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去生活的浮华,享受生命的纯真与朴素

7月21日到22日,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等地的30多名孩子,在父母带领下来到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启稚农园,跟随台湾简朴自然生活倡导者和践行者区纪复先生,参加简朴生活体验活动——

30名孩子在农园和台湾老人体验简朴生活

“环保要从餐桌开始。吃饭夹菜时,筷子要停下来,顿一顿”

“感谢天,给我们阳光雨露和风;感谢大地,给万物营养……感谢耕种的人,为我们生产粮食,感谢烹煮的人,为我们送上美味……”

二十几个亲如一家人一样围成一大桌。做完餐前感恩后,大家排队按顺序盛饭。

7月21日到22日,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等地的30多名大人和孩子,来到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启稚农园,跟随台湾简朴自然生活倡导者和践行者区纪复先生,参加简朴生活体验活动。

“简”去生活的浮华,享受生命的纯真与朴素

“简”去生活的浮华,享受生命的纯真与朴素

早饭的主食是馒头和大苞谷糝,佐菜是从园子里采摘回来大家动手做的蒜泥黄瓜、凉拌红薯杆、糖拌西红柿、农园特制香辣酱……

打饭时,被孩子们戏称为“老顽童”的区纪复,一手拿碗,一手拿舀勺,一边给大家严肃认真地做着示范,一边带大家朗读他总结的《益寿的吃法口诀》:“吃饭吃多少?每顿七分饱。拿多少,吃多少。吃多少,拿多少。不浪费,最最好。吃光光,那更好……”

区纪复,1941年出生于澳门,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工系,留学瑞士攻读高分子化学。1983年他辞去工作,参访世界各地环保及仁爱工作。1988年在花莲一个海边建了一座木房子,创立“盐寮净土”,开始了简朴自然的生活实践。

他说,自己创立“盐寮净土”的目的,就是希望在简单朴实的地方,通过简朴、自然的生活,能对社会上腐化的价值观起到一点点调整作用。所以他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理念传播到哪里。这次应邀到陕西来开展为期两天的体验推广活动,也是为了传播自己的环保和简朴自然生活的理念。

鹤发童颜的区纪复的到来,使启稚农园这个孩子们的乐园,增添了更多的笑声。77岁的老人和孩子们一起游园参观,一起玩跷跷板攀登用废旧轮胎做的摇摇乐,一起采摘食材生火做饭。孩子们亲切地称呼这位老爷爷为“老顽童”。

7月21日早饭过程中,区纪复关注着每一个大人小孩吃饭的细节。一个孩子夹菜时,油滴洒到了饭桌上。

“大家注意了”,区纪复讲解说,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叫做“顿悟”,我们吃饭夹菜时,同样要顿一顿,这样才能保证把菜夹上来又不会洒落。因为你把油滴洒在桌子上,要擦桌子同样要浪费抹布或纸张,浪费水,对桌子也有损害。这些都是一种浪费。我们慢慢地顿一顿,就会减少浪费。“我们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减少破坏。

“简”去生活的浮华,享受生命的纯真与朴素

他根据自己简朴自然生活的经验,总结出了“环保从餐桌开始”的理念,并且把这点作为他推广普及的环保第一课,走到哪里就传播到哪里。

记者注意到,他在掰馒头时,有块馒头渣子掉到桌子上,老人想用筷子夹起来,没能夹得上,就用手指捏起来塞进嘴里。

“我们所有的浪费,都是从餐桌开始的。如果你不小心洒了饭菜,又不夹回来吃掉。那么我们吃饭时就像面对一桌垃圾一样,吃起来心情肯定就不会好”,他向大家解释说。

一小瓶水供三十多人洗手,水还剩小半瓶

早饭后小朋友们洗碗时,坐在餐桌上的区纪复看着孩子们在洗碗池上打开龙头,任凭自来水“哗哗哗”地流着。他皱起了眉头 ,“应该把龙头关掉。这样太浪费水了!”

“关了咋洗碗、洗手啊?”

“等一会儿”。

一转身,老人到外面垃圾桶里捡回来一个小矿泉水瓶,用钉子在距离底部四分之一的地方扎了个眼儿,然后接了满满一瓶水。

“大家来看。”他把瓶子横起来,向体验者示范。

“这是我自己做的一个小蓄水池。横起来水就不会流出来。想洗手洗碗时,把瓶子竖起来,水自然就会流出来变成‘自来水’”。他笑呵呵地叫大家排着队一个个试着洗手。

“怎么样啊?是不是一股小小的泉水下来,照样把手洗干净了。并且洗手的水流在下面接着的水桶里,还可以用来洗抹布、浇花。”

排队的大人小孩按照区纪复老人的示范体验,细细的水线顺着小眼儿喷流而出,滑落在手上后改变着方向,水珠像透明的珍珠一样飞跃着。

老人就像电视解说员,笑着旁白道:“你们看见没有,这些水在跳舞。因为我们珍惜它们,它们高兴得笑起来了”。

当一双双手洗得干干净净之后再回头看那瓶水时,大家惊奇地发现,瓶子里的水竟然还剩下小半瓶。

“哇塞,这么神奇啊!”孩子们惊奇得尖叫起来。兴平市陕柴小学四年级学生邓力铭看着这次和她一起来参加活动的五六名同学惊呼:“我们平时要浪费多少水啊!”

“那要是想洗碗筷咋办哩?”一位从西咸新区来的年轻妈妈问道。

“不急。先拿来3个盆子,让孩子们给每个盆子里倒进三分之一的水”。

区纪复又让舀来一碗麸皮,然后指着倒进水的盆子说,先用麸皮把油渍除掉,然后在第一个盆子里洗最脏的带油的碗碟筷子,在第二个里面清洗一下,再在第三个里面简单涮一下,碗筷就干干净净的了。以此类推,无论怎么洗,第二盆都保持比较干净,第三盆水始终都是干净的。这样就比在水龙头下洋洋洒洒地洗碗筷节约多了。

高高一大摞碗碟和一把把筷子洗干净了,3盆水还是那3盆水。除了第一盆有油污之外,另外两盆还是清冽冽的。

孩子们欢快地跑开了。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个个啧啧赞叹着欧老师发明的“三盆水洗碗法”。

区纪复说,平时大家习惯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不计浪费的水量,三下两下就洗完了。其实心静下来,动作慢下来,用细流也能把手、碗、菜等洗干净。他提出了水修行的感念,即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如果人人都能一生坚持下来,就能节省大量的水资源。

倡导简朴、自然的生活,是对生态的关怀与救赎,也是一场艰难的革命

在21日下午的手工体验中,区纪复教大家用塑料袋折叠裙装。

在他的手上,一个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袋,三两下就变成了一条漂亮的裙子。然后,他又手把手地交给大家。

之后他又从一个自制的信封里,拿出了一摞包装盒剪成的硬纸卡。纸卡上写着“环保”“使命”之类的他自己总结的有关环保生活理念的内容。

区纪复认为,简朴、自然的生活,是对生态的关怀与救赎,在简朴中与大地自然共融,达到天地人合一。这样的生活,需求愈来愈少,不怕任何失去,心中充满着喜乐、平安和自由。

区纪复抛弃了现代化的生活,以挑水、捡柴、烧灶、种菜、采野而食为主,甚至到批发市场捡拾菜叶、水果,捡拾别人扔掉的旧衣服穿。

记者问他到菜市场捡拾菜叶会不会感到不好意思。他笑呵呵地回答,捡菜叶子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丢人,也不是说没有钱去买,只是觉得这些菜叶子还能吃,随意丢弃不仅制造了垃圾,实际上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菜叶子捡回去洗干净后,用清水煮了吃,简单原味,很好吃。“我们要学会惜物、惜福。”

“简”去生活的浮华,享受生命的纯真与朴素

有人问我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追求什么?

我觉得选择这种简朴生活的时候没有遇到压力。有时候我们把一时的快乐和自由,当成一生的追求,殊不知我们已经损失了一世的健康和自由。我们要学会节制欲望。人有时拥有很多的东西,反而是对自身的一种束缚,所以要常常停下来,就和夹菜一样,要顿一顿,多多思考和反省。简朴自然的生活,其实是很快乐、自由和健康的,只是许多人不能很好地领悟其中的道理。7月22日早上7点晨练时间,区纪复带大家做他创立的“迎日操”“和好操”“甩手功”时,再一次强调要笑对每一天,笑对简朴自然的生活。

“简”去生活的浮华,享受生命的纯真与朴素

记者问9月开学就要升六年级的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学生李诗宜,参加体验活动感受时,她指着手中用塑料袋折成的蓝色的裙子说,“学到了不少知识。感觉过去的许多生活习惯,制造了太多的垃圾,浪费了许多的资源。这一次体验活动,让我们明白了许多环保知识,理解到了过简朴生活不是啥丢人事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