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死的冤不冤?

Guijc


晁錯死得很冤,首惡是漢景帝,但他自己也有責任


晁錯與前吳國丞相袁盎關係極壞,兩人互相見面就起身迴避,從來不說話。晁錯當上御史大夫後,以接受吳王劉濞財物的理由要將袁盎治罪,漢景帝將他赦免罷為平民。七國造反後,晁錯認為機會來了,想趁機以串通吳王謀反罪置袁盎於死地,袁盎獲悉後連夜求見老朋友竇嬰,說他要求面見漢景帝說明吳國造反的原因。果然袁盎被召見,當時漢景帝正與晁錯在謀劃調度軍糧。


漢景帝問:“現在吳、楚造反了,你覺得應該怎麼辦?袁盎回答:“不值得憂慮”!漢景帝驚訝,他認為吳王財富雄厚,招攬了天下豪傑,養精蓄銳幾十年,年老了才造反,一定是籌劃很完備了,怎麼能說他不值得憂慮呢?袁盎說吳國確實有銅鹽之利,財力雄厚,但是卻沒有天下豪傑,那些人只不過是些亡命徒和鑄錢的奸商而已。這時連一旁的晁錯也認為袁盎的意見很好。漢景帝又問平定叛亂的計策,袁盎要求左右隨從迴避,漢景帝照辦,只有晁錯還在。袁盎說他所說的話,人臣都不應該知道,漢景帝才讓晁錯迴避。袁盎告訴漢景帝:“吳國、楚國的佈告中說得很清楚,是當年高皇帝分封子弟為王,現在賊臣晁錯擅自迫害諸侯,削奪他們的封地,所以才造反,他們只要誅殺晁錯,恢復故地就會罷兵。既然這樣,現在只有殺了晁錯,赦免除吳、楚七國,恢復他們的故地,那麼就可以兵不血刃平息叛亂。”漢景帝沉默很久才說:“如果真的是這樣,我是不惜為了天下安定而殺一個人的。”



過了十多天,遵照漢景帝的授意,丞相陶青等人彈劾晁錯企圖離間皇帝與群臣、百姓間的關係,要將城邑贈送給吳國,沒有臣子禮節,大逆不道,要求將晁錯腰斬,父母、妻子、同胞兄弟姐妹全家不老幼全部處斬。漢景帝批准了這一自己謀劃的建議,命人將晁錯欺騙用車載到東市,身著朝服腰斬。


晁錯之死是一個悲劇,他的所有罪名都純屬捏造。漢景帝聽從了晁錯的建議,冒失削藩激起了諸侯王的叛亂,責任在於漢景帝自己,而不在於晁錯。


建議者不應該負責,決策者才需要負責,因為建議不好你完全可以不採納;反過來,既然採納了建議,責任就應該由決策者承擔;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建議者積極進言,決策者才能在不同的建議中分析、比較、選擇。當年漢文帝回答晁錯的上書時,對這一點說得非常明白、透徹。


漢景帝與晁錯相識多年,且對晁錯言聽計從,十分寵信,卻在面臨七國叛亂,自己皇位可能不保的時候,就驚慌失措,原形畢露,立即將他用殘酷的腰斬處死,而且還處死了他的全家老小,以此遠超出反叛者期望的行為來博得他們的歡心,這充分暴露了漢景帝極端自私、兇殘、懦弱、推卸責任的一面,用弱者一方的鮮血來掩飾自己決策的失誤,來博取強者的歡心。對於漢景帝來說,晁錯實際上只是一個隨時可以被犧牲掉的小角色,一個甚至連寵物也不如的工具,兩千年之後,仍讓讀史者心寒。


如果作為普通人,漢景帝不會有機會如此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人性的醜惡:如果有錢,他最多是一個平常的富二代;如果有權,他最多就是一個公子哥或枉法的官員;如果沒錢、沒權,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工薪族,最多性格不討人喜歡,很可能還混得很不如意。這些也恰好說明,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不受制約的權力後會變得多麼危險、可怕,而歷史上的那些暴君、昏君們如果沒有皇帝的身份,可能也就是我們當中普通的一員。權力會放大人性的缺陷,因此掌握權力卻能克服這些缺陷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



反過來,晁錯本人也有一小部分的責任,他的性格不隨和,嚴厲剛直,做事不留餘地,眼中只有皇帝而無其他人,與同事的關係極為惡劣。剛正不阿的丞相申屠嘉對他就極為厭惡,甚至想找個藉口殺掉他,後來還沒他氣得吐血而亡。


晁錯認為平叛的百萬大軍由臣下率領很危險,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而自己留守長安,這種建議不要說漢景帝聽了未必高興,這是讓他身居險地,大臣們包括平叛前線總指揮周亞夫及其他將領們聽到了會開心嗎?與袁盎的關係不好也就罷了,但晁錯卻想利用七國之亂的機會,羅織罪名殺掉袁盎,結果激起對方反彈,自己和全家反遭其害。從這個意義上講,晁錯有咎由自取的因素,因此眾人也樂得他落得如此下場,沒人替他抱不平,這也是漢文帝當年並不重用晁錯的原因所在。


晁錯屬於謀士、智囊一類,而並不是能承擔實際事務和參與決策的政治家;而漢景帝卻將他火箭一樣提拔為最高等級官員,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將不勝任者提拔到一個重要崗位,下則沐猴而冠,徒惹人發笑;上則對個人、對國家都是一個悲劇,事實證明果不其然!


漢景帝過分倚重晁錯,冒失削藩,卻在諸侯叛亂後驚慌失措,殺晁錯諉過,與其父漢文帝寬厚仁慈、從容鎮定、謹慎小心、勇於負責、謀定而後動比起來,漢景帝在人品、才具、胸懷上真是差得一天一地;甚至和明初、清初同樣削藩的建文帝、康熙帝比較,至少在人品與胸懷上他也是遠遠不如。



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是評價一個人物顛撲不破的真理。一比較,一個人物的優劣長短就會暴露無遺。前面說過,漢景帝和晁錯氣味相投,性格相似,他們是一對空想家,而缺乏有效的規劃和實際的執行力。既然要削藩,既然有意想逼反諸侯王,當然要想到可能的各種後果,其中最壞也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諸侯王造反,因此一定要預先採取防範措施,而不應該遇事驚慌失措。漢景帝居然妄想通過殺晁錯,恢復諸侯故地而讓諸侯罷兵,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這件事同樣提醒我們,做事情,眼裡不能只有上級,還要有同事、下屬,否則當你被上級當成替罪羊拋棄時(這是很經常發生的事),眾人只會落井下石,最多冷眼旁觀。才華橫溢者經常會犯晁錯一樣的毛病,眼高於頂,容易瞧不起人,與他人處理不好關係,做事不留餘地,經常傷人自尊,威脅別人的地位。


如果有一個寬容的上司罩著還好說,但更普遍的,上司經常是漢景帝這號的人物,功則歸己,諉過他人,習慣用犧牲下屬來推諉自己的過失。後人讀史,其實就是在讀現實。豈能不慎哉?


侯楊方


晁錯任職於文景兩朝,早年曾跟從張恢先生學習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學,憑此學術擔任太常掌故。文帝時受朝廷派遣向濟南的伏生學習《尚書》,先後擔任太子舍人、門大夫、太子家令,得到太子即景帝的寵幸,有“智囊”的稱號。

文帝時,他曾多次上書言削弱諸侯之事,但不得重用。景帝即位後,被任命為內使,恩寵超過九卿。晁錯請求修改法令,削弱諸侯,引發七國叛亂, 因與竇嬰、袁盎有隙,二人進言說吳、楚叛亂皆因晁錯而起,由此被殺。

晁錯提出的削弱諸侯割據勢力這一政治主張,有利於削弱諸侯勢力,鞏固皇權穩定,與前面的開國元老的軍功相比亦毫不遜色。司馬遷也肯定了他不顧自身安危,為國家建立長遠方案的歷史功績。但手握實權的晁錯,本就讓公卿列侯嫉妒,而他待人嚴峻苛刻,遇事執理、不近人情,引發諸大臣的反感。《史記》中明確記錄在案的政敵就有申屠嘉、袁昂、竇嬰,由此可見晁錯與同僚的關係並不融洽。晁錯修改的法令觸及了朝臣、諸侯的利益。晁錯的父親曾勸他放棄,認為他的做法破壞疏遠皇室骨肉,招致眾人怨恨,落得“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的結局。

晁錯的冤在於他是為國家利益謀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景帝也深知這一點,但因吳楚七國之亂突然爆發,臨機倉促,亂了方寸,在一班權臣的借題發揮之下,晁錯成為了皇權、權臣、諸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景帝錯斬晁錯之後,亦深恨之。晁錯削弱諸侯割據的行動是置他於死地的根本原因,而其嚴峻苛刻的性格加速了不幸的發生。


國家人文歷史


晁錯是西漢削藩政策的主導人,他站在中央的立場上提出一系列削弱吳王權力的建議和計劃,被漢景帝採納,變成國策實施。但是漢景帝和吳王劉濞有血緣關係,劉濞擁有吳國的統治權也是來源於劉邦的授予。那麼理論上來說,劉濞與景帝之間的矛盾屬於家事,只因牽涉甚廣而上升為國事。劉濞與景帝之間存在著很深的私怨,因為景帝當太子的時候與劉濞之子劉賢,玩博局時一言不合將其打死。那麼景帝即位之後,也擔心劉濞心懷不滿,所以會同意晁錯的建議。從明面上來看,晁錯像一個挑唆皇帝家族內部事務的小人。所以劉濞也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向中央發難,選擇晁錯作為發難對象,從道義上表明自己的造反並非出於真心謀反,而是小人作祟,這樣也給以後的談判或者奪位之後正當化提供有餘地的說辭。中國先秦以來形成一種代過的懲罰模式,也就是權貴犯錯之後,不去直接處罰權貴本身,而是權貴身邊的人。比如商鞅變法時期,據說太子犯了法,處罰的不是太子,而是他身邊的兩個老師。在這種文化的背景之下,劉濞不會直接攻擊景帝,不會要求景帝下臺,而是轉而要求處決晁錯。這樣晁錯就不得不變為事件中的替罪羊了。景帝也必須做出決策,如果不處決晁錯,劉濞會繼續鬧事,軍事上是否能徹底抵擋吳國叛亂還是個未知數,所以為了緩和劉濞的攻勢,不得不拿晁錯的性命來表明自己解決問題的誠意。所以從權力的角度來說,晁錯死得有點冤,因為他只是提建議,但從事件的複雜性來說,晁錯成為雙方爭鬥的焦點,難逃一死。晁錯的死亡價值在於,他一死,劉濞繼續鬧事就失去了理由。


大意覺迷


謝謝邀請。他死得冤不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在我看來,他在當時的政治鬥爭中是不得不死。晁錯是皇帝老師,皇帝繼位後重用了他。當時漢有很多諸侯國,他們掌握著地方經濟軍事等權力,嚴重威脅中央,在皇帝的支持下,晁錯成為了削蕃的帶頭大臣。但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太急了,導致各國自危。於是本來就有造反心思的吳王,以清君側的名義鼓動其他六國武裝反抗,獲得了廣泛的同情。一時間,漢朝岌岌可危,於是漢景帝一方便調兵遣將,一方面揮淚斬馬謖,腰斬了晁錯,自己主動清了自己的側,七國沒有罷兵,證明了清君側只是一個謊言,七國就是造反。這樣一來,漢景帝佔了政治上的主動性。所以,晁錯的死是有價值的,皇帝才不管師生情,江山永固才是唯一的追求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