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懷舊是人類本能的情感活動。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尋求自我認同的最佳途徑就是“迴歸”。

海德格爾認為,懷舊源於神性的消失和上帝的缺席,由此導致了世界的貧乏和暗淡。

德國詩人荷爾德林在《帕特莫斯》中寫道:“神近在咫尺又難以把握。但哪裡有危險,哪裡也生拯救……讓我們以最忠誠的情感穿行其中,返回故園。”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從考古學角度來看,“懷舊”依次經歷了病理學、心理學到社會學的演變。作為一種歷史情緒,懷舊成熟於19世紀的浪漫主義時期。英國社會學家鮑曼曾以“流動的現代性”來比喻今天的現代性境況。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懷舊是現代性的一個特徵,也是現代性的後果之一。“從哲學的高度來看,懷舊最重要的還包括人類個體及群體對連續性、同一性、完整性發展的認同關係。”“懷舊情緒和烏托邦情結是現代情感的兩個極端”。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20世紀始於樂觀主義的烏托邦幻想,卻終於感傷憂鬱的懷舊風潮。全球性的懷舊風在21世紀繼續蔓延,併成為當代文化的重要主題。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社會節奏的加快,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雜糅使懷舊在中國表現得尤為突出。市場邏輯和消費文化的操控使懷舊作為一種時尚具有了消費的可能。懷舊情緒在20世紀的電影中找到了棲身之地。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懷舊電影是將“懷舊”作為主要審美體驗貫穿始終,並有著鮮明的主體投射的一類影片。新世紀以來,懷舊電影的演繹越來越激烈,其中,“青春”成為“懷舊”風潮中最受歡迎的母題。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個人體驗與成長記憶

學界曾將以賈樟柯、王小帥為代表的青春懷舊影片的作者稱為“個人藝術家的第一代”,這些導演的創作帶有強烈的自傳性和自我體驗的特徵。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賈樟柯一直聲稱電影應“習慣於自我經驗的描述”,“講的都是別人的故事,但卻是我心靈的自傳。我願意承認我與這些人物之間具有精神的同質性。”“我暫時還沒有辦法離開自己的生命經驗去拍別的東西”。“

《站臺》講述了群眾的一段經歷,那也是我時刻懷念的一段經歷。”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王小帥則“關注並是始終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書寫一種極致的體驗”。

他以個人成長經歷為主題,展示個體的生命體驗與生存狀態,站在價值發現的立場上對個體(包括邊緣化的個體)的生命進行觀照,重新發現普通人甚至邊緣人被遮蔽的生活狀態,使電影具有記憶的功能和時代備忘錄的意義。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站臺》是一部明顯帶有個人記憶與史詩情懷的影片。片名取自於8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懷舊意味不言而喻。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站臺》以1979年到1989年山西汾陽縣文工團的歷史變遷為主線,展示了文工團兩對年輕戀人不同的人生遭際和歲月更迭。

影片通過青年們的命運來探察這個時代,透視他們是如何從理想主義到平庸虛無,最終走向人生的邊緣,回到蒼涼的起點。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影片以樸素平實的故事展示人生的殘酷真相,喚起人們對變動社會中個體生命的關注與悲憫,它以蒼涼悲愴的情感意蘊和哲學深度成為中國青春懷舊影片的經典之作。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作者在其中探討生命哲學的問題:“在自然的生、老、病、死背後,蘊含著生命的感傷。花總會凋零,人總有別無選擇的時候。無論如何,這部電影的主題是人,我想通過它去挖掘和展現人民之中蘊藏著的進步的力”。

他深情地表示:“這是壓在我心上的一塊大石頭,不把它搬開,我也許永遠也沒法做別的事。”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夫情動而言行,理髮而文現。”“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龍》)。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站臺》是一部具有強烈的個人體驗的影片,它為作者鬱積多年的情感找到了突破口。賈樟柯不斷地挖掘個人記憶,熔鑄成豐瞻飽滿的影像藝術。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王小帥也在一系列影片中將青春與懷舊元素髮揮得淋漓盡致,他的青春懷舊影片中注入了個體真切的生命體驗。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十七歲的單車》通過兩個少年的青春殘酷物語抒情性地呈示了城鄉少年生命成長的軌跡,展示了變動的時代中迷茫壓抑的青春期待和生命渴望。作者以冷靜而悲憫的眼光關注著城市邊緣人的生存狀況,觀照著這些面臨困境卻無力掙脫的個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青紅》講述了一個發生在80年代初期的故事。19歲女孩青紅的家庭是60年代中期支援三線建設的移民家庭。為使下一代不重蹈父輩的命運,重返上海成為老一輩移民者最重要的選擇。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已經開始情感萌動的青紅同父母的對峙由此開始,影片中所有的人最終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影片反思人的主體價值,展示人類的生存困境。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我11》是王小帥又一聚焦成長曆程的自傳電影。作者表示要發揮影像的歷史記錄功能,重點放在少年的成長和回憶上。“電影裡那些看似完全出自個人經驗的細微情節……實際是展現了自己成長的精神歷程的根”。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我11》展示了知識分子支援三線建設的命運悲劇,表達了個體命運與社會變化的關係。其中既有童年生活的客觀再現,也展現了群體記憶,寄予著作者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哲理性思考。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此外,《孔雀》、《芳香之旅》、《立春》、《紅顏》等青春懷舊影片都有著強烈的個人體驗色彩,它們有力地呈示了記憶與時間的複雜性,在淡淡的光影中展示著詩意的色彩於人性的輝光。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孔雀》展示了80年代初的南方小城,依照慣性成長起來的姐弟三人迸發出各自的生命熱力,他們執著於個性、理想的追求,最終卻依次走向生命的冬季。影片隱喻性地展示了成長於文革期間一輩人的人生軌跡與命運遭際。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立春》展示了王彩玲等文藝青年從理想走向滄桑的生命歷程,既有力地還原了八九十年代小城文藝青年們的生存情狀,展現了人生的凜冽與殘酷,也對藝術與生活、理想與現實、崇高與卑微等等命題提出了思考。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在這些影片中,導演們以強烈的個人體驗性展示時代的錯位、生命的存在並質疑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憂患意識、理性精神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構成了它們的主要特點。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