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坦因赢了此战而被希特勒封元帅,黑海舰队从此被迫远离母港!

一部二战史,跌宕起伏,充满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满了战争的大场面,大格局,在诸多名帅猛将的指挥下,历史显得雄浑激昂,而面对战争中牺牲的正义烈士,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而对于非正义的一方,也要仔细剖析其成因,防范杜绝再次发生此类悲剧。今天起,这里回顾历史中比较著名的战事和人物,条分缕析,还原当时的现场,留下一些记忆,不至于全部遗忘。】

在苏德战争期间除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林保卫战等等旷世大战之外,还有一些局部的战役也是堪称经典的,例如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1年10月31日至1942年7月4日,在本次战役中,德军及仆从国--罗马尼亚王国共组织了第11集团军共35万人(下辖3个德国军,2个罗马尼亚军,共计11个师的兵力),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其当面是苏联南方面军下属的黑海舰队,独立滨海集团军,第51集团军的约23个师及配属分队,约27万余人。

曼斯坦因赢了此战而被希特勒封元帅,黑海舰队从此被迫远离母港!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1集团军于1941年10月占领克里木大部分地区后,集中兵力企图在行进间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地区,但该企图遭到挫败。

塞瓦斯托波尔守军共有约2.3万人,火炮150门。战役发起时,工事构筑尚未完成。按照分工,海上防御由海岸炮兵和黑海舰队负责。1941年11月9日,苏联红军又将滨海集团军3个师的兵力编入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序列,用于增强防御力量。黑海舰队分舰队,由于受到德军炮兵和航空兵火力的威胁,大部撤往高加索地区待机,只留几艘战列舰和巡洋舰组成火力支援队,支援陆上防御作战。

曼斯坦因赢了此战而被希特勒封元帅,黑海舰队从此被迫远离母港!

德军经过短暂的准备,连续对该城发起了三次猛烈进攻。第一次进攻于1941年11月11日至21日实施。德军集中4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师和1个罗马尼亚摩托化旅,沿雅尔塔公路向巴拉克拉瓦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从切尔克兹·卡尔缅地区向卡腊科巴谷地实施辅助突击。经激烈交战,德军虽在两个方向上的个别地段突入苏联红军防御阵地1-4公里,因损失严重,被迫于21日停止进攻。但由于苏联红军第51集团军没有守住刻赤半岛,塞瓦斯托波尔局势更加严峻。

曼斯坦因赢了此战而被希特勒封元帅,黑海舰队从此被迫远离母港!

利用短暂的平静时机,双方都积极调整部署并增加了有生力量。12月7日,德军投入7个步兵师、2个罗马尼亚旅和1270余门火炮,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德军在人员和主要技术装备上几乎超过苏联红军1倍。尽管苏联红军顽强抵抗,在德军主要突击方向上仍出现了面临被突破的危险局面。苏联红军统帅部紧急调集部队,增强防御力量,同时对突出的德军翼侧实施反突击,击退了主要方向上的德军,暂时消除了被突破的威胁。

曼斯坦因赢了此战而被希特勒封元帅,黑海舰队从此被迫远离母港!

为减轻塞瓦斯托波尔城防的压力,调动德军,苏联红军决定对刻赤半岛实施登陆战役。这一战役于1941年12月26日至1942年1月2日实施,迫使德军从塞瓦斯托波尔调走大量兵力,在近5个月内没能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这也算苏联版的围魏救赵,可见许多兵法都是常识,世界通用。

苏联红军利用这一时期积极改进防御部署,增补物资,并实施一系列攻势行动消耗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在个别地段把德军击退1-4公里。

曼斯坦因赢了此战而被希特勒封元帅,黑海舰队从此被迫远离母港!

1942年5月初,德军击败在刻赤半岛登陆的苏联第44、51集团军,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塞瓦斯托波尔,形势非常危急。德军加强了对塞瓦斯托波尔的轰炸和海空封锁,切断了苏联红军海上交通线,并于6月7日拂晓发起了第三次进攻,德军不断增调兵力,而苏联红军的各种补给开始奇缺,同时失去了空中掩护。6月30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命令从塞瓦斯托波尔撤出。至7月4日,苏联红军一部分乘舰艇撤走,一部分突围后进入山区参加了游击队。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历时250天。它作为处于敌人深远后方被合围情况下,长期坚持,顽强防御的范例而载入军事史册。德军负责此战的主帅曼施坦因塞瓦斯托波尔战役胜利晋升陆军元帅,使黑海舰队的基地落入德军之手,解除了海上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