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你知道自己是什麼類型的學習者嗎?根據VAK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理論,人的學習類型主要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其實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習者是視覺型學習者。如果老師或家長一直喋喋不休,他們可能會自動屏蔽學習功能。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在閱讀寫作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用各種視覺化的“圖表”來輔助理清思路,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頭腦中也常常會腦補出一張張圖表幫助理解,比如之前介紹過思維導圖和錨圖。

除了思維導圖和錨圖,組織圖(Graphic Organizer)也是閱讀寫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這些組織圖一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將知識視覺化。組織圖不像思維導圖(Thinking maps)有固定的8種用法,它更加自由靈活,種類也非常多。粒粒就挑選一些教學中經常會用到的來進行說明。

T-Chart / T 形圖

T形圖我們都不陌生,就是一個T字組成的圖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T形圖主要用來區分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況。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Venn Diagram / 維恩圖

維恩圖又叫文氏圖。“1880年,維恩(Venn)在《論命題和推理的圖表化和機械化表現》一文中首次採用固定位置的交叉環形式用封閉曲線表示集合及其關係的圖形”(百度百科)。

維恩圖用主要是用來進行對比和比較。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最常見的是用在數學的交集和並集的學習中。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美國老師從小學一年級就會鼓勵孩子閱讀多題材的文章,包括虛構類和非虛構類。這兩類書籍有不同,也有相同之處。用一個維恩圖來進行對比和比較,讓孩子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它們的異同,在選書的時候能夠兼顧兩者。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維恩圖在比較人物性格特徵,對比兩本書、兩個概念的異同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運用。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維恩圖還可以做成三圈、四圈、五圈,根據對比和比較的事物的多少進行選擇。

KWL Chart / KWL 圖

KWL圖表是由三部分組成。K代表 What I Know,我已經知道的知識。 W代表 What I want(wonder) to know,我想知道什麼。 L代表 What I learned.我學到了什麼。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KWL在科學課或者主題課應用特別普遍。在學習一個新的主題之前,我們常常要先去了解孩子的知識背景,那麼把孩子已經知道的知識就可以填寫到K。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接下來期待學到哪些內容,寫到W。 當課程結束之後,再去填寫L,回顧一下自己學到哪些新的內容。

下圖就是“蘋果”主題學習之前,老師和孩子一起製作的KWL圖表。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KWL圖表能夠幫助老師瞭解孩子的知識背景和學習願望,老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來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內容。 KWL圖表也能夠幫助孩子回顧總結自己的新舊知識,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Fishbone / 魚骨圖

Fishbone最基本的用法就是部分和整體的關係,可以用作因果關係,主要論點和分論點的關係(Main idea 和 details的關係)。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非虛構類文章閱讀用到魚骨圖的機會比較多,當讀完一篇說明文或議論文的時候,就可以將主要觀點寫到魚頭,其他細節的小論點寫到魚骨上。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魚骨圖也很適合做成板報,下圖為全班的“學期目標”,每張小紙片是每個孩子的小目標。班級一小步,孩子一大步!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圖: google search

5 senses / 五感圖

5 Senses 就是我們常說的看、聽、摸、嘗、聞五種感官。五感圖用於科學課、寫作課中,對物體進行多方面的認識和描述。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下圖是用五官圖對西瓜進行觀察和描述,將關鍵詞寫下來。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如果孩子的書寫表達能力比較好,可以寫完整的句子。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5W+1H表

5W+1H大家都不陌生,用在閱讀課上非常有效。特別是用來檢測孩子的自讀情況。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讀完一本書或一個故事之後,可以讓孩子回答老師制定好的5W+1H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5W+1H問題。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圖:teacherspayteachers. by My Teaching Pal.

Story Map / 故事圖

Story Map粒粒翻譯成“故事圖”,是在閱讀課上經常會用到的,用來概括故事的主要人物、地點和情節。有點兒類似於記敘文中常常提到的“故事六要素”。但英文中的叫法略有不同。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Characters: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誰?

Setting:故事的背景及發生的場景(時間,地點等)

Problem: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Plan:主要的事件和情節。

Solution:如何解決主要矛盾?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故事圖既可以用在閱讀課上,也可以用在寫作課上,指導孩子製作敘事類文章的寫作提綱。美國老師們為了激發孩子的寫作慾望,還會把故事圖製作成誘人的“冰淇淋”圖。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這個冰淇淋寫作模板跟故事圖有略微的差別,就是把“Plan”細化成了三個Event(事件)。這更能幫助孩子講事件描述的更加豐滿。

OREO / 奧利奧圖

比起“故事圖”,“奧利奧圖”更傾向於非敘事類的觀點寫作,注重文章的邏輯性,讓觀點更加清晰。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圖:i.pinimg.com

奧利奧文章結構是總分總式的,包括提出觀點+列舉論據+總結論點。論據要有理有據,一個原因對應一個例子,這就是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述方法。下圖粒粒加了中文做了一個使用的範例。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Hamburger Graphic Organizer

漢堡圖

“漢堡圖”跟“奧利奧圖”的用法是很接近的,都是幫助孩子分清段落結構,並有邏輯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也是寫作課的法寶之一。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每一段的開頭要有一個介紹或者叫Topic Sentence(主題句),就是我們常常講的本段的中心句。 然後加上細節(中間的句子),這就如同是漢堡的肉、蔬菜和芝士。細節一般來說寫三個既充分又不囉嗦,可以是事實、例子等。最後,不要忘記總結本段,加上一句結束語(Closing Sentence)然後過渡到下一段。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圖:Pinterest

實用組織圖網站推薦

好了,就先給大家介紹這麼多組織圖,更多組織圖的學習推薦一個比較實用的網站:https://www.eduplace.com/graphicorganizer/

美國課堂常用的九種“組織圖”,分分鐘讓孩子的閱讀思路更清晰!

這個網站內容很全面,既包含了粒粒介紹的組織圖,還有一些其他的,種類很多,點擊每一個組織圖的名稱,還可以下載簡易的模板,希望對大家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