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大街又称“紫陌天街”和“槐街”,你造为什么吗?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朱雀大街因唐长安皇城朱雀门而得名,已有 1400 多年。据文献记载,隋唐时的朱雀大街长 5020 米,宽约 155 米。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街东归万年县辖,街西归长安县辖。唐代的朱雀门,北与宫城承天门、南与外郭城正南门明德门串起了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门至外郭城明德门段,称朱雀门大街。

朱雀大街又称“紫陌天街”和“槐街”,你造为什么吗?

明德门

朱雀门至皇城承天门段,称承天门大街。承天门大街直通唐初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太极宫,称为天门街,简称天街。朱雀门外的朱雀大街,是天街的延伸,也称天街。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就是这条大街当时的真实写照。杜牧为此也有“天街夜色凉如水”的诗句。

唐长安城中通衢大街及坊巷街道两旁的行道树主要栽种槐树。槐树是关中地区的常见树种,不但易于栽植生长,而且叶密荫浓,可以绿荫夹道,为人遮阳消暑。朱雀大街两旁的槐树尤为密集,林立两侧,南北排开 5 千米,蔚为壮观,所以朱雀大街又有“槐街”之称。《旧唐书》记载有唐德宗时补种槐树的事情。因为街道两边槐树茂密整齐,如同衙门守卫甲士,人们也将“槐街”称为“槐衙”。唐代子兰的《长安早秋》就描写了槐街的风景:“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朱雀大街又称“紫陌天街”和“槐街”,你造为什么吗?

朱雀大街复原图

因为朱雀门是进入皇城的正南门,所以朱雀大街两旁居住的大多是宰相、公卿一类的朝中重臣,他们头戴紫色的毡帽来往于其间,尤其是上朝下朝的高峰时段,使整个街道都仿佛染上了紫色,所以当时人们还把这条街称为“紫陌”。刘禹锡曾居住在唐长安城光福坊(今西安市朱雀大街与南二环的交会处附近),经常来往于朱雀大街,为玄都观题诗惹祸遭贬的事就发生在这里,所题诗为《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中的“紫陌”,指的就是这条“天街”。

朱雀大街又称“紫陌天街”和“槐街”,你造为什么吗?

朱雀门旧照

唐代天街北端的承天门大街两侧遍布着三省六部的行政官署,天街南端的朱雀大街两侧是许多达官贵戚的宅院,这条街自然成为文臣贤达汇聚的中心。他们为这里书写了数之不尽的诗词文章,所以承天门大街又有“诗街”之称。(供稿 文/图 碑林区委宣传部 编辑 苟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