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派人去日本,日本人不理不睬,皇帝一怒兩次派大軍討伐

忽必烈是中國元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戰將。

他曾經兩次討伐日本。

他討伐的理由很簡直:日本人不理睬他的使臣。

中國派人去日本,日本人不理不睬,皇帝一怒兩次派大軍討伐

1260年1月,忽必烈奪取了燕京,5月宣佈登基,成為蒙古帝國大汗。他登上汗位後,幾次派遣使臣,持國書前往日本。誰知日本鎌倉幕府,對使臣不理不睬。

如此彈丸小國,竟然對大汗的使臣不理睬,忽必烈勃然大怒,當即就要興兵問罪,被手下大臣們攔住:犯不著與彈丸小國去計較。但是,忽必烈還是與日本人結下了難解的樑子。

四年後,1264年12月18日,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他本人也從大蒙古國大汗變為中國大元皇帝,君臨天下。

可是,日本人還是沒有任何的表示。

中國派人去日本,日本人不理不睬,皇帝一怒兩次派大軍討伐

1274年,忽必烈終於被日本人的“冷漠”和“耍酷”激怒,下令征討狂傲不羈的日本人。這一次征討,忽必烈兵分兩路,聲勢浩大,一路由高麗出發,由駐高麗的鳳州經略史忻都和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率領中國在高麗的駐軍、女真軍和水軍1.5萬大軍,乘戰船300艘,渡海進攻日本本島。另一路則由元軍元帥忽敦和高麗都督金方慶統領,自合浦出發,進攻日本的對馬島、它岐島。

一路上,元軍依仗先進的火器狂飆猛進,所向披靡。

誰知後來颶風驟起,元軍損失很大,不得不倉促撤退。

第一次征討就此結束。

中國派人去日本,日本人不理不睬,皇帝一怒兩次派大軍討伐

但是,忽必烈還是不甘心。

1281年,他再一次徵集漢、蒙古、高麗各軍,一共14萬大軍,還是兵分兩路,第二次進攻日本。不料,又因颶風而撤軍。

忽必烈的兩次征討嚇壞了日本人。日本《八幡愚童訓》一書中記載了元軍入侵的戰鬥情況:

“胄輕,乘馬,士氣勇猛,所向披靡……飛鐵炮火光閃閃,震聲如雷,使人肝膽俱裂,眼昏耳聾,茫然不知所措。”

日本武士畫家竹崎季長於1292年在《蒙古襲來繪詞》中繪製了元軍在1281年10月20日於博多灣使用鐵火炮攻擊日軍的情形:

“鐵炮爆炸後,碎片向日本武士飛來,冒出黑煙與閃光,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日本武士驚恐慌亂,人馬死傷甚眾。”

日本人此時連火器都不知道,純粹是夜郎自大。但是,經過兩次與元軍作戰,他們才明白世界上還有所謂的“鐵炮”,天外還有天。後來,日本人把元軍的大炮稱為“鐵火炮”。

中國派人去日本,日本人不理不睬,皇帝一怒兩次派大軍討伐

之後,他們派人偷偷跑到中國沿海和高麗,企圖竊取中國的火器製造技術。忽必烈知道後,立即下令進行技術封鎖。結果,300年後,日本人才掌握火炮製造技術。

但是,忽必烈的兩次征討,大大開啟了日本人對外界的認識,也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的兩個大事件。

(名將忽必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