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星」每2600萬年回歸一次太陽系, 地球能逃此劫嗎?

楊默晗


應該說這種觀點目前來看只是猜測,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理論上的切實依據!

“復仇星”被認為是一種紅矮星或者褐矮星,是太陽的伴星!有些科學家之所以給出這樣的推測,是因為宇宙中大多數恆星都是紅矮星,同時很多恆星都有自己的伴星!

同時,科學家們發現每隔2600萬年,地球上就會經歷一次生物大滅絕,於是科學家就猜測可能就是這種所謂的“復仇星”惹的禍!具體是怎麼“惹禍”的呢?

“復仇星”被認為位於距離太陽1.5光年得罪位置(平均距離),每隔2600萬年就會經過龐大的太陽系邊緣區域-奧爾特雲,那裡有數量龐大的冰狀體,也就是彗星。“復仇星”的到來破壞了奧爾特雲的秩序,它強大的引力造成大量彗星飛進內太陽系,給地球帶來威脅!發生在6500萬面前的恐龍滅絕事件甚至都被認為與“復仇星”有關!

不過由於“復仇星”過於昏暗,科學家們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目前的一切推測也都只是一種假說,“復仇星”到底存不存在都是一個未知數!

雖然“復仇星”十分暗淡,很難直接觀測到,但以目前人類科技水平,不需要直接觀測也應該能發現“復仇星”的存在(前提是真的存在),比如通過“凌日效應”,還有“復仇星”影響太陽及其行星的運行軌道等都能判斷“復仇星”是否存在,天文學家們尋找更加昏暗的地外行星就是經常用這兩種方法!但科學家們並沒有發現“復仇星”真的存在,所以它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的恆星,並不存在!

即使真的存在,真的會每隔2600萬年光臨一次太陽系,我們也不必驚慌,因為讓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大約1000萬年前,也就是說下一次生物滅絕遠在1600萬年後,如此遙遠的未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那時候人類早已走出太陽系!


宇宙探索


復仇星即“涅墨西斯”星,它可能是一顆紅矮星,以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涅墨西斯來命名。

這顆復仇星是設想中存在的星體,是太陽的伴星,其公轉週期,推斷為2600萬年。

復仇星距離太陽大約在5萬-10萬個天文單位內,推斷它的視星等在6以上,所以在夜空中,人肉眼不可見,這顆復仇星週期性的經過奧爾特雲。

最初這顆星體是怎麼來的呢?

是理查德·A·穆勒提出來的,據他研究,他認為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有周期性,且每過2600萬年就大滅絕一次,於是他提出太陽存在這個伴星,每2600萬年抵達近日點,屆時將擾動奧爾特雲的彗星,引力干擾這些彗星原本的運轉軌道,使其偏向於內太陽系,這將顯著增大彗星撞擊地球的概率。

之後天文學家試圖利用望遠鏡尋找這顆星體,但多次尋找下,都以失敗告終,這可能真的只存在於設想中罷了。週期性的物種大滅絕可能另有其因。

如果這顆星體真的存在,它肯定會被人類探測到,天空中已有的望遠鏡以及準備發射的望遠鏡肯定會在近些年尋找到這顆星體,如果它真實存在的話,不過我覺得它存在的可能性很低,因為它是如何起源的呢?莫非是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太陽的引力捕獲的一顆流浪星體嗎?

即使這顆星體存在,也即便每隔2600萬年,地球就會遭遇一次物種大滅絕,我想這些對於人類的影響很小,人類作為智慧種族,幾千年的發展就已經今非昔比,所以不必要為這顆復仇星擔心。


一枚遊戲科幻迷


這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流言,也是杞人憂天。這件事的起因是一個叫查德.穆勒的美國物理學家,在1984年異想天開的提出太陽有一個伴星的假設,並且把這個伴星命名為“涅墨西斯”星,這個“涅墨西斯”是希臘神話裡的復仇女神,因此人們就把這顆想象中的星叫“復仇女神星”。

事實上,查德.穆勒在提出這個假設的時候,沒有任何證據和計算依據,只是根據宇宙中恆星一半都有伴星的情況,結合當時美國有兩位古生物學家發現地球大約每2600萬年就會有一次大災難,導致生物大滅絕的情況出現,就提出了這個假設。而一些科學家也發現太陽會朝某個方向作加速運動,已知銀河系的引力不能解釋這種現象,就迎合了這個伴星的假設。但這個假設提出幾十年,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有這麼一顆恆星存在。

有人認為這顆伴星是比較小的紅矮星,由於光度小,所以難以發現。但要發現一顆距離我們很近的恆星,並不只靠“看見”,還有很多手段觀測,比如引力攝動。

距離我們4光年的紅矮星-比鄰星可能存在一顆宜居帶的行星,科學家們雖然沒有直接觀測到,但通過這顆紅矮星的運行情況,就能夠計算出這顆行星的大概狀況;我們太陽系的海王星最早就是根據天王星軌道運行情況異常而預言發現的。如果太陽真的有一顆這樣的伴星,肯定會對太陽系的星體運行甚至太陽本身運行方式都會發生影響,幾十年來就應該能夠觀測出一些狀況,可惜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這樣一顆伴星的存在。

天體科學家們運用這個假設本身的錯誤就能夠推翻了這個假設。

如果真有這麼一顆伴星的存在,根據其軌道週期2600萬年計算,其軌道半徑近日點為50000個天文單位,遠日點為10000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為1.5億公里),其軌道半徑將在0.8-1.6光年,這樣一顆恆星這樣巨大運行軌道肯定會受到附近恆星的引力攝動,這個軌道就會改變,不可能會形成2600年的準確固定週期。因此如果真的是2600萬年有一次物種大滅絕的話,又真的有這麼顆伴星的話,這個大滅絕也與這顆伴星無關。

綜上所述,這個所謂復仇女神星毀滅論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流言,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即使真有其事,我們也無需杞人憂天。

地球上一次生物大滅絕現象出現在1100萬年前,如果真有這個2600萬年的規律,下一次大滅絕現象將出現在1500萬年以後。這樣人類就還有1500萬年的發展空間,而科學家們測算只需要5000年人類就可以達到恆星級文明(宇宙二級文明),這種文明的人類已經可以完全掌控和利用太陽系全部資源和能源,連太陽也可以控制了,何況一個小小的伴星?

所以奉勸擔心這個問題的人們放心睡你的安穩覺吧,你的子子孫孫都不會被這個復仇女神星所“復仇”,相反,如果“她”真的到來,也不過給你的子孫後代們送來了一個能量球。

這就是時空通訊的觀點,歡迎理性討論點評發表高見。如喜歡本文可以轉發轉載和收藏,但需註明出處,尊重作者原創版權。多謝朋友們的關注支持和理解。


時空通訊


“復仇星”每2600萬年迴歸一次太陽系, 地球能逃此劫嗎?

應該就是傳說中太陽的伴星“涅墨西斯”吧,人為想象出來的一顆太陽的黑暗伴星,其距離約在5000至10000天文單位外,當然理論上確實有存在的可能,但實際存在的可能性比較低的,當然我們在這裡不排除這個可能性,僅僅分析下回歸後對太陽系產生的影響!

從賽德娜極為橢圓的軌道分析,也許太陽的黑暗伴星還真有一些存在的可能性;根據分析,其質量可能達太陽的1/15~1/10,如果其確實存在的話,那麼迴歸後將對太陽系所有的行星產生巨大的影響!

理論上,在與地球在非常遙遠的距離上錯過時並不會產生多少影響,但其軌道經過近日點時強大的引力會引起太陽活動的加劇,這個對地球影響是比較致命的;因為太陽的日冕拋射物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能被地球的磁氣圈擋在外面,但超強的日冕物質拋射就不一定了,也許將會導致大氣高層導致太陽輻射直達地面,繼而造成嚴重後果!

這是比地球尺度還大太陽表面活動

另一種情況則是近距離通過地球附近時,其巨大質量將引起地殼應力重新分配,簡單的說,就是大地震和超級火山爆發即將上演,這對地球更是致命威脅!

超級地震可能會成為家常便飯

超級火山更是進入競賽狀態

當太陽的這顆伴星繞過太陽從另一端揚長而去時,地球也許已經元氣大傷,當然生命滅絕應該還不完全至於,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蹶不振卻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上文中有一個情況需要特別注意,其質量將達到1/15~1/10,如此大的質量幾乎可以肯定為一顆氣態天體,只要大於80個木星質量以上,即達到太陽的8%即成為一個能點燃氫元素聚變的紅矮星,這個在這個臨界狀態的天體或者已經紅矮星狀態的天體表面的紅外特徵是非常明顯的,甚至我們的觀測設備能夠搜索到太陽系外褐矮星的紅外特徵,而其早已超過褐矮星只需太陽1.3%的質量下限,但設備卻無任何反應,只有一種可能,這個天體有非常大的概率不存在!也許未來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上天后會有一個靠譜的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首先要說明的是,問題中所謂的復仇星,即復仇女神涅墨西斯星只是科學家提出的一種

假說,並非確鑿的事實。

談及復仇女神,我們還得從地球週期性物種大滅絕說起。縱觀地球歷史,似乎存在一個恐怖的事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全球性物種大滅絕,週期大約為2600萬年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地球週期性物種大滅絕呢?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理查德·A·穆勒提出了復仇女神假說

該假說認為,太陽實際上是雙星系統的一員,與一顆伴星相互環繞,而這顆伴星會以2600萬年的週期接近太陽。當這顆伴星靠近太陽,從奧爾特雲穿越而過時,產生的擾動會使大量彗星進入內太陽系,使得地球被撞擊的幾率大大提高,造成物種大滅絕。

復仇女神假說曾經一度非常流行,但由於始終無法找到實質性的證據而逐漸日薄西山。

話說回來,就算復仇女神真的存在,其迴歸太陽系對地球上的生物(比如人類)來說可能是災難,但卻也難以對地球本身造成毀滅性影響,要不地球為何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


三體迷


宇宙產生於數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迄今為止,宇宙已經存在了960億年,而我們的地球,也已經45億歲了。近期,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難以再次擺脫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會導致地球可能遭遇滅亡的原因。

太陽系是宇宙中一個十分不起眼的星系,而對於同樣處在太陽系中其他星體來說,地球亦是十分不起眼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之所以在2600萬年後可能會遇到重大災難,也是因為太陽系中的某個星球對地球產生了影響。

不管是在宇宙中還是在太陽系中,行星間發生撞擊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事情。例如:在6500萬年前,尤卡坦半島水城遭襲導致了恐龍的滅亡。通過進一步分析,古生物學家發現,地球遭遇滅絕性的災難幾乎是週期性的,平均每過2600萬年就會出現一次。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查德—穆勒認為,地球發生週期性物種滅亡的主要原因是有一顆“陰魂不散”的紅矮星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科學界將其稱為“復仇星”。


哥就位


迄今為止,還未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這顆所謂的復仇星或稱涅墨西斯星的存在,我們基本無需擔心這顆恆星迴歸會引發地球生物大滅絕,這只是一種未經證實的假說罷了。

縱觀地球的過往歷史,似乎每隔2600萬年,地球上的物種就會出現一次大滅絕事件。對於這種長週期的現象,一些科學家聯想到了天文事件。考慮到銀河系中的恆星大都是比太陽更暗更小的紅矮星,並且這些恆星通常屬於多恆星系統,還有伴星與之互相繞行。因此,有些天文學家假設太陽可能也有一顆紅矮星或者褐矮星的伴星,只不過它又暗又小,並且與太陽的平均距離達到1.5光年(相當於9.5萬天文單位),導致我們一直沒有發現這個天體。那麼,所謂的復仇星是如何引發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呢?

在太陽系的邊緣,距離太陽0.8至1.6光年(相當於5萬至10萬天文單位)的區域內,聚集著太陽系早期殘留下來的冰狀天體,這裡被稱作奧爾特雲。根據太陽伴星假說,復仇星環繞太陽軌道的近日點為1光年,遠日點為3光年,公轉週期大約為2600萬年。也就是說,每隔2600萬年,復仇星會進入奧爾特雲之中,由於引力攝動,引發大量的奧爾特雲天體飛向內太陽系,從而導致地球被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增加。一些科學家認為,具有極高偏心率的塞德娜矮行星可能就是受到了復仇星的引力攝動。

不過,塞德娜矮行星的證據十分牽強,很多科學家並不贊同太陽伴星假說。此前,NASA的一項研究發現,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並沒有明顯的週期性現象,所以太陽伴星假說自然也就站不住腳。


火星一號


簡短的說幾句,首先,從科學家探知的已知恆星系中可以觀察到,宇宙中有相當一部分恆星是有伴星的,這就導致了人們的固有思維–我們的太陽是不是也有伴星。其實不然,我們從探測中知道,也有相當一部分“太陽”是單獨存在,所以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不一定有伴星的存在。在人類探測宇宙開始的種種跡象也表明,並沒有過多的或引力、磁場等等外界除了太陽系已有星體之外其他星體的干擾。

其次,或許每個恆星系都存在伴星,但是在星雲塵埃爭奪戰中,其伴星落敗,成了其中的一顆行星,比如木星,因為按照探測到的已知物質構成,木星如果在太陽系各種物質爭奪戰中的機遇及自身引力足夠強大的話很有可能比現在的太陽更大或旗鼓相當,只有這樣的條件成熟,才足可以使其從內部到表面發生核燃爆,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太陽燃燒,從而成為一個次基層行星的霸主。說明一點:或許太陽系中其他構造或成分相同的行星也有可能成為太陽,只是和木星一個命運罷了。

再有,從地球已知地質活動跡象,及氣候等活動跡象表明,地球的一切活動離不開太陽及附近行星的磁場及引力以及運行軌跡遠近的干擾,因為宇宙一切物質的運動呈現一種螺旋式牽引及追趕形式的運動軌跡,比如千米比賽,運動員圍繞運動場奔跑的過程中也是有規律且不穩定性的跑動,會存在偏離等現象,所以行星也是如此,當出現偏離,行星之間的干擾就會增強,因此會導致地球各種不正常的現象發生,嚴重的會導致生物滅絕。

因此,我個人認為,神星只是故人一時間沒考慮後人的感受,一時提出的個人看法而已,只不過他的看法在當時條件下及他的身份的原因,得到廣泛性關注,一直討論到今日。謝謝大家評論!


下一秒丶也叫未來


除了虎視眈眈的外星人,又多了遲早要來的復仇星,地球難逃一劫!

出了一個霍金,又出了一個預言家,這“嚇人”的事業後繼有人!

復仇星復仇的時間概念是千萬年量級,大可不必操心。人類若不善待周邊的可視環境,大自然的復仇報復會隨時發生,其實也正在發生。

人吃飽了飯要乾點務實的正事;當前要研究的是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熱、洪澇、乾旱、水資源枯竭對人類的危害和挑戰,人類需要乾點什麼?當然,人類也有能力乾點什麼!有閒暇時間再考慮關閉“天眼”、隱身地球,躲避外星人進攻之類問題。至於復仇星復仇的問題,閒得無聊時可扯蛋扯蛋!


諶人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吳苡婷

復仇星這個詞其實是科學家的一個猜測,還沒有被確切證實。

為什麼會有這種猜測呢?是因為有個名叫有些生物學家發現地球上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生物的大滅絕。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的周邊有一圈奧爾特星雲,那裡有很多不活躍的彗星集聚。1984年,美國物理學家穆勒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了太陽存在著一顆伴星的假說。太陽是不是還有一個伴星,在它每隔2600萬年運行到奧爾特星雲帶時,就會干擾這些彗星的運行,導致百萬計的彗星群進入到太陽系內部,導致它們與8個行星碰撞的幾率大大提升。科學家把這顆想象中的太陽伴星命名為“復仇星”,他們猜測6500萬年前的導致恐龍大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也與這顆復仇星的運行規律有很大關係。


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為這種彗星規律性地大掃蕩,不是因為伴星引起的,而是因為太陽系定期會在銀河系平面上上下襬動,觸動了奧爾特星雲帶上彗星,導致彗星大面積向太陽系內部飛奔。



事實上,chard A. Muller的猜測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天文學家在宇宙中發現有一半的恆星都有伴星,一般都是一顆亮的主星,加上一顆暗的伴星。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太陽有伴星,那應該是一顆紅矮星或者是黑矮星,也就是老年時代的恆星。


天文學家們為了驗證這個假說也進行大面積的觀測,想找出太陽系附近的這顆伴星,他們已經拍攝了幾千張相關的暗星照片,至今依舊沒有精準鎖定太陽伴星的存在。我們等待著是科學家最終解開這個宇宙謎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