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文:令見

不管是百度、天涯還是豆瓣,搜索“西藏、窮遊、徒步”等字眼,各種窮遊蹭車蹭吃蹭喝攻略,各種求美眉組隊進藏的帖子,各種逃票大全盡顯屏幕,更誇張的是一些八十八塊、一百塊就遊遍西藏的帖子,再加上“拋開世俗喧囂”,“靈魂與身體同行”等直點文青軟肋的句子,使得川藏公路上有閒無錢,琢磨著“我揹著吉他去流浪,戴朵什麼花?”的窮遊者絡繹不絕。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然而,不是每個人的流浪歷程,都像朋友圈中曬出的貼那樣瀟灑浪漫。

據《華東在線》報道,24歲的小許,在前往墨脫的路上,逃票進入派鄉後失蹤。失蹤前,她電話裡像友人訴說了自己頂著大雨在四川盆地騎行,幫小旅館刷碗換免費住宿……這場給她帶來幾分艱辛,幾分興奮的旅程,最終成了不歸路。

25歲的女白領胡佳,在搭免費車時,兩次遇到心懷不軌之人。“一邊是在網上曬漂漂的旅行照片,換來幾千的點擊量和一堆贊。一邊是眼淚往肚裡流,回味種種屈辱。”最後她提前結束了窮遊,坐飛機返回家鄉。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窮遊窮在哪?

窮遊這回事,在小編的外國朋友中也不少見,但那可不是蹭車蹭住蹭喝,而是到了一地,便去餐館、旅店找份兼職工,用賺來的錢支付旅費。

“窮“是磨練自己的意志,鍛鍊自己在任何狀態下都能找到生命突破口的契機,而不是理所當然地享受別人善意,佔別人便宜的藉口。而不少”免費的午餐“後,的確藏著人性的陷阱,讓涉世未深的人深受其害。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窮遊遊什麼?

西藏是人間淨土,很多人,一生遊遍大江南北,卻一見西藏“誤”終生,覺得之前之後去的地方,全然無味。“比起澳大利亞、新西蘭, 西藏風光或許不算最美的,但不知為什麼就讓人失魂落魄了…”正是那“不知為什麼“的魔力,讓窮遊者、富遊者趨之若鶩,然而走馬觀花後,我們可曾探索過那攝受人心的力量究竟來自何處?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朋友王寰去西藏時,曾在河邊偶遇一喇嘛,她約定次日下午去寺廟拜訪他。不想,第二天陰雨連綿,朋友猶豫了一陣還是去了。快到寺廟時,遠遠地便看到那喇嘛撐著傘,在廟門口等她。

骨子裡的誠信,無須言語,在那裡,純淨的,不只是雪域冰川。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一篇我已無從考證作者的網帖中這樣寫道:

“我住的客棧就在大昭寺旁,早晚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去八廓街坐著,看藏民轉寺。轉寺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有的藏民跋山涉水而來,磕等身長頭,一步一步都轉得很認真,而更多的是拉薩本地人,跟例行公事一樣走得很快,跟朋友聊著天,念著經文,10分鐘轉完了趕快去上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論快慢,他們多會來大昭寺或布達拉宮朝拜。信仰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混在這樣的人流中,就算你不信,也是平和而幸福的。”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西藏,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有那麼一大部分人,就算生存條件怎麼惡劣,都相信著神靈。他們挖蟲草掙了錢,就揹著家當來拉薩朝聖,一路艱苦的吃著糌粑喝著酥油茶,卻把一整年的收入都捐給了寺院。路上,誰如果生病或車禍去世了,同伴會割下他的頭髮,帶上他的家當,到拉薩捐給寺院。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這些信眾對物質的慾望極低,低得讓世人無法理解和想象。從而很大一部分外人相信這樣一種平和是西藏帶來的。於是在俗世中勞累、受傷以後總想去西藏尋找一種解脫。殊不知,這種平和源於信仰,和西藏無關。因為信,這樣的人在哪裡都能幸福。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其實,我們迷戀的不是西藏風光,而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命智慧,它來自人性本真的純淨。我們之所以嚮往,因為,那種本性,也深埋在你心深處。“只要歇息在這個純真、開放和自然的境界中,我們就可以獲得渾然天成的自我解脫”。—敦珠仁波切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或許,遊西藏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你是否成功搭上了免費車,是否從小山頭鑽進了景區,從而避免了昂貴的門票,不在於是否你的廉價小禮物換來了淳樸藏民的數日熱情款待, 而在於你是否領略到了,真正的淨土不在雪域,而在你的心。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惠能

別再窮遊了,相信嗎,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