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複合模結構定義

  • 複合複合模是指在壓力機(衝床)的一個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部位同時完成數道衝壓工序的模具。
  • 它們可能是衝孔、落料、拉深或整形等不同工序的組合。
  • 複合模結構特點
  • 生產效率高 節省人力、電力和工序間搬運工作。
  • 衝裁精度高 因幾道工序在同一工位上完成,定位基準一致。
  • 製造成本較高 模具的製造精度要求較高,週期較長。

模結構特點對比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複合模結構選擇原則

  • 生產批量 複合模的生產效率高,故對大量生產有很重要的作用。
  • 衝裁精度 當衝件的尺寸精度或對稱度、同軸度要求較高時,可考慮採用複合模。
  • 複合工序的數量 一般複合工序應在四個以下,否則模具結構複雜,強度也不好,並且不易製造和維修。

複合模結構設計要點

  • 曲柄壓力機的許用壓力曲線和複合模的壓力曲線的關係(對於成形類複合模尤為重要)。
  • 複合模中凸凹模的設計。
  • 複合模的卸料推件裝置。
  • 複合模模架的選用。
  • 複合模工作部分零件的材料選用。

複合模結構分類

依複合工序性質分為:

  • 衝裁類複合模:如落料衝複合模。
  • 成形類複合模:如複合擠壓模。
  • 衝裁與成形複合模:如落料拉深複合模。

依其結構形式分為:

  • 順裝複合模:凹模裝置在下模中的複合模。
  • 倒裝複合模:凹模裝置在上模中的複合模。

複合模結構對比

倒裝複合模 順裝複合模

漏料:從下模漏料孔出 回到模具工作面

出件:從上模出 從下模出

操作:安全方便 操作不利

工件:平整度較差 平整度較好

受力:受力差,強度不好 受力好

磨損:相對較小 相對較大

工作面:易清理 不易清理

通過以上對比,可見它們的適用範圍為:

1.倒裝複合模適用於衝件平整度要求不高,凸凹模強度足夠的衝裁;

2.順裝複合模適用於薄材衝件或衝件平整度要求高,凸凹模強度不足或是無衝孔廢料 的複合模衝裁。

典型複合模結構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上圖所示覆合模為公司中最為常用的衝孔、落料工序複合的倒裝複合模。因為有衝孔形成的廢料,根據前面的對比和其適用範圍,我們採用了倒裝複合模的方式。

下表所示為圖示模具在設計時所用的各模板的編號,材質,板厚以及熱處理。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複合模結構設計重點

由於公司常用的複合模均為倒裝複合模,因此以下所談到的設計重點及注意事項均適用於倒裝複合模;對於順裝複合模,可依實際情況作相應變更。

  1. 為了減少模具的加工費用和材料費用,複合模公母模與母模板(即凸凹模與凹模)為共享件,其共享件的批註為: UD SHARED WITH DB, GAP 0.07 BASED ON UD(UD板與DB板共享,保證衝裁間隙0.07,以UD板為準).
  2. 複合模的內、外打板為共享件, 其共享件的批註為:SP SHARED WITH OP, BASED ON SP C-0.03 (SP板和OP板共享,尺寸要求: SP板準, SP板放間隙-0.03)
  3. 上面所示僅為一實例,衝裁間隙0.07在具體的模具中因料厚,材質不同而不一樣。另外,由於線割絲的直徑加上放電間隙往往大於此衝裁間隙,故線割模板時要割斜度,且應畫出線割斜度示意圖。
  4. 複合模的內、外打板共享時,不用割斜度 。
  5. 凸凹模上的最小實壁厚度:對於黑色金屬,最小壁厚為料厚的2.5倍,但不應小於1.8MM;
  6. 凸凹模上的最小實壁厚度:對於有色金屬,最小壁厚為料厚的2.0倍,但不應小於1.4MM。
  7. 一般採用活動定位銷來定位。定位銷一般採用LA型Φ6浮升銷,下面用Φ10的黃色彈簧,M12的止付螺絲。
  8. 如果複合模下料不在第一工步,還應考慮採用內定位以保證下料精度,外形用已切準的邊定位。
  9. 複合模模板板厚的選取要注意配合標準衝子的長度。
  10. 如果在複合模中有抽凸,半剪等成形工藝有話,要注意計算衝子的長度。
  11. 如果在上打板上裝有壓印,壓等 衝子的話,模具要求閉死。
  12. 倒裝複合模的上模板四周及薄弱環節應考慮多用幾個固定銷來補強,以避免衝裁中模板變形或開裂。
  13. 如果下模板上有長條形的衝孔或者強度不好時,也應考慮用銷釘補強。
  14. 如果上下模刃口部位有強度難以保證的地方時,應考慮做入子。
  15. 複合模下模座與下夾板之間的螺絲要倒裝,以方便拆模。
  16. 上模座與上夾板之間的固定銷應開在上模板的導柱孔處,以減少固定銷逃孔的加工並方便拆裝。
  17. 在選擇上模等高套筒時,一般以上模彈簧不預壓為原則。

成形模結構定義

  1. 成形是指用各種局部變形的方式來改變工件或毛坯形狀的各種加工方法。
  2. 成形工藝包括拉延、脹形、起伏成形、翻邊翻孔、縮口、旋壓、擠壓、校平等工藝。
  3. 專用以上工藝成形的模具則稱之為成形模。
  4. 但需特別說明的是,我們這裡的成形模指的是用於彎曲的折彎模。

成形模結構分類

依其結構形式分為:

  1. V折模
  2. 翻板模
  3. 側推模
  4. N折模
  5. 標準結構折彎模(以此種最為多見)

成形模結構標準結構

開模狀態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成形模結構標準結構—閉模狀態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閉模狀態

以上模具結構為公司最常用的折彎模具結構,它已被認定為標準彎曲模具結構。這種結構上模通常用折刀(有時用滑塊代替折刀)加中間板,下模用滾輪折刀加下打板的方式。

以下為上圖模具在中所採用的模板厚度: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成形模結構局部結構

上模脫料

  1. 上模採用頂料銷脫料,閉模時,頂料銷被壓入上模板內;開模時,頂料銷被彈簧頂出上模面,將包在上模板上的工件頂落。
  2. 上模採用滑塊脫料,閉模時,滑塊被壓回到折彎的位置;開模時,滑塊在自重和頂料銷作用下下行, 工件從滑塊上松落。

折刀局部

  1. 折刀(下模)採用鑲嵌凹模結構,即在下夾板加工折刀槽,槽的位置要準,將折刀鑲入後,正面用螺絲固定在下夾板上。
  2. 為了減小折彎過程中的摩擦,我們採用了在折刀上裝入滾的作法。

下模脫料

  1. 下模採用內打板脫料,注意下打板上表面應高出折刀上模面1~3MM作為預壓量,也就是說在合模過程中折刀還沒有折彎前下模彈簧已被壓縮了1~3MM,材料壓緊後再開始折彎。
  2. 為了增大壓料脫料力,下模可以用彈簧箱或是氣墊結構。

內定位

下模有內鉤孔定位時,下面用彈簧將定位銷頂住。

定位銷要在上模板開避位孔。

下打板有定位銷或定位孔來定位時,必須在下打板上安內導柱導向。

成形模結構其它結構

氣墊結構

  1. 氣墊結構是靠機床的氣壓裝置通過氣墊板來傳遞力量給打板,此種結構一般在產品成型需較大的壓料力時採用。
  2. 如果模具的下模行程較大時,也應考慮用氣墊結構。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1. 在以上結構圖中,除了氣墊板厚度外,其它板的厚度尺寸與標準模具一樣。
  2. 氣墊板的厚度一般為30.0MM,材質為SS41,對於氣墊板上、下頂杆水平方向距離較遠時,氣墊板的厚度可考慮用40.0MM厚。
  3. 穿過氣墊板的下墊腳應根據氣墊板的行程銑深掉一定的高度,以避免閉模時下墊腳與氣墊板發生干涉而導致氣墊板壓不下去的現象。
  4. 同時氣墊板在開模時亦不要與上模座發生干涉。
  5. 氣墊結構中的頂杆大小一般為Φ20.0MM,材質為SKD11,不熱處理,分別在氣墊板和下打板中沉頭來固定。
  6. 在排配下墊腳時,應注意不要與機臺檯盤的氣頂杆孔干涉。

翻板結構

開模狀態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閉模狀態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細部結構

衝壓模具基本結構~值得收藏

  1. 可以成形一些常規方法不能成形的產品需求。
  2. 材料面與翻板滑動極小,成形以後產品表面無損傷。
  3. 可減少成形折彎高度高內R較大的產品回彈。
  4. 翻板模可成形負角度,折出內角小於90°的角度。
  5. 利用翻板來折形的折彎邊高度較高,設計時應注意上模座,上夾板,上託板的尺寸大小不能和折成形後的產品發生干涉。
  6. 翻板模常用的衝壓設備為油壓機;如用普通衝床可能會因折彎速度過快,產品變形。
  7. 翻板模的翻板不要分段,上模部分可分段。
  8. 翻板模的打板行程一般取30MM,用氣墊頂出結構卸料,板厚度為24MM。
  9. 翻板模的折刀在與翻板相接觸的轉角處不允許倒R角或C角,以利於翻轉。

其它結構

除了這些結構外,折模還有以下一些常用結構

  1. V折模具
  2. 懸臂折彎模具
  3. 斷差成形模
  4. 側推模
  5. N折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