八千多一点。请问这可能吗?显然,不可能。你只有通过六个钱包才能买上房子。

在现有的情况下,无论身处什么单位,都要以当官为最终目的。所谓技术就是敲门砖。为啥要当官?因为你要去当那只看得见的手,制定规则,分配资源,这个时候,你给你自己分配的最多,所以富了。不当官,被别人管理,那你别想富。

有些人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去这么干?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而这个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状态变得更好。如果评价状态变得更好,莫过于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解释。

在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所有的人,包括政府雇员都要受到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行为。所有人在规律的支配下行动。在在非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有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节,这只看的见的手就是机关事业单位,所以人人都应该去当这只看得见的手。

一个人要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在两方面下手第一,就是认识你自己的需求;第二,认识外部世界。

但是,现在的人大多数人既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外部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有些人自认为知道,但是实际上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