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一批唐朝戰俘,緣何成爲了阿拉伯的「造紙術之父」?

四大發明,即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是華夏民族文明的象徵,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的,四大發明一經問世,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千多年前,一批唐朝戰俘,緣何成為了阿拉伯的“造紙術之父”?

四大發明


今天,我們聊一聊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是如何從中國傳入阿拉伯,進而傳入西方國家的。

一千多年前,一批唐朝戰俘,緣何成為了阿拉伯的“造紙術之父”?

蔡倫和他的造紙術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在前人基礎上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一千多年前,一批唐朝戰俘,緣何成為了阿拉伯的“造紙術之父”?

造紙術流程工藝圖

造紙術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的出現 ,極大的改進了人們的書寫習慣,提高了工作效率。造紙術作為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應該屬於全人類的,但是在傳入阿拉伯以及西方國家的歷程,卻很特別。

之前我們講過,在公元751年,大唐王朝駐西域的大將高仙芝,與阿拉伯人打了一仗,也就是在史上不是太著名“怛羅斯之戰”,但這一場戰爭,儘管不出名,但隨機而來的一件事,卻足以影響了阿拉伯,以及整個西方世界。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場戰爭,導致了唐王朝慘敗,慘敗的直接後果,就是讓唐朝失去對中亞的控制力。在這場戰爭中,唐朝軍隊裡很多士兵都成為了阿拉伯人的俘虜,幸運的是這些漢人俘虜沒有被殺害,而是被押送到了撒馬爾罕,由於這批漢人俘虜中,很多人都曾經從事造紙的工作,這在當時就是高級藍領,絕對的人才,因為當時只中原社會才有造紙的能力,因此,阿拉伯人就象獲得寶貝一樣,給予這些俘虜兵很好的待遇,在這些俘虜兵的幫助下,阿拉伯人建起了造紙的工坊,從此結束了沒有紙的歷史。這些唐朝的俘虜,一不留神,就機緣巧合地成為了阿拉伯“造紙術之父”。

撒馬爾罕(烏茲別克語:Samarqand或Самарқанд)意為“肥沃的土地”。中國古代稱之為“康居”,耶律楚材說:“尋思幹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饒故名之。” 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有2500年的歷史,為古代花拉子模帝國、帖木爾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連接著中國、波斯帝國和印度這三大帝國,善於經商的粟特人把撒馬爾罕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

當時的歐洲各國普遍使用的是一種羊皮紙。羊皮紙又稱工業羊皮紙,是一種半透明的包裝紙,是製作書本或提供書寫的一種材料。它主要供包裝機器零件、儀表、化工藥品等。製造羊皮紙的主要原料是化學木漿和破布漿。羊皮紙的製作、保存、書寫都很不容易,造價使用成本很高,直到14世紀,造紙術經由阿拉伯世界傳入到西方,在這之前,由於成本的問題,只有權貴、富人和思哲人等人的小圈子才能使用。是來自東方大唐王朝的一批特殊工匠,讓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先哲的思想光芒才在漫漫黑夜裡開始閃爍。

一千多年前,一批唐朝戰俘,緣何成為了阿拉伯的“造紙術之父”?

歐洲人使用的羊皮紙

每每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作為華夏子孫,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神聖感、自豪感,幾千來以來,中華民族雖然歷經磨難,但正是有著民族的智慧,才使得華夏文明始終得以延續,使中華民族始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